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這孫子不是什麼省油的燈,他問就算了,還非得刨根問底,關鍵有些東西蘇澤說了他也不懂,然後他就整天纏著蘇澤,蘇澤現在有些怕了朱瞻基問問題。
想了想他還是乾巴巴的解釋道:“煙煤的含水量要低於煙煤,出來的煙就較少,無煙煤析出的溫度更高,在煤中是屬於發熱量最大,所以它燃燒時幾乎是無煙的。”
“含水量你懂嗎,就是現在市麵上的煤炭裡水分比無煙煤多,所以燃燒時就有很大的煙霧,對人身體有害。”
朱瞻基摸著下巴若有所思道:“那按照你說的,我們是不是可以把煤炭裡麵的水分給燃燒掉,這樣就沒煙了。”
蘇澤嘴角抽了抽,忍不住甘拜下風。
朱瞻基你特娘還真是個人才,能輕易想到彆人想不到的事情。
老子放著現成的無煙煤不用,吃飽了撐的去研究如何讓煤炭裡的水分減少。
“那個不重要,重要的是咱們發財了,這無煙煤勢必會取代木炭的地位,成為大明主要的燃料!”
“到時候就有源源不斷地銀子進入我們的腰包。”
朱瞻基還是不看好蘇澤販煤大業,潑冷水道:“你想的太多了,富貴人家還是要用木炭的,就算你的那什麼無煙煤真的不怎麼冒煙,他們也不會用的。”
“你最多賣給那些家裡有點小錢,但又用不起木炭的人家,可他們本就沒多少錢,你連窮人都錢都賺?”
“你不是一向隻賺有錢人的銀子嗎?”
蘇澤張了張嘴,愣愣的看著朱瞻基,這孫子現在怎麼變成這鬼樣子了,怎麼和丁航一樣愛抬杠。
以前蘇澤說什麼,朱瞻基就信什麼,現在還會質疑他了。
這特麼就是朱瞻基跟著他學了三年的成果,他學會質疑了,你非要把事實擺在他眼前他才會相信。
科學本就是不斷質疑的過程,隻有不斷質疑才會推動進步,你得先質疑,才會想著去驗證,這是一個不斷進步的過程。
蘇澤表情複雜的看著朱瞻基,有些欣慰又有些頭疼。
欣慰的是朱瞻基跟了他三年沒白跟,還是接受了一些新奇的觀念和理念。
頭疼的是不知道這狗東西以後會變成什麼鬼樣子,怕就怕這孫子不去當皇帝改去當科學家了。
蘇澤歎了一口氣說道:“先彆管那麼多了,我去帶你看看無煙煤,看看你就明白這東西有多好了!”
“就算再好也不能賺窮人的銀子啊,這是你說的!”朱瞻基還是很糾結這個問題,蘇澤雖然貪財,可一向取之有道,絕不賺昧心銀子。
這也是他欣賞蘇澤的一點,有原則,有底線,有良知。
若是蘇澤是沒原則,沒底線的人,他是決計不會和蘇澤交往過深的。
蘇澤有些不耐煩的說道:“你覺得我是壞人嗎,我賺來的銀子什麼時候拿來貪圖享樂過?”
“再說了,我也就賺個辛苦錢,賣幾文錢也算賺昧心錢?”
“與其等到那些貪官汙吏把老百姓的銀子都坑了去,還不如我拿來造福社會。”
朱瞻基聽到隻賣幾文錢的時候倒是鬆了口氣,他還以為蘇澤又要賣很貴,畢竟清風縣出品的東西都不便宜。
“好吧,這就是你說的大事?”
“那不然呢,你窮的結婚都要國庫出銀子了,這還是不大事是什麼?”
“你還有臉說我賺昧心錢,你倒是不賺,可你吃的用的都是百姓的血汗錢!”
“呸,蘇某恥於與你為伍!”蘇澤嗤笑道。
朱瞻基漲紅了臉,結結巴巴的說道:“我......我......”
“彆你你的了,再磨蹭人都走光了,快點!”
