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王導這個意思,是相中這個劇本了?”
王多魚笑著說道。
其實他最開始也是相中的《驢得水》,但是因為《我不是藥神》在他記憶中名氣更大,所以才會兩部劇本一起給王景看。
但是顯然,王景更喜歡《驢得水》。
“王總,這個劇本真的很難得,女主演技不是很差的話,加上我們幫忙,拿個女主獎是可以的。”
其實對於王景來說,他更想拍《我不是藥神》。
以王景多年來的導演經驗,那部劇本隻要拍出來,妥妥的拿獎!
就算是不內定也能入圍的那種。
但問題是,王景之前答應王多魚的是最佳女主,或者說,他身後那位答應的是最佳女主。
王景也沒那個膽子敢擅自更改條件。
而如果不拿獎,那就成了他不守信用了。
所以,為了減少麻煩,王景選擇了《驢得水》。
相比《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明顯要弱上一點,但好在滿足王景的拍攝條件。
有點內涵,有點黑色幽默,有點喜劇效果,女主戲份還多。
“既然王導你都這麼說了,那就這本了?我讓公司的人去安排,王導到時候有什麼要求可以直接說。”
“放心王總,這方麵我有自己的團隊,貴公司稍微幫把手就好。”
“拍電影這方麵我也不懂,一切按照王導你說的算。”
聽到王多魚的話,王景的臉上也是帶著一絲笑容。
王多魚這種安排他還是很喜歡的。
每個導演都不喜歡身後的投資方對自己多加乾預。
“不知道王總有女主人選了嗎?”
這部電影彆的角色都好說,但唯獨女主這個角色必須要王多魚親自點名才行。
畢竟是因為這個角色才拍的這部電影。
王景也想提前知道女主是誰,好安排怎麼拍攝。
不同的女演員,演技跟定位也不同,想要演出這部電影需要的效果也需要用不同的拍攝手段。
王多魚微微一笑,“我打算半公開選角,王導你覺得呢?”
“額.....”王景眉頭微皺,說道:“王總,在選角方麵我有點小經驗,要不聽聽我的想法?”
“王導你說,我聽聽看。”
王景稍微組織了一下語言,“其實選角吧,尤其是在麵對一些會獲獎的項目的時候,最好的辦法是用自己的熟人。”
“熟人?”
“是的王總,與其用獎項作為一個吸引力,不如親自捧起一個屬於自己的大咖,這樣的話其實效果是差不多的,還能讓人知道你的資源跟實力。”
王景說的話很委婉,但意思王多魚還是聽得懂的。
他是不建議王多魚用一個金像獎出去透人的。
這樣雖然短期內可以獲得不錯的用戶體驗,但後續乏力。
畢竟王多魚能保證到手的獎項不多,你這次用獎項吸引人,下次呢?
可如果王多魚將這個獎項用來捧已經是他人的女演員,那無疑是大大提升了女演員對王多魚的依賴度。
後續其他的女演員也可以參照這個效果,知道跟著王多魚不會少她們的資源。
王多魚仔細想想,王景的話也有道理......
他之前隻想著最大程度的榨乾金像獎給自己帶來的利益,沒有想過後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