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53年,我的外公——柳東齊,出生於古邊村。
由於腦子好使,被村裡人稱為天才少年,盛名之下無虛士。
外公從小便與彆的小孩不同,更早的學會了走路與說話,彆人在玩泥巴,而他卻總是一個人默默地待在某個地方。
仿佛在思考著什麼。
那時候,大家的生活條件都很艱苦,推行的是集體生產,一切商品憑票供應,沒票有錢都買不到東西。
各種票證,可謂是五花八門,糧票、布票、油票,肉票、鹽票,糖票、醋票,煙票……
每次隻有過年,家裡才會有些許肉沫。
要上小學時,一年學費才五毛錢,外公家硬是湊不出來,直到他九歲,情況有些好轉,才上的村小學。
不過他確實聰明,經常被老師誇獎,每次考試都是第一名,跳了幾個年級,但還是拿第一。
上到初二,結果卻遇上某些變故,根本就沒書可以讀,偏偏這時,外公的身體還出現了問題,背上的脊椎骨有一塊長歪了。
去醫院動手術,這幾乎花光了家裡所有的錢。
在床上躺了半年,他便跟一位老師傅,去學習裁縫技術,想儘快補貼家用,從此不再過問讀書的事情。
每每想到這,村裡人都搖頭歎息,直言可惜了這個孩子。
憑借著腦子靈光,外公很快就掌握如何當好一名合格的裁縫,甚至在技術上,更是超過一般的老裁縫。
技術好,找他做衣服的人就多,每次所得的報酬自然就不會少,因此生活變得好起來,時不時還能吃上一回肉。
可謂是全家人跟著一起享福。
很快過了十年,恢複高考的那一天,有人勸外公去試試。
他也隻是笑了笑,往日的天賦,曆經十年的空白期,恐怕早已泯然眾人矣。
岑柏曾問過,“你後悔嗎?”
其實,當年外公要是認真準備的話,沒準還真能考上大學。
畢竟那時根本就沒多少人讀過書,高考屬於是矮個子裡挑高個子。
可機會往往就在一念之間,錯過了就錯過。
還記得他是這樣回答的,“沒什麼可後悔,都是自己選擇的結果!”
“不要回憶過去,應該展望未來!”
誰沒有後悔過呢?
人往往在將死之際才發現,人生最大的後悔就是一直在後悔過去的後悔。
後悔在電影、小說裡是主角崛起的前戲,在現實的生活裡卻是讓人沉淪的毒藥。
隔年,外公花重金,娶了同村的村花,一時間在村裡風光無量。
這幾年,也確實是他最美好的時光,兩人還生下了一個女兒,取名‘柳芳’,以期望她未來是個賢德美麗之人。
她正是岑柏的母親——柳芳!
可天公不作美,她三歲那年,不知是得了什麼大病,全身鼓起了膿泡,還陷入了休克狀態,外公連夜將其送進醫院的急診室。
醫生進行了緊急手術。
由於治療過程中,用了過多的鏈黴素,導致耳朵永久性的失聰。
沒有辦法,彆說當時醫術過於落後,不知道打這個藥物,會導致耳聾。
就算是知道,也沒有彆的選擇,擺在她麵前的隻有兩條路,要麼去死,要麼就是打鏈黴素。
過後,外公找了很多家省城的醫院,花費了數萬元,也沒有治好母親的耳朵。
見尋醫無果後,這才平靜下來,仿佛是接受了命運的安排。
十聾九啞,在學說話的時候,耳聾就意味著會成為啞巴。
村裡又沒人會手語,他特意跑去省城,在相關老師的教導下,花了幾天,自學完手語,回來後再一點點的教給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