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八百七十五章 未來的大公園_重生之乘風而起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乘風而起 > 第兩千八百七十五章 未來的大公園

第兩千八百七十五章 未來的大公園(1 / 1)

吃過早飯便開始搬東西,主要是這幾天的生活用品和給孩子準備的,需要帶去醫院的東西,還有就是楊媽和嫂子在白米鄉養的小腳烏骨雞,這次嫂子帶上來了二十多隻雞,十隻老鴨子,一百多個雞蛋,看得周至歎為觀止:“嫂子你是怎麼把這麼多東西搬上來的?”

“大哥先將東西送到夾川汽車站,隨車送到荷花池,楊和開著小皮卡去車站拉到市場殺好,每隻改成四塊,回來把冰箱塞滿了,一會兒都不知道取不取的出來。”

“這個好辦,大不了給冰箱斷會兒電也取出來了。”周至說道:“所以早就該去歲華軒那邊,還能把雞養著。”

“虧你想得出來。”馮雪珊沒法想象歲華軒裡養上雞會是什麼樣子:“不過那邊的大冰櫃倒是好存放東西。”

又是好一陣折騰,將各種東西都送上衛士,周至才說道:“剩下的就還是放這兒,要不叫個車拉到那邊去,你在那邊坐完月子再回來?”

“不行。”馮雪珊堅決搖頭:“我肯定要回家的,到時候有嫂子照顧,不用你擔心。”

“你爸媽什麼時候上來?也是這幾天吧?”周至問道。

“他們還要上班呢,還有兩天用電高峰才結束,完後他們才能請假。”

“安排車子去接一下?”

“不用了,現在高速路通了,蠻州過來很方便的了。”

這一點倒是真的。

其實蜀中第一條大動脈成渝高速去年九月就正式修通了,但是真正發揮大作用,其實又耽誤了一年。

原因就是蜀中其餘地方的配套到高速節點的道路,又耽誤了一年的時間。

比如蠻州,現在從蠻州去蜀都或者渝州,一般會選擇在隆昌節點上高速,這樣一來,蠻州到隆昌的公路就需要提升等級應付增長的車流量。

這些“配套工程”,其實直到現在才基本都修通,如今的高速公路上天天車如流水,交通大動脈帶動沿途乃至周邊城市物資人員大流通的作用,算是徹底發揮了出來。

現在從夾川到蠻州的道路也修好了,從夾川出發到蠻州隻需要四十多分鐘,蠻州到隆昌兩個小時,隆昌到蜀都三個小時,相比以前動輒八到十小時才能從夾川抵達蜀都,這速度快了幾乎一倍。

大嫂還是第一次來歲華軒,過了石橋沿著廊橋竹道緩步上坡,哪怕是住慣了“楊氏大莊園”的她也被這裡的宏大給震驚了:“肘子,這就是你老輩子以前置下的產業?”

“是的。”其實現在府河的水質相當一般,剛剛過來那段河道並沒有給這一帶的景觀加分,不過當步上廊橋竹道後,景色就相當的可觀了。

“現在這裡稍微荒涼了點,但是從一千多年前開始,這一帶就是蜀都人的遊覽聖地,這附近包含了杜甫草堂、青羊宮、浣花祠、文化宮、百花潭這些文化古跡都很近,另外還有浣花溪、南河、乾河三處水流。加上是自家前輩的產業,我當時手裡正好也有幾本書的稿費,於是便將這兒盤了下來。”

“可是花了不少錢吧?省會大城市呢,都被你把宅基跟柴山都置辦上了,不對,這哪裡是柴山,簡直是個公園啊!”

“這裡最早本來是要弄一個大公園的,我是後來才知道,原來早在八幾年,就有幾十位人大代表就這個問題向市政府及園林、規劃、建委等相關部門提出詢問案。”

“當時的代表們就覺得,應該以杜甫草堂為核心、以浣花溪為紐帶,以川西園林和地方傳統風貌為特征,建設出一個文化氛圍濃鬱的遊覽環境,可以展示成都曆史文學藝術成就和曆史文化名城的風貌,名稱都想好了,就叫做‘浣花溪曆史文化風景區’。”

“這個想法很好啊,要是建成了,應該比紐約中央公園還要漂亮。”麥小苗扶著馮雪珊沿著石階緩步向上走,聞言說道。

“嗯,我也覺得,現在這周圍還在搞汽修,還有好幾處荒塘,杜甫草堂,百花潭後麵這一帶都給搞得又臟又亂。”

“軍方汽修廠已經要搬遷了,聽說將來這一帶要規劃成博物館,文化中心,以及大公園,沿著浣花溪將這一路的景點包括杜甫草堂、青羊宮、浣花祠、文化公園、百花潭公園,琴台路,全都串連起來。麵積大概有三百多畝。”

“那到時候這裡會拆掉嗎?”馮雪珊問道:“就像紅旗村和桃花村那樣。”

“這裡應該不會,就算將來這裡被劃進了公園的範圍裡,歲華軒也是文物局登記了的地麵不可移動文物,所以就算周圍要改,原來歲華軒範圍內那部分肯定是拆不了的。”

“那要是這公園修起來,歲華軒不就是坐落在這三百多畝的大公園裡了?”馮雪珊說道:“會漲價吧?”

“鬼知道啥時候才能修呢?”周至笑道:“現在汽修廠那邊隻能先用圍牆給隔離起來,都不敢讓客人看見,要不然歲華軒的民居都該掉價了。”

“隻要不拆就好,要不然怪可惜的。”走上能夠看到公館的位置,大嫂感歎了一聲:“你老輩子是去國外搬了個房子回來?這房子也太好看了吧!”

“要是從外國搬,一般都會是紅磚的。”周至笑道:“這個是青磚的,青磚的公館建築,一般都是模仿西洋建築,但是用本地建材製造的。嗯,就和白米鄉的吳家大院兒差不多。”

“這個可比吳家大院兒好看太多了。”嫂子說道:“樣式和吳家大院兒不一樣。”

“嗯。”周至笑道:“我猜當時吳家大院的話事人還是比較注意鄉親們的情緒的,當時的夾川鄉下對房子樣式的接受能力,和蜀都這種當時已經設置了米國領事館,具有大教堂的城市裡的城裡人,對西洋風格建築的接受能力是不一樣的,所以吳家大院還是更加趨近於中式建築,隻有一些裝飾上是西方式的,而不是像歲華軒一樣,從結構上就是西式的。”

“邊上還有個大池塘呢。這水怎麼這麼清呢?”

“因為這些水都是經過循環過濾的,這裡的水都是要花錢買的,和白米鄉不一樣,其實我更喜歡白米鄉那樣的活水。”

“還是這個水好看,真清亮啊。”

“房子下麵看更好看。”馮雪珊說道:“肘子這房子在地下還有一個圖書館,圖書館有一麵玻璃牆,牆對麵就是這個池塘,看著就像一個大魚缸,那裡更好看。”


最新小说: 帶著農場去海島,路人甲她贏麻了 [傲慢與偏見]十九世紀貴婦生活 清穿之貴妃嬌弱 美人她隻想搞錢搞房搞事業 穿越成嘉靖長女後 帶娃隨軍,給絕嗣京少看男科他紅溫了 工業大摸底,我的廢品站值千億! 陰濕大佬撐腰,竺小姐人財雙收了 八零小姐隨軍,驚豔整個家屬院 聞君有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