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尤三姐帶過來的信,妙玉不禁攥緊粉拳,眼圈泛紅,臉上氣鼓鼓的,像是個小河豚。
楊慶在信上十分委婉地批評了她一番,說她既不懂佛,也不懂莊子,更不了解生活的真諦,隻是把光陰虛度,歲月空添。
說她自小跟著師傅,雖然熟通佛家經典,卻沒經曆過這世間一切有情眾生的喜怒哀愁,既未曾拿起,也放不下,更求不得,最終無法覺悟。
又說她喜歡《莊子》,卻被外物束縛,怕是難以達到那種‘外忘於物,內忘於我’的自在逍遙之境……
在信的結尾,楊慶還預見她看到這裡時會感到嗔怒,想要立刻反駁回來。
於是就叫她消消氣,不要跟自己這個說話不中聽的人計較。
‘不計較?非要把你駁倒不可!’
妙玉可不喜歡楊慶這種說了就跑的性格,準備就佛法和莊子,繼續和他掰扯。
林黛玉也看了這封汪洋恣肆的信,覺得十分有趣,算是見識到了楊慶促狹的一麵。
在她的印象中,楊慶極其自信,明明還未而立,卻予人一種從心所欲的感覺。
如今想來,他應該不是所謂的‘從心所欲,不逾矩’……而是本性自足,不假外求,故不滯於物,自在逍遙的境界。
簡單點說,楊慶是那種神仙才有的心境。
林黛玉的感覺沒錯。
而她的水平也確實比妙玉高。
畢竟她是“質本潔來還潔去’,而妙玉卻是“欲潔何曾潔”……這裡麵的差距顯而易見。
尤其是在櫳翠庵品雪茶一回中,妙玉因黛玉吃不出雪水茶,說她是俗人,這就相當可笑。
因為黛玉並不需要雪來襯托她的潔。
而她葬花,與其是說借花自比,到不如說是推己及花,真心地悲憫那些花瓣的遭遇。
另外在元妃省親的時候,她能寫出‘盛世無饑餒,何須耕織忙’這樣的詩句,自然也是懂得人情世故,但她日常生活中並不屑於這樣行事……為什麼?
一是她自己不願意,二是賈寶玉不喜歡。
她願意支持賈寶玉摒棄經濟仕途的想法,與他心意相通;
而寶姐姐是‘停機德’,就算被嫌棄,也要勸賈寶玉上進……
這兩者倒也並非對立,而是一體兩麵,都是基於差不多的情感,而作出的不同選擇。
畢竟總不能說遷就戀人是出於喜歡,勸戀人上進就不是出於喜歡了吧?
沒有這樣的道理。
“林姐姐,你勸勸她,彆跟楊總管鬥氣了!”
惜春感覺妙玉的道行,遠沒有楊慶來的高,繼續辯駁下去,她也是吃虧的一方。
尤三姐隻是笑笑,她對楊慶的充滿了信心,相信他絕不會在辯論中,輸給妙玉這個才華很高的小師太。
黛玉也笑道:“難得有人願意陪她討論佛法和莊子,我才不勸呢!”
妙玉白了她一眼:“我也給你們看了信,你們就沒有什麼指教?一並說了,我好寫上去,讓他也陪你們聊聊!”
惜春抿唇笑道:“楊總管整日忙的很,應付一個你已經是不易了,我又怎好向他請教佛法?”
黛玉聞言,也不禁莞爾。
妙玉輕哼一聲,繼續低頭書寫回信。
這時,薛寶釵也過來玩,看到了這份有趣的信。
她素日端莊,雖然覺得男女私下通信不妥,但信上的內容,通篇都是辯論佛老之言,並不涉及兒女之事,況且妙玉又是一位修行者,不能以等閒人家的小姐視之。
此外,楊慶在她的印象中,也是一個極其正經的人,斷乎不會弄出那等事來。
所以,她也就和黛玉、惜春一起,饒有興趣地加入其中,幫著妙玉反駁楊慶的觀點……
探春想讓賈環去楊慶那裡補習的事,還沒稟明老太太、太太,就已經弄不下去了。
因為賈環不同意。
在這小子眼裡,自己的生母被圈禁,都是因為楊慶抓了馬道婆。
如果他那天不抓人,不刑訊逼供,自己的生母又怎麼會落得那個下場,還連累自己受人白眼?
所以一聽姐姐要送自己去楊慶那裡,他當即就拒絕了……還怪她以前都不關心自己,隻知道奉承太太和寶玉,而現在落了難、被他們嫌棄了,這才想到了自己這個親弟弟……
探春無言以對,隻能去找稻香村找李紈訴苦。
李紈好好安慰了她一番,讓她不要擔心,老太太、太太肯定知道她的苦衷,不會把趙姨娘做的事,牽連到她頭上。
探春還沒歎夠氣,就聽丫鬟侍書來報,說她舅舅趙國基跟人打架,如今生死不知,送到趙姨娘院裡去了。
“唉……”
雖然滿心嫌棄,但探春卻隻能向李紈提出告辭,往趙姨娘的院子走去。
她希望趙姨娘被人淡忘,而不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表現存在感,提醒大家她是個毒婦,然後再把話題扯到她這個毒婦的一雙兒女身上。
到了趙姨娘院中,探春隻見裡麵亂糟糟的,哭泣聲、喝罵聲、哀嚎聲不絕於耳。
而一見探春到來,多姑娘便靠上來哭喪道:“三姑娘,你要為我做主,你舅舅把我丈夫打壞了,我以後該怎麼活啊?”
看著躺在地上生死不知的趙國基,和旁邊哀嚎不已的多渾蟲,聞著空氣中彌漫的難聞氣味,探春心累極了。
趙姨娘向來沒什麼姨娘架子,親自下場和多姑娘吵了起來:
“你們不要聽這銀婦嚼蛆子,她丈夫不過是斷了一條腿,我兄弟這會兒卻還不知道是生是死,她偏還不要臉,在這兒胡攪蠻纏,想要我陪她銀子……呸,就算把銀子扔到茅坑裡,也不給你這個挨千刀的銀婦!”
她一邊說,還一邊比比劃劃,試圖增強說服力。
探春沒有立刻過去,而是先在一邊,跟丫鬟婆子們打聽了一下事情的經過。
原來在馬道婆事件之後,身為趙姨娘弟弟的趙國基,他的境況也一下子惡劣了起來,在有意無意的默許和慫恿下,不少小廝仆人都開始找他的麻煩。
漸漸地,連多渾蟲這種軟弱可欺的人,都敢拿他作耍子取樂了。
就像今天,多渾蟲弄了點酒,又在彆人的攛掇下,去招惹趙國基。
偏偏趙國基也喝了酒,還上了頭,這心裡一橫,就跟多渾蟲打了起來。
他們兩個打鬥的時候,一幫人在旁邊叫好起哄,就如抱薪救火般,增加了他們打架的烈度。
最後倒底是多渾蟲就喝多了些,被趙國基撞傷了某個地方,疼痛難禁地倒在地上。
然而就在趙國基得意地踩著他進行羞辱的時候,自己卻一個不小心,失去了重心摔倒在地上,撞到了後腦勺,人當時就暈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