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讀書也沒關係,成年之後受封就可以出去當一個郡王,等到了太子上位他就成了親王,一輩子衣食無憂,錦衣玉食。
可那些莊子裡的孩子不行,他們不讀書一輩子都改變不了自己的命運,讀書對他們來說是一次改變命運的機會,他們需要把握住這次機會。
不讀書隻能跟著父輩們一起種地,可讀了書就算不做官依然有很多可以選擇的機會,可以去做賬房,也可以去教書先生,可以從事省力一些的活來維持生活。
其實那些莊子裡小孩子也不懂,可他們父母是這樣囑咐他們的,他們父母又是聽住宅裡的人說的,所以他們都信了,因為那是蘇澤說的,是他們東家說的。
讀了書,識了字就可以去東家的產業工作,一個月拿好幾兩銀子,比種地好太多了,即使現在東家慈悲,不收這些農戶租金,可父母總是希望自己的後代能過上比他們更好的生活的。
也許他們要求有些嚴格了,不好好讀書還會揍自家孩子,可他們內心還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過的好一些的,初衷都是好的。
也許孩子們會心生怨懟,不理解大人們的想法,可等他們成年之後才會知道,父母隻是想讓他們過的好一點罷了。
就如西山那些農戶們一樣,讓他們去讀書識字他們會擔心誤了地裡的農活,可讓孩子去讀書,他們是願意的。
不收學雜費,不收書本費,包吃都是次要的,而是他們看到了孩子讀書的好處,讀了書就有了出人頭地的機會,不用跟他們一樣隻能在地裡刨食。
可憐天下父母心。
朱瞻基還沒想透這一點,他仍疑惑為何那些農戶願意送孩子去讀書,自己不願意去,尚要有人給他解惑。
一夜輾轉難眠,到了天明時分,朱瞻基一大早早飯都沒吃就匆匆回到了京城了,回了京城之後沒回東宮,而是進了宮。
皇宮中,朱棣早就起了,作為馬上皇帝,他很注意飲食健康,和時間管理,早早的就起來打著他自己創造的拳法活動筋骨。
活動完了筋骨,旁邊伺候的太監宮女立馬端來了洗漱的毛巾和水盆,擦完了身上因為運動出的汗,朱棣才慢悠悠的前往了乾清宮,開啟了他作為皇帝忙碌的一天。
即使是很多奏折都交給太子幫忙處理了,乾清宮的案牘上還是擺放著不少的奏折等著他處理。
都是內閣和太子無法定奪的奏折,才會呈到他麵前批閱,無非是這裡糟了災要撥款,那裡又有災要撥款。
之前蘇澤還在說大雪之後必有大水,這不就來了,如今的大明說是四海承平,其實遠遠算不上盛世,能擺放在朱棣麵前的奏折終究隻是少數,更多的奏折是到不了朱棣身前的,就算到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到了。
可能朱棣看到奏折的時候,奏折上彙報的消息已經失去了時效性,就比如大明最南邊糟了災吧,等奏折到了京城都是好幾個月後了,再等朝廷這邊皇帝批閱答複了下去,聖旨再轉回去,大半年都過去了,黃花菜都涼了。
遇到了能乾的官員還好,起碼不會看著治下百姓去死,遇到了那些不管事的官員可就糟了。
禦案上除了擺放著奏折,還擺放著一碗粥和幾碟鹹菜,乍一看有些寒酸,皇帝就吃這個當早餐?
實則不然,裡麵大有玄機,粥自不去說它,用的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貢米,那鹹菜也是有講究的。
有了辣椒之後,醃蘿卜,辣白菜等辣椒醃製的鹹菜自然也跟著出來了,如今在蘇澤開的火鍋店裡就能吃到,暫時不外售,全天下獨一份!
那既然是蘇澤弄出來的,他倒是沒獻殷勤送進宮,主要擔心朱棣擺架子瞧不上嘛,可朱瞻基是能吃到的,他嘗過了之後覺得味道不錯就帶了不少回東宮。
東宮這邊太子妃又是回來事的,又送進了宮裡,上次王貴妃取出來給朱棣喝粥的時候吃,朱棣嘗過之後就愛上了這辣椒醃製的鹹菜,一頓不吃還覺得有些不儘興。
軍伍之人本就重口味,喝的下烈酒那自然吃得了辣,不但如此,朱棣還嫌棄蘇澤送來的不夠辣,直接差人上門去問蘇澤要配方了。
皇帝都要了,蘇澤還敢不給嗎,所以宮裡如今是不缺醃蘿卜,辣白菜這些下飯鹹菜的,還彆說,這玩意兒在宮裡還挺受歡迎的,不但朱棣愛吃,那些妃嬪也很愛吃。
不過宮裡吃的鹹菜也不一般,用的蘿卜也好,白菜也好,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硬要較真的話就是品相要比火鍋店賣的要好不少,端的是一個色香味俱全。
畢竟火鍋店賣這玩意兒也隻是宰冤大頭的,不整科技與狠活是因為沒那個條件,還能賣多好的出去不成,衛生沒問題,醃製的時候沒上腳已經是蘇澤良心了,再要求色香味俱全那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就特麼一兩銀子一碗的醃蘿卜,難不成還要整個國宴水平的出來?
雖然這一兩銀子一碗的醃蘿卜明擺著是要宰冤大頭的,成本充其量也就幾十文錢,真不貴。
就這還是因為是冬天,沒有新鮮的蘿卜白菜,隻有大棚種植的,要是尋常時候,成本還能更低。
蘇澤賺是賺了不少,這都不算暴利了,而是明搶,可這也不是那些冤大頭提要求的理由。
做生意嘛,可不就是能賺多少賺多少,還有人嫌錢多不成?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你情我願的事情,那些冤大頭,有錢人,達官顯貴就愛這一口,沒彆的原因,因為他稀罕啊,除了火鍋店,其他地方吃不著,天下獨一份,要的就是圖個新鮮和稀罕,多花點銀子他們也樂意,真要太便宜了他們還嫌掉價呢。
物依稀為貴,越稀有越值錢,再加上這是壟斷的,全天下獨一份,白菜蘿卜不稀罕,稀罕的還是辣椒。
賣一兩銀子在蘇澤看來真不算貴了,有好這口的自然會願意當這個冤大頭的,要不是實在不合適賣高價,蘇澤那黑透了心的,能賣的更貴。
不過這也隻能賺點小錢,賺大錢是不指望的,這玩意兒再稀罕也隻能割一茬有錢人的韭菜。
想要賺更多的錢還是隻能走薄利多銷的路子,聽說過炒房,炒地的,可沒聽說過炒鹹菜的,蘇澤真丟不起這個人。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