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迷人。
但大家無心欣賞。
四位聖僧已經聯袂而至,立於天津橋中央,而那位名動天下的楊先生,卻還沒有到……難道這家夥怯場了?
不少下了重注、賭楊慶會輸的人,都希望這家夥彆過來。
這麼美的夜晚,在家陪幾位嬌妻不香嗎?何必跟這幾個一看就不好惹的大和尚乾仗呢!
嘉祥,出身三論宗,四大聖僧之首,他的《一指頭禪》已經臻至化境。
智慧,出身天台宗,所擅《心佛掌》,已到了大巧若拙、返璞歸真的境界。
帝心,出身華嚴宗,他的《大圓滿杖法》講求隨處作主、立處皆真的自由圓滿境界,無論敵人防守多麼嚴密,都能以精妙的杖法,施展無孔不入、水銀瀉地式的攻擊。
道信,禪宗四祖,他的《達摩手十八式》拳禪一體,威力無窮。
最厲害的,還要屬他們每人最少也有一甲子以上的內功修為,以及深不可測的精神修為。
楊慶滿打滿算,也就二十五歲不到,比他嶽父邪王石之軒當年麵對四大聖僧圍剿的時候,還要來得年輕。
而四大聖僧的功力,卻比當年更精深了許多。
這一來一去,差距可就變得更大了。
很多下注賭楊慶輸的人,覺得楊慶實在沒得打,畢竟四大聖僧可不是邪極四魔、伏騫、晁公錯這種雜魚。
沒錯,晁公錯避而不戰後,非但坐實了老烏龜之稱,連本身的武功,也在大家口中淪為了雜魚,當年能和寧道奇鬥至百招開外,也成了老寧故意放水……不,老寧一定是放了整個南海。
可若有失了智的年輕人,想去踩老晁上位,估計會被他的《七殺拳》錘得慘不忍睹……
再怎麼說,晁公錯也是宗師級高手中的上流水平。這一點就算不用交手,也能從他那光禿禿的強者發型窺見一斑。
亥初。
隨著遊隼“思璿”那一聲不情願的嚶叫,楊慶一身勁裝從天而降,惹得圍觀眾人紛紛叫好。
有些眼力好、性子活潑的女俠,見楊慶威武雄壯、一表人才,竟然還發出了肆無忌憚的口哨聲。
這讓單婉晶很看不過眼。
此時,她在董家酒樓頂層的包廂觀戰,陪在她身邊的還有祝玉妍、婠婠、白清兒、聞采婷、雲長老、霞長老……獨孤鳳混在這群妖女之中,就像哈士奇誤入了狼群一樣,感覺渾身不自在。
單美仙也帶著衛貞貞過來了,不過她還沒想好怎麼跟祝玉妍見麵,便去了另一家酒樓觀戰。
說起來,楊慶也好久沒嘗過衛貞貞的包子了。
一隻小舟突破了王世充設置的水上封鎖,漂至距離橋下二十丈外的水麵。
“見過幾位大師。”
楊慶出於禮貌,先和四大聖僧打了個招呼,然後對俏立在船頭的師妃暄笑道:“妃暄和寧老也可以上來觀戰。”
師妃暄展顏一笑:“為免楊兄分心,妃暄和寧老就不上去啦!”
