“特麼的,這臭娘們!”
“老大,怎麼了?”
“就今天這客戶,覺得咱們沒按他們的要求來做。”
“怎麼可能,整個過程都是我負責的,她不會是想賴尾款吧?”
“不至於,我感覺這裡麵有問題……”
“……”
卞誌遠敲擊著桌子,皺眉道。
本來他沒想那麼多,但了解到邱玉田反映過來的情況,卞誌遠也意識到了事情並不那麼簡單。
對於邱玉田,卞誌遠並不陌生。
按理說,邱玉田和卞誌遠從來都隻在網絡上交易,用的都是沒有身份標識的網絡賬號,彼此不知道對方的身份。
畢竟網絡水軍開展的這些業務,基本都見不得光,不論是購買服務,還是提供服務的人,都不希望被對方知道自己的真實身份。
但實際上,很多水軍都對這些客戶或委托人的身份門清,即便不知道對方是具體哪個人,也大概清楚對方是哪個團隊或哪個公司的。
原因很簡單。
隻需要了解對方找他們乾什麼,而這些操作會使什麼人受益,又會使什麼人利益受損,誰是幕後插刀的人,基本就猜得八九不離十了。
而且彆忘了,水軍本身是乾什麼的。
不過即便是知道了客戶的身份,作為水軍的他們也不會輕易泄露出去,畢竟還要靠著這些人的生意吃飯。
一個長期的客戶,和一竿子買賣,孰輕孰重,他們還是能夠分得清的。
同樣的。
這些客戶也不會故意賴他們的賬,否則省了小利,反而會多出不必要的麻煩。
因為這些,雙方合作往往都會找知根知底的,最喜歡做熟客和熟客介紹的“生意”。
說起來有點可笑,做他們這一行的,往往要比彆人更講信譽。
邱玉田是老客戶了,不至於故意找茬。
“我懷疑可能是有人要搞我們。”
很快,卞誌遠說出了自己的猜測。
“同行?”
“可能性很大。”
“艸!”
“去查查這些評論到底是誰發的,我倒要看看,是哪個不開眼的在搞事情。”
卞誌遠心中火起,對著手下的人吩咐了下去。
剛才邱玉田找上他,說他們事情沒辦好,卞誌遠就忍著沒發作,現在琢磨了過來,自然要打破砂鍋問到底,查個究竟。
卞誌遠跟邱玉田解釋過了,但對方不一定信,這時候他就要拿出點證據,不然事情傳了出去,就砸招牌了。
之前邱玉田要求的,隻是讓他們在網上揭露葉向陽的身份,隻要讓網友知道葉文斌那個視頻裡提到的親戚,就是江城晚報最近聲名鵲起的記者葉向陽即可。
並且在這件事情上做點文章,引導輿論,讓網友們把注意力放到這件事情上麵,炒作一番。
至於曝光葉向陽的個人信息,包括個人住址和電話,還有其他涉及隱私的,以及對方曾經的黑料,可跟他們沒什麼關係。
先不說網上那些葉向陽的黑料是真是假,光是曝光個人信息這些,涉及的風險就比原先大,邱玉田給的那些價錢,可不值得他們冒這個風險。
要加錢的!
他們還沒吃飽撐著,免費幫彆人做“好事”。
“怎麼樣?”
“感覺不像是那幾撥人……”
“什麼情況?”
“完全不像是同行做的,曝光那個記者個人信息和黑料的,可能就是普通的網友。”
“普通網友?!”
