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豐稱讚的時候,他也動了,握拳嗔目,氣勢陡漲,橫斜一拳,向韓靖這一拳對攻而來。
不知道是否有錯覺,韓靖瞧見一道陰陽魚圖案在張三豐背後流轉,奧妙無儘,玄機無窮。
拳拳撞擊,飄飄渺渺。
轟!
兩拳之間有一股肉眼的可見的餘波瀉地三尺,山石崩毀,有神光與煙塵四起,眯人雙眼,勁風餘波向著四周吹拂,吹斷了道旁青草,樹上落葉,甚至把細小的枝蔓都吹的歪歪斜斜。
氣勁震蕩下,韓靖右臂上的袖子儘皆粉碎,一連退了七八步,體內氣息滯澀,好不難受,幸好他有九陽神功護體,沒有受到內傷。
張三豐退了三步,但他衣袖完好。
相比之下,高下立判。
這一刻,韓靖有些難受,是心氣上的難受。
從始至終,張三豐能算是進攻的招數,也就是這一拳。
一招便讓自己落敗。
倘若他全力進攻,自己會如何?
結局用腳拇指都能想得到,恐怕自己一招也擋不住。
“韓教主,你這一拳,已初通‘入微’之妙,若在錘煉幾年,必可得‘入微’神髓。”張三豐收拳站立,似是看出了韓靖的失落,拈須微笑道,“以韓教主的年齡而言,能使出那一拳,確實匪夷所思,老道我在你這個年紀的時候,還是個都不懂的小沙彌。”
聽完這句話,韓靖微微好受一些,自己的確太年輕了一些,學武的時間也太短了一些。
不過,究竟什麼是入微?
他對此一知半解。
韓靖在片刻間平複氣息,持禮請教道:“張真人所說的‘入微’,我一知半解,可有教我?”
“自無不可。”張三豐笑道,“我等習武之人,所求為何?不過是掙脫束縛,與道合一。
我道教追求內丹,無非是四種境界,第一是煉精化氣,第二是煉氣化神,第三是煉神還虛,第四是煉虛合道。
同樣,習武也是一樣,筋強骨壯血氣足,方可煉氣,積蓄真氣,打破玄關,周身經脈俱通,達從心所欲,無不如意之境,便可化神。”
他說到“化神”兩字時,指了指自己的腦門,“神在這,有些東西隻可意會,不可言傳,就像你方才那一拳,拳出神攝,勢意結合,不單單是招式和真氣的結合,更有精神與心靈的壓迫,這便是入微。”
神與意合,氣與勢合,再延展到招式上麵,就是入微?
頓時,韓靖腦海裡閃過點點靈光,似有所悟。
“張真人,那什麼是煉神還虛,煉虛合道呢?”韓靖開口繼續問。
張三豐抬頭看了看渺渺雲層,又看了看山間朝霧,接著又以澄澈的眼神望著韓靖道:“韓教主,你說這雲層和朝霧的後麵是什麼?”
韓靖想了想道:“後麵是天穹和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