寧道奇峨冠博帶,蓄著五縷長須,麵容古雅樸實,一身寬厚錦袍,隻是往那裡一戰,便散發出一絲飄逸出塵的隱士味兒。
這位中原第一人,還是頭一次見到楊慶。
隻見他身高體健、相貌英俊,儘管年紀尚淺,卻自然流露出一股生機盎然的道韻,顯然已經憑借超卓天賦,將道家瑰寶《長生訣》練到了極為精深的境界。
寧道奇興趣大增,若非場合不對,他就算是厚著臉皮以大欺小,也要親自領教一下這部奇書的精妙。
從師妃暄身上收回目光,楊慶對道信大師笑道:“晚輩對禪宗有些心得,還望大師不吝賜教。”
這位禪宗四祖,又和曆史上的那位不同。
曆史上,道信隻活了七十多歲,此時更應該在四十歲左右。
但這個世界的道信,卻似乎已經年逾百歲。
隻見他一對白眉長垂過耳,雪白長須垂蓋隆起的腹部,明明已經老態龍鐘,目光卻猶如神光電射,臉膚幼滑如嬰孩,且白裡透紅,青春煥發。
他雖肥胖,卻不顯臃腫,一派悠然自得,樂天知命的模樣,讓人覺得和善可親。
聽楊慶說自己也研究禪宗,道信大師宣了一聲佛號,接著眉開眼笑道:“小友果然是與我佛門有緣!”
楊慶笑道:“心性本淨,佛性本有,覺悟不假外求,舍離文字義解,直徹心源。”
道信大師一聽後世禪宗精義,喜得抓耳撓腮:“妙極!妙極!若小友能入我門,老僧便將衣缽傳於你!”
楊慶搖頭拒絕道:“晚輩自覺已經徹悟菩提妙理,此生與佛無緣了!”
言畢,一甩雲師兄同款披風,閃身退至三丈外,同時運轉玄功,晉入天人合一的絕妙境界。
見此情形,圍觀群眾都是精神一振……打的要來了!
不得不說,大家都和楊慶一樣,沒什麼覺悟,居然連四大聖僧的佛法都不願多聽。
感受到楊慶那節節攀升的氣勢,四大聖僧對視一眼,最後由智慧大師踏前一步,眉目低垂,雙手合十,輕誦道: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在旁人看來,智慧大師隻是在念經,實際上卻在念經的同時,以一股秘不可測的精神力量遙製楊慶心神,想要令他不戰而敗。
然而楊慶的精神修為比他還高,當即哈哈一笑,手捏智拳印,讓自己在對方精神中,化作慈悲為懷、救濟他人的千手觀音形象……
正是大石寺羅漢殿中的那一尊。
智慧大師悶哼一聲,對幾位同伴說道:“邪帝已然進窺天人之道,幾位大師可莫要托大。”
華嚴宗的帝心尊者輕喝一聲,整個人如瞬移般出現在楊慶身前,將一根灌注了佛家真力的禪杖,往他的右肩打去。
楊慶一甩披風,與禪杖相撞,發出嘭得一聲巨響,接著打出一拳蘊含了螺旋勁氣的“金剛解”,迎上了嘉祥大師以百年枯禪玄功發出的“一指頭禪”!
此時,道信大師也以一掌,隔空劈向楊慶左肩。
“羅漢卸!”
雖然幾位大師的佛功已經渾圓如一,難以借從他們那裡接到氣勁,但他們的沛然大力,卻能讓楊慶借勢翻身躍至空中。
智慧大師如影隨形,雙手盤抱,一股氣柱立時衝天而起,斜擊楊慶背心。
在眾人看來,楊慶身在空中無處可逃,隻怕會被這一招直接拿下……
然而楊慶隻是早有預料般,輕輕橫移兩尺,就躲開了這一殺招,隨後自上而下,以名貴冰蠶絲織就的披風,裹挾著一團金色的螺旋氣勁,好似如來佛以五指山鎮壓猴哥一樣,氣勢洶洶地重轟身下的嘉祥、道信、帝心三位大師。
嘉祥大師伸出枯瘦右手,在身前比劃數次,接著再向上一點,頓時引出一股威力無儔的精純指力,正麵硬撼楊慶居高臨下的一擊。
帝心尊者也將真氣附於禪杖,猛地往上一搗,仿佛要一下撞碎楊慶這口頑固不化的銅鐘。
道信大師的戰意最低,卻也不能公開摸魚,於是在以雙掌轟出滾滾氣勁的同時,還出聲提醒道:“小友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