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秘書臉上沒有絲毫的抗拒。
畢竟,跟著王多魚,怎麼想都是一件值得的事情。
除了影視資源,還有個人體驗......
解決了《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的問題,王多魚本來打算讓公司休息一段時間的。
這裡的休息不是給公司的人放假,而是不再開啟新的項目。
但這個時候,王多魚發現了一部新的電影。
或者說,國產又一爆款電影。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
之前王多魚還沒在意,在研究《西虹市首富》電影票房的時候,王多魚發現最近上線了一部新電影,電影剛上線就好評不斷。
本想著是不是什麼經典,自己也去電影院回顧一下,轉頭一看居然是《那些年》。
這電影的出現直接給了王多魚靈感。
對吼,自己是不是還沒拍過青春片?
青春片才是真的好電影啊!
一般的電影有個女主就差不多了,很多甚至沒有女主。
但青春片保底兩個女演員,女一女二戲份都不會低。
甚至嚴重一點的三四個!
這才是自己應該多加關注的電影啊!
意識到這一點,王多魚直接開始回想自己記憶中的青春片以及其大概劇情。
《青春派》?這個可以有,雖然女主不多,但這電影確實不錯,而且在劇情方麵王多魚能記的比較清楚。
不過相比《青春派》,王多魚更親近於記憶中某一部神奇的電影。
什麼是神奇呢?那就是最開始看的時候迷戀不已,甚至奉為神作,但長大之後再看隻會覺得三觀儘毀。
沒錯,那就是《左耳》。
這部電影王多魚記憶不是一般的深刻。
因為最開始看的時候還跟著一起文藝了起來,各種傷感語錄滿天飛,等年紀稍微大點之後才發現這部電影除了毀三觀就是毀三觀。
這是一部乖乖女愛校草,校草愛壞女孩,壞女孩愛壞男孩,壞男孩最後愛上乖乖女,以及中間充斥著莫名其妙的墮落,家破人亡,車禍,複仇,美人計等說不出口的故事,這看了誰不說一句痛死了?
多好的‘青春疼痛片’啊!
buff直接疊滿了!
這也就是在國內,要是在國外,估計蘇有彭還能疊更多的buff。
王多魚選中這部電影的原因,不是它比《青春派》更優秀,而是因為這是一個略顯空白的市場。
什麼叫略顯空白?
很簡單,《那些年》目前已經出現爆火的跡象了,也就是《西虹市首富》跟它不是同一個類型,不然王多魚都沒把握能打贏。
在這種情況下,王多魚可以預料,接下來的好幾年內,會有無數的‘青春片’出現在電影市場。
這些青春片的質量王多魚不敢說,但肯定是跟《那些年》一個類型的。
愛而不得,舔狗。
然後在宣傳上冠以美好青春愛情的標簽。
沒辦法,這就是國內市場的本質。
一部電影爆火就會帶動無數同類型的電影。
甚至大部分資本為了省事連劇情都會稍微‘模仿’。
反正隻要能掙錢,資本什麼不能拍?
在這種情況下,王多魚想要在一眾青春片中殺出重圍,那肯定是不能跟他們拍同一類型的。
你《那些年》講美好愛情是吧?將青春回憶是吧?搞回憶殺讓人代入其中是吧?
那我直接跟你反著來!
看看《左耳》裡麵的故事,莫名其妙的墮落,家破人亡,車禍,複仇,美人計,這些是正常人的青春裡麵有的東西?
沒有吧?
沒有就對了!
你有我還不拍呢!
搞的就是所謂的‘疼痛青春’,走的就是另類路線。
小朋友最喜歡看的就是這個了。
嗯?
沒有的?
王多魚靈感又來了啊!
他想到了一個自己之前忽略掉的市場。
韓劇!
這東西現在可還處於風靡整個國內的狀態啊!
為什麼會風靡?不就是因為裡麵的東西不現實嘛!
完美到極致卻帶有一點小缺陷的女主,配上另外一個極度完美的男主。
直接讓女觀眾陷入瘋狂好吧。
王多魚腦海中已經開始冒出無數的名字了。
什麼《繼承者們》《來自星星的你》,這些名字不假思索的出現在了王多魚的腦海中。
要知道,這個時候國內不少電視劇都是仿著韓劇來的,因為此時的韓劇真的是太火了!
你們仿著來是吧?
我他嗎直接就是一手抄襲!
你們怎麼跟我玩?
從計劃拍攝《左耳》那一刻開始,王多魚的嘴角就一直沒停下來過。
因為後麵想的所有劇本,都是需要一個完美的女主~
而完美的定義是什麼?當然是我們王總親身檢驗之後才知道的啊!
想著,王多魚開始在電腦上瘋狂輸入自己需要的劇本跟劇情。
能想一點是一點,想不到就讓公司的編劇一起發力!
反正就那幾個點反複挪用。
這就是自己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的工作計劃!
王多魚將這個計劃稱之為批量女神製造計劃!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