聽到手下彙報的結果,卞誌遠懵了。
這……
“如果真的是同行,那這次用的基本都是新白號,這樣的話,對方為了搞我們,也太下成本了,沒這個必要吧?雖然有點恩怨,但也不至於……”
卞誌遠聞言,不由陷入了深思。
白號,指的是相對安全的號。
通過某些特殊平台,繞過身份證綁定環節,然後再購買大量手機號碼來注冊賬號,這些賬號不會立刻投入運作,而是先進行養號。
養號的過程,就是模仿真人日常,發一些生活日常、與營銷無關的動態、互動、點讚等,高級一點的還會開個會員。
這些賬號的養成周期和成本很高,但好處就是不容易被封,且不會輕易被看出破綻。
而“新”,指的不僅僅是剛注冊的,同時還包括水軍養在手裡卻始終未曾動用過的那些優質賬號。
也就是說沒有半點“案底”的那種。
除此之外,就是兼職水軍,盜取正常用戶的賬號,以及成本相對低廉的僵屍號和機器號等等。
所謂的兼職水軍,大多是活躍網民或網絡兼職人員等,這些成本也不低,但勝在賬號優質,不過問題在於,任務的完成質量以及人員都很不穩定,
都說最了解你的人往往是你的對手。
作為同行,也是競爭對手,如果要搞小動作,並且準備最大程度保密自己身份,隻能動用那些耗費高成本養起來的“新白號”。
否則一旦動用那些有“前科”的賬號,很容易通過蛛絲馬跡被找出來。
到時候身份就被知道了。
除此之外。
水軍炒作基本都是經過提前統一過的,回複或評論的內容會存在高度雷同的情況,這些他們很容易發現。
然而。
現在網絡上針對葉向陽的聲勢很大,並且是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對葉向陽進行全方位的攻擊。
這顯然不是一般水軍能搞起來的,至少是業內排名靠前的幾家才能做到這種程度,但讓人奇怪的是,卞誌遠卻沒有在這裡麵發現他們的影子。
如果邱玉田沒有撒謊。
卞誌遠嚴重懷疑。
這個叫葉向陽的記者,一定是得罪了什麼彆的人,並且把人給得罪死了,才會這樣被針對。
……
江城。
此時的葉向陽,自然也注意到了網絡上的動靜。
其實早在葉文斌發出下午那個視頻的時候,葉向陽就已經刷到了。
本來就在關注這件事情的後續,葉文斌自然也在期內,所以他一發視頻,葉向陽沒多久就發現了。
一開始看到葉文斌替劉倩說話的時候,葉向陽還挺欣慰的,覺得這個堂哥並沒有壞到底。
固然不爭氣,但多少有點良心。
兩家雖然有一些嫌隙,也沒有親戚間的那種親近,但畢竟不存在什麼生死大仇,葉向陽也不至於一個勁盼著對方在歪路上越走越遠。
然而看著看著,葉向陽開始發現不對勁了。
葉文斌表麵上看起來是幫劉倩說了話,但實際上誠意並不多,更多是在美化自己,博求網友同情和支持。
炒作!
葉向陽第一時間想到了這個概念。
隻是更讓葉向陽錯愕的是。
自己居然還在那個視頻當中客串了……不對,演了個分量不輕的配角,還是個反派。
雖然葉文斌沒有說出他的名字,但葉向陽一下子就聽出那個曾經受了他們家恩惠,並且在他們有困難上門借錢的時候,把他們一家趕出來的那個人,就是他葉向陽。
當初他們家蓋房子的時候,也隻有江琴為了籌醫藥費,曾經開口想找他們借錢。
但問題他們並沒有借,也沒有什麼為了借錢幫人治病,新房拖了一段時間才建好。
還特麼的是十萬。
當時零幾年的十萬塊,未必會比現在的百萬少。
葉文斌還真的敢說。
本來還對葉文斌抱有一絲希望,可看到他在都還沒解決自己和劉倩之間的事情的時候,居然這樣顛倒黑白,葉向陽算是徹底無語了。
有些人,果然是不可救藥。
不過看到他並沒有直接指名道姓,葉向陽也懶得搭理,當作沒看見。
當時報社那邊已經收到了鐘曉峰發來的材料,開始製作報道視頻,準備向公眾還原真相,葉向陽不想在這個時候介入其中,讓本來可以簡單處理的事情,再度變得複雜起來。
況且葉向陽也完全沒必要自己對號入座。
畢竟要硬說葉文斌誹謗造謠,人家也沒提他的名字,總不至於為了錘對方,自己跳出來秀一波自證清白的操作。
有這樣的親戚,是挺倒黴的。
但如果事事跟他們計較,到時候糟心的還是自己。
這一點葉向陽隨江琴。
大事不糊塗,小事不糾結。
對葉向陽來說,葉文斌的這個操作,並算不上什麼大事。
然而他低估了葉文斌。
在江城晚報報道和劉倩發聲後,網絡上的輿論風向發生了轉變,同時發生的,還有一件和葉向陽息息相關的事情。
有一大批自稱是他親戚、同學和同事等各種身份的網友冒出來,一點一點地揭開了他就是葉文斌在視頻中提到的那個親戚,並且在其他人質疑的時候,極力進行了證明,最終“石錘”。
然後網上就出現了很多攻擊他的聲音。
不出意外,葉向陽在這個過程找到了大量水軍的影子。
本來以為這已經是結果,然而卻僅僅是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