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晚上的直播逐漸被網友們頂上熱搜的時候,在家裡的葉向陽卻是接到了個意外來電。
“大晚上的,你要請我喝咖啡?”
聽到狄健在電話裡的聲音,葉向陽忍不住想要打人。
先不說他一個大男人……其實晚上約出去吃燒烤也行,但喝咖啡這個,就有點過分了。
這個點喝咖啡,然後通宵一晚上嗎?
“有事找我?現在就在我家附近?”
“又不是不知道我家地址,直接過來吧!”
“不行?”
“哦,那行吧!”
掛掉電話,葉向陽無奈地穿了件外套,然後穿鞋出門。
本來想直接讓狄健到家裡來的,但這位狄大爺說有事找他,又不想影響他家裡其他人休息,葉向陽隻好到外麵了。
很快。
葉向陽就在樓下不遠處的路口,看到了等在那的狄健。
這麼好的月色,站在那裡的居然不是位佳人,有點可惜了。
“葉老弟,這!”
“老狄,啥事啊?這麼晚地還跑過來。”
看到葉向陽出現,狄健主動招了招手,結果聽到葉向陽的這句話,頓時臉黑了幾分。
下午的時候找他幫忙砍價的時候,還一口一個狄哥的,現在就成老狄了?
通過稱呼感受到地位嚴重下降的狄健,心情略微有些複雜。
“我想請你做個采訪。”
跟葉向陽也不是第一天認識了,而且都專門跑到這邊過來了,狄健自然不會把時間浪費在沒有用的廢話上麵。
“采訪?”
聽到狄健的話,葉向陽愣了愣。
接近著,葉向陽看狄健的目光,就有點無語了。
就這?
有貓餅啊!
自己又不是什麼明星,這家夥怎麼老是動不動就想要采訪自己。
前段時間打官司的時候,這貨沒少出現。
關鍵葉向陽自己就是個記者。
“要沒什麼事我回去了,你自己一個人慢慢待著吧!”
“哎哎哎,葉老弟,給老哥一個麵子……”
被狄健拉住的葉向陽停下來,總感覺對方這句話莫名有點熟悉,好像最近在哪聽過。
在狄健的苦苦“哀求”下,葉向陽最終還是沒拋下他走人。
不過了解到狄健想要采訪自己,竟然是因為晚上剛剛結束不久的那場直播。
說實話,葉向陽有點沒搞懂。
“你要是實在沒什麼新聞寫,可以去各個小區的居委會轉轉,說不定還有什麼收獲。”
葉向陽不由吐槽道。
然而。
葉向陽的這話一出來,狄健看過來的目光,味道就有點變了。
“葉老弟,這就是你不地道了啊!”
“我怎麼不地道了?”
“有新聞帶帶兄弟啊,彆一個人吃獨食。”
“???”
看著葉向陽仿佛真的什麼都不知道的模樣,早已“看穿一切”的狄健,卻是微微眯了眯眼,攤牌道:“老實說,你是不是盯上了米昔昔?”
“你怎麼知道?”
葉向陽一愣。
“你下午找我下米昔昔砍一刀,當時我還沒反應過來,等晚上看到你開的直播,我就明白了,你這是再點我呢!然後就想到了,最近一年一度的購物節要到了啊!然後我就研究啊,這米昔昔……”
聽著狄健一番看似邏輯緊密的分析,葉向陽有點愣神。
這……
如果不是葉向陽自己心裡清楚,說不定他當場就信了。
根本不是一回事。
葉向陽所謂的“盯上”米昔昔,純粹是因為昨天葉柔和商家以及客服之間發生的事情,而狄健的意思是米昔昔平台有問題,自己準備要搞一波大新聞。
不過……
現在貌似有點這個意思了。
經過今天的一係列發現,葉向陽有預感,他接下來似乎還真有可能跟米昔昔杠上。
但可不是沒事找事,要搞人家。
他是記者,又不是什麼黑澀會,怎麼能用“搞”這個詞?
隻不過是在維權過程中,發現了米昔昔身上存在的一些問題。
有問題,自然要深挖到底了。
跟狄健說的,有點殊途同歸的意思。
不過葉向陽暫時並沒有打算報道這些的意思,畢竟情況還沒掌握完全,而且維權的案件也在進行中。
報道是要有真憑實據的。
要不然,到時候對方直接給他扣一頂,為了打贏這場官司,肆意炒作煽動輿論,試圖以輿論監督的名義“綁架”司法的罪名,那他可承受不起。
等法院判了,到時候他再報道,也不遲。
事實上。
關於米昔昔平台的問題,早就有不少網友在網上進行披露、吐槽,然而這些似乎並沒有什麼效果,米昔昔依舊我行我素,沒有去進行改正。
即便是現在報道了,也可能隻是老生常談,對米昔昔而言,根本就不痛不癢。
可如果通過法律,有一個結果,至少讓對方沒辦法繼續裝傻下去,大家就知道對方的行為屬性。
既然狄健自己找過來了,葉向陽也沒隱瞞這些。
“那這樣,你就更得接受我的采訪了,我先幫你預個熱。”
知道葉向陽打算的狄健雙眼放光,迫不及待地說道。
“你不會亂寫吧?”
葉向陽警惕地看著狄健。
狄健聞言,笑臉燦爛地說道:“一次和無數次的區彆,我還是懂的。”
“???”
雖然知道狄健想要表達的意思,但葉向陽怎麼感覺不對勁呢?
葉向陽最終並沒有拒絕。
狄健都主動找過來了,而且話都說開了,葉向陽也不好不給這個麵子。
隻要是尊重客觀事實的報道,葉向陽也沒覺得有什麼。
雖然他自己並不打算拿晚上直播的事情來炒作,但這麼多人砍一部手機,最終都沒砍下來,肯定會引起一些關注的。
不得不說,狄健這家夥的嗅覺很靈敏。
他這才剛直播結束沒多久,就馬上找了過來。
采訪直接開始。
“三十多萬人在線砍價,最終卻沒能砍下一台價值五千多的手機,請問作為當事人,你有什麼看法?”
“首先糾正一點,三十多萬人,隻是直播在線的觀眾,並不代表每個人都參與了砍價,不過保守估計的話,不說幾萬人,我想最少幾千人,甚至上萬人,應該是有的,至於沒砍成功,我覺得有點離譜,僅此而已。”
“在直播的最後,米昔昔的砍價鏈接直接被封禁,而客服給出的回應是操作違規,涉嫌使用外掛,不知道你有沒有什麼想說的?”
“沒有。”
“沒有?能說一下原因嗎?”
“這場直播本身,某種意義上就不算常規,被係統判定違規,也許有它的道理,但所謂的機器人和外掛,是不存在的。”
“你發起這場直播砍價的本意是什麼?是為了薅羊毛嗎?”
“薅羊毛?也不算吧!主要是因為下午參加類似的現金提現活動失敗了,所以想試試它的底線。”
“底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