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綱走後,朱棣打開了紀綱送來的小冊子,裡麵上記載著這些年清風縣的賦稅,以及這些年的變化和發展。
朱棣一邊看著,表情也不斷變化,時而皺眉,時而微笑。
“小節有損,大節無虧,朕還真以為他蘇澤要做聖人呢。”
良久,朱棣吐出了一口氣,神情有些放鬆,將冊子合了起來扔給了一旁的黃儼。
小節有損,大節無虧,這八個字便是朱棣給蘇澤的評價。
事實證明是他多想了,他自認為自己看人的眼光還是不會錯的。
第一眼看見那蘇澤便知道蘇澤不是那種無欲無求,愛民如子,胸懷天下的聖人。
隻是因為和朱瞻基有關,由不得他不警惕,如今查清楚了自然也放心了。
朱棣心情好轉,黃儼的心情可就跌倒了穀底。
黃儼原以為陛下今日如此生氣,那小縣令必然討不了好,沒了腦袋說不定都是輕的,搞不好還會牽連家眷。
一開始他還挺幸災樂禍的,畢竟他也算是漢王黨了,和太孫黨不對付。
可眼見著陛下又開心了起來,黃儼心裡不得勁了。
“陛下,這蘇澤收買民心,大肆斂財,恐有不臣之心啊!”
黃儼陰惻惻的說道。
一來就是一頂大帽子扣下去,擺明了是巴不得蘇澤倒黴。
朱棣瞥了自己的貼身宦官一眼,聲音有些冷厲。
“此人有大才,不依靠朝廷能在短短三年時間內將清風縣發展成這樣,是治世的能才。”
“大肆斂財也算是本事,又沒欺壓百姓,都是做生意賺來的。”
黃儼不服,“可朝廷命官與商賈勾結,難免會有損朝廷形象,況且我看他專擅一些奇巧淫記罷了,隻是有些小聰明,算不得有什麼大才。”
朱棣有些皺眉,微怒的打斷道:“夠了,若奇巧淫記能讓百姓生活富足,你怎麼不去弄些奇巧淫記出來?”
“你要是有他十分之一本事,也不用進宮做宦官了!”
黃儼低頭不敢言語,隻是心中有些委屈了起來。
陛下這話未免太傷人心了,什麼叫也不至於進宮做宦官。
要不是實在活不下去,誰會願意斷子絕孫進宮當奴才?
要是自己是這清風縣的百姓,每天吃的紅光滿麵的,瘋了才會割了進宮。
不過黃儼也隻敢在心中吐槽,不敢頂撞朱棣。
於是他委屈的說道:“陛下說的是!”
朱棣拂袖而去,看都不看黃儼一眼,以前看著這奴才還蠻順眼的,可現在看來就有些差強人意了。
人家蘇澤那麼好的一夥子,每年上交給朝廷的賦稅比周圍的幾個縣加起來還要多幾倍,輪到你一個宦官說三道四?
他蘇澤斂財又怎麼了,又沒欺壓百姓,都是騙那些冤大頭的錢,用來改善百姓的生活和上交賦稅的,又沒自己拿去花天酒地,對於皇帝來說算得了什麼事?
可朱棣走著走著發現有什麼地方不對,若說冤大頭的話,他是不是也當了一次冤大頭?
畢竟之前剛被蘇澤忽悠在清風縣下了一千壇子酒的訂單。
朱棣搖頭失笑,罵了一聲,“豎子!”
.......
蘇澤可不知道他被皇帝老子給罵了,也不知道被紀綱和黃儼兩條皇帝的走狗給記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