朱瞻基欲言又止,蘇澤的話雖然難聽,可都是實話,皇室不事生產,一應支出都靠國庫,說是天下供養也不為過,他確實沒臉說蘇澤。
蘇澤也不管朱瞻基,自顧自地在前麵走著,他要去看山腳下的無煙煤發布會了。
孫氏的事情先放一邊,蘇澤自信有他在朱瞻基身邊,孫氏就鬨不出什麼幺蛾子。
現在當務之急是無煙煤挖出來了,這才是當前的頭等大事!
蘇澤有心想改變大明,可大明現在需要解決的問題太多了,也隻能慢慢來。
蘇澤先前利用飛天的噱頭和陛下的到來,召集來了那麼多百姓來可不是為了給他們宣揚科學的。
現階段和他們說了他們也不懂,隻是讓他們知道大明除了儒學還有科學這一門學問。
哪怕現階段科學對大明來說並不是主流學問,蘇澤也想先把科學的名號打出去。
若是其中能出幾個對科學感興趣的那是最好不過的了。
現階段普及教育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百姓肚子都吃不飽了,哪還有心思去讀書?
其二便是,儒學此時在大明還是有著獨一無二的地位,學儒學可以考科舉,考了科舉可以當官,光耀門楣。
科學要想取代儒學,大範圍普及教育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的。
清風縣之所以能推行的如此順利,原因有很多,第一,清風縣的人少,花不了多大的功夫。
第二,清風縣是蘇澤的一言堂,想乾嘛就乾嘛,沒人會說三道四,蘇澤讓他們學什麼,他們就學什麼。
第三,清風縣如今走的是商業模式,除了縣裡的農業研究院根本不需要務農,一應物資可以從那些和清風縣做買賣的商人手裡買。
第四,因為清風縣走的商業模式,因此縣裡有很多工廠,能讀書寫字的就可以在工廠裡得到重用。
清風縣工廠裡的工人是好幾檔的,等級高的自然比等級低的待遇要好,你要想取得更高的等級,那就得考試,考試那就得去上學,讀書識字。
清風縣現在家家戶戶把孩子送去讀書,為的不是當官,而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多讀點書,日後能在工廠裡取得好一點位置。
畢竟清風縣自開國以來,也就中了程禮這麼個舉人,連個秀才老爺都沒有。
程禮還是在蘇澤到了清風縣當縣令之後才一手帶出來的。
清風縣的泥腿子們在蘇澤沒去之前都窮的出去乞討了,哪還有心思送孩子讀書,去考科舉。
可現在不一樣了,讀書不是為了當官,而是為了賺更多的銀子,讓一家老小生活的更好。
在這種情況下,清風縣百姓們的學習熱情空前高漲,人人爭先。
讀書好,讀書能賺更多的錢,以利益驅動,百姓們自然十分熱情。
這些才是清風縣為何能在短時間普及教育的原因,清風縣現在基本上沒有不識字的人。
就連丁航那種莽子,都讀了不少書,雖然讀的是蘇澤寫出來的言情話本,可終歸還是讀了不少書的,算是文化人了。
在蘇澤看來,想要全麵普及教育至少得解決兩個難題。
一是解決生產力落後的問題,你得先讓老百姓把肚子給填飽了才有心思讀書識字。
二則是要讓老百姓明白讀書是有用的,不光是可以當官,你掌握了知識,你的人生就多了更多的選擇,能讓你的生活的變得更好。
解決生產力落後的這個問題,蘇澤倒是有些想法。
農業這一方麵不能落下,清風縣的農業研究所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隻要資金跟的上就行。
蘇澤還準備在新開的書院裡麵成立一個農學書院,專門負責研究這些。
蘇澤心中有很多計劃,可這些問題都需要資金支持。
蘇澤雖然有點積蓄,這些年賺了不少銀子,可對於那麼龐大的資金需求來說隻是杯水車薪罷了。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他不自己賺銀子,總不能指望朝廷撥款,朝廷都窮成什麼樣子了,有銀子給他才怪。
朱瞻基以為他賺的是窮人的銀子,其實不是,真正的窮人也不會去買無煙煤燒,就算無煙煤也才幾文錢都不會去花這個錢,能買的起煤炭的怎麼也算個中產階級了。
更何況,蘇澤還有計劃在後頭,就算那些達官顯貴不買煤炭也會被坑一把大的。
反正整個大明不允許有人比他蘇澤還有錢,一想到那些狗東西床底下埋的都是銀子,蘇澤就吃不下飯,睡不著覺。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