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校尉虎軀一顫,口中齒冷,當即嚴肅道:
“爺爺請吩咐。”
楊慶豎起食指道:
“這第一件事,便是不許你再吃人,能不能做到?”
寅校尉當即叫屈:
“爺爺啊,這山上從不見一個人影,小妖若下山去吃,又恐被那些人圍攻打殺,拿了回去剝皮。唉!小妖從來都隻聽說人肉好吃,卻始終不曾嘗過他一斤半兩……還請爺爺放心,我以後也絕不吃人。”
楊慶滿意地點點頭,旋又豎起中指道:
“第二件事,這山上物產豐饒,你平時要幫忙打獵、收集果蔬,爺爺我有空便來拿,不拘多少都可,隻要你儘一份心意。”
寅校尉如蒙大赦,喜不自勝地應下,又作了揖,領著那班狼朋狐友去了。
“阿郎好身手!”
老黃牛讚道。
“我是亂打的,實在算不得什麼!”
楊慶話音剛落,便見天邊飄來一朵祥雲,慢慢地落在山頭。
“定是那天女來洗澡了。”
老黃牛催促道:“阿郎快不要耽擱,免得讓仙子久等。”
???
合著是那天女點鐘,要我出台來了?
楊慶感覺怪怪的,心說該不會是有人在套路我,要把我賺上天吧?
兩刻鐘後。
楊慶來到山頂,但見一壟青鬆翠柏,半畝奇花仙草,又有數堆大石圍欄,屢屢熱氣自石縫中蒸騰而出。
老黃牛眼神示意楊慶快上,隨後便轉過身去避嫌。
此時箭在弦上,已然是不得不發。
楊慶先閉上雙眼,待他重新睜開眼皮,便仿佛被李逍遙靈魂附體、董永奪舍重生一樣,步履輕快地走到大石後麵,透過石頭縫隙,偷瞧湯泉池裡那位尚不知名號的仙女。
霧氣蒸騰,卻攔不住楊慶的神目。
隻見那女子:
發似烏墨,眉若細月。
美目含情,仿佛初秋之杏子;丹唇微喜,好比晚春之粉櫻。
花容月貌,略添兩分閒愁;玉骨冰肌,不減一絲可親。
此女真是嬌美至極,儘管楊慶他並非登徒子,卻也忍不住多看了幾眼。
那麼,接下來該怎麼辦?
要不要把她的衣服藏起來?
楊慶真的挺為難。
如果要他上前見禮,那反而到不算什麼。
但偷拿人家衣服……這真的有些難辦了。
沉吟了好一會兒,直到天女滿足一歎,準備回天上時,楊慶才一咬牙,把她那件紅裙藏了起來。
為了後世的狗男女們能過七夕,楊慶隻能含淚犧牲自己的清白了!
“我的裙子呢?莫非是被風吹走了?不會呀,明明用石頭壓住了它。”
尋外裳不見,這位玉帝孫女隻好先穿上內襯,然後滿麵羞紅地捂住要害,背靠大石,對外麵喊道:
“是哪位仙姊在與小妹開玩笑?還請出來一敘。”
楊慶也背靠這塊大石,輕咳兩嗓,十分歉意地說道:
“仙子莫怪……小民適逢其會,得見仙子仙顏,一時情不自禁,拿了你的衣裳。”
聽了這話,天孫娘娘真是又羞又氣,差點暈死過去。
拿走自己衣服的,竟然是個男人!
“仙子容稟,小民楊慶,家住義陽鄉楊家莊,上有哥嫂,卻已分家,久不往來。今夜登山來此,乃是受高人指點,言說我的姻緣應在這裡。我本就不信,此時一見仙子,更覺大謬。似仙子這等美人,豈是小子這等凡夫俗子所能高攀?”
楊慶先是坦白,然後將紅裙向後扔出,正好越過大石,落在織女手中。
“小民拿仙子衣裳前,已經洗了手,不敢有絲毫褻瀆,還請仙子放心。”
這話不假,因為溫泉水向外溢出,形成了一條小溪,楊慶自然可以洗手。
織女十分著惱,很想發作。
可轉念一想,這凡人乃是一個小民,或許不知禮數,故有此孟浪之舉,自己怎好跟他置氣?
但他又說是高人指點。
莫非,是哪位姐姐故意作弄於我,騙這小子上來偷窺,好看我的笑話?
織女可沒覺得是自己的姻緣到了。
她思凡下界不假,但思凡並不代表想男人,她隻是和那王母娘娘座下的七仙女一樣,想找個好地方泡澡而已。
就在她思考,有誰會這麼做的時候,同她隔著一塊大石的男人又說話了:
“仙子若無教誨,小民這便離開了。”
說罷,又傳來男人離開的腳步聲。
又有一個聲音埋怨道:
“阿郎,你一表人才,那位天女正是你的良配,何以話未說幾句,就要急著離開啊?”
你個單身老牛,懂個屁的欲擒故縱。
楊慶在他耳邊小聲道:
“你放心,這位仙子不出三五日,定然會去楊家莊尋我。”
老黃牛見他說得篤定,也就不在抱怨,小聲歡喜道:
“那得回去準備一番,免得女方上門,沒甚好物招待她!”
楊慶翻身落在牛背,輕拍牛頭道:
“老黃你所言極是,今日天色已晚,暫且不提,明日我上山下河,趕集采買,爭取讓家裡煥然一新,免得人家住不慣。”
老黃牛越發滿意,腳下健步如飛,就像蘭博基牛似的,馱著楊慶飛奔回家。
楊家莊規模不大,也就二十幾戶人家。
楊慶被嫂子嫌棄,他兄長也沒辦法,隻能給他分了十畝水旱田地,還有一隻老牛,教他自耕自養,獨自過活。
如今,楊慶的兩間草屋,就坐落在莊子東頭,不與其他人家聚落毗鄰。
屋後栽了兩顆桑樹,天氣熱了可以在樹下乘涼。
門前五丈外,有條乾淨清澈小溪,上麵架了塊木板橋,以供行人通過……
不得不說,在沒有天災人禍的情況下,自耕農的日子還算是過得去。
但哪有這麼好的事呢?
稅、捐、賦、徭役……哪樣不是比老虎還猛?
當然了,楊慶是不需要擔心這些的。
似金銀角、紅孩兒這些妖魔之種,都能拘土地公做事,那楊慶讓一些稅吏、鄉紳,來自己跟前聽候指使,又有何不可呢?
哪個若是不服,大可以過來試試他的十八般武藝……
這個世界的戰鬥力基本分成三個維度,分彆是武藝、神通以及法寶。
楊慶除了長短槍械,數十枚手雷,以及幾門小炮外,並無其他法寶。
在神通上,他和孫悟空差不太多。
其中特彆厲害的,有法天象地、身外身等法術。
功能性的也多,如隱身、變化、拘神以及移山等。
至於武藝嘛,那就更是楊慶的拿手好戲了。
他也是願意入鄉隨俗的。
所以,他打算在以後有空的時候,去東海龍王那裡做客。
到時不管怎樣,也得借來一杆長槍,一口寶劍,還要一副上好的披掛。
這樣上了戰場,也好扯著嗓子來一句:
“吾乃玉帝孫婿,南陽楊慶之也!”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