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師兄以拉肚子、要出恭為借口,駕雲來到哪吒身邊,氣哈哈地喘道:
“三太子,這廝果十分驍勇,我戰他不過,敗陣來也。”
哪吒很是無語,那個楊二郎武藝確實高強不假,但你這天河水府的大元帥,是否也太不濟事了呢?
當然,儘管這麼想著,哪吒倒也不會太苛責。
天庭眾將有強有弱,實在是正常不過,誰又能保證自己不會敗給彆人?
“上麵的小將,可是哪吒三太子?天蓬那廝臨陣屙屎,真是不當人子。我不願空等,不如你先下來,同我打上幾合?”
楊慶坐在一方大石上,仰頭看著二師兄和哪吒,滿臉笑容地打趣道。
他的狗腿子狗熊精,手上拿了個大銅喇叭,也在觀眾席上大聲地嚷嚷道:
“哈哈,那先鋒大將,戰沒幾合,就被大王嚇出了屎,兒郎們快些擂鼓,為大王助威!”
鼓聲更響,哄笑聲也大。
二師兄麵子上架不住,恨恨地罵道:
“這些遭瘟的妖怪,真該一把火燒了他的妖山!”
哪吒無奈一笑,按下雲頭往校場飛去。
他沒有立即動手,而是先通告了名姓:
“我乃托塔天王三太子哪吒是也,今奉玉帝欽差,至此拿你上界。”
他豎著總角,腦後頭發也未過肩,五官容貌十分清秀,若非知他是男兒身,隻怕會將他當成小女孩。
他此時的打扮,也並非電視劇裡的蓮花裝扮,而是正經的全身甲胄。
所持兵器,更是與人們印象中的完全不同。
《封神演義》中的哪吒,拿的是:
火尖槍,乾坤圈,混天綾,金磚,風火輪,九龍神火罩。
而《西遊記》中的哪吒,雖然也是六般兵器,卻又有很大的不同,乃是:
斬妖劍、砍妖刀、縛妖索、降妖杵、繡球兒、火輪兒。
楊慶欣賞一番,笑道:
“果然是天上麒麟子,煙霞彩鳳仙,就是不知你的武藝究竟如何,能當我幾個回合?”
哪吒哼道:“你師父也不敢誇口,在幾個回合內勝我,真是大言不慚!看來,天孫娘娘果然是受了你的誆騙!”
我的師父?
楊慶先是一愣,然後恍然大笑道:
“我的神通武藝,全部得自天授,哪裡來的什麼師父?我曉得了,你們定然是將孫大聖當成了我的師父,哈哈哈哈,我確實保了他的猴子猴孫,卻真不是他的徒弟。待會咱們打起來,你肯定就知我所言不虛。”
哪吒半信半疑,右手拿著斬妖劍,左手執著砍妖刀,對楊慶喝道:
“既然如此,那就不必多費唇舌,過來吃吾一劍!”
真正的戰鬥,終於開始。
哪吒的實力,遠超二師兄,也勝過王靈官、雷部眾神,以及二十八星宿。
他是這數萬天兵中,最強的那一個。
楊慶不敢小覷,將一杆亮銀槍左撥右擋,一路拆解哪吒的劍術刀法。
在實戰中,長槍本就占據優勢,再加上楊慶的槍法通神,總讓哪吒無法近身,隻能憋屈地落於下風。
三十回合後,哪吒再也忍不住,首先使出三頭六臂的法術,將斬妖劍、砍妖刀、縛妖索、降妖杵、繡球兒、火輪兒這六般兵器,全部拿在手中,一齊施展出來。
楊慶的槍法再厲害,也沒辦法隻靠一杆長槍,就破了這位三太子的神通。
於是也變做三頭六臂,又將長槍變成兩杆,用四隻手臂持槍對敵。
而另外兩隻手,則使出禦劍術,操縱渾鐵寶劍,對哪吒進行空中壓製。
哪吒再次落入下風,無奈隻得變招,將六般兵器化作千千萬萬,如流星趕月般往楊慶頭上砸去。
楊慶怡然不懼,也將寶劍銀槍變作萬萬千千,似銀河倒卷般迎住哪吒的大招。
日月無光,星辰暗淡。
地動山搖,風雲變色。
李天王立在雲頭,看得冷汗直冒,咋舌不已,立即吩咐道:
“這廝果是武藝高強,神通廣大,我兒哪吒竟降他不住!列位星宿,諸部雷神,命爾等速速動身,助我兒降伏楊二郎!”
聞言,二十八位星宿,三十六部雷神,紛紛起動,各執器械,按下雲頭,要助三太子擒拿這勾引天孫的楊二郎。
見此情形,織女也按捺不住,取出了九九八十一枚銀星梭子,要助自家丈夫一臂之力。
然而,楊慶怎會讓她動手,得一個忤逆的大罪?
他嚼碎一把頭發,然後往外噴出,變作千百個自己,各執銀槍,陣列有序地圍住了諸天神將。
此招,正是永不掉價的神通之身外身法。
隻見那些個分身,武藝與本體一般無二,頓時打得二十八星宿倉皇,三十六雷神鼠竄,直接就讓他們回憶起了幾十天前的那隻猴子。
事實上,孫悟空打到靈霄殿外後,依然沒有使出身外身法。
他隻是用出三頭六臂的神通,拿著三杆金箍棒,像陀螺一樣在王靈官和三十六位雷神的包圍中戲耍。
即便如此,那些神將依然不能近他的身。
在武藝和神通上,他們和孫悟空的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而楊慶的武藝和神通,都不下於孫悟空,甚至因為經曆豐富,猶有過之。
當然,他的軀體和續航,都不及天地所鐘、又大量進補蟠桃金丹,變得“無生無滅”的孫悟空……勝過牛魔王倒是沒問題。
所以,沒有孫悟空、二郎神這個級彆的高手幫助,這二十八位星宿、三十六部雷神,以及三壇海會大神哪吒,都不是楊慶的對手。
“好二郎,果真是個好二郎,竟比那鬨天宮的猴妖還要厲害!”
見局勢不妙,李天王既驚且歎,忙命人鳴金收兵,準備次日再戰。
二師兄也嚇得不輕,好懸沒忍住向兩千年後的老畢登致敬。
不用懷疑二師兄的水平,他就是放屁添風的存在,而且膽子也非常、非常、非常小。
西行路過獅駝嶺,這呆子一聽太白金星李長庚對那三個厲害妖魔的描述後,當即就嚇出了屎忽,蹲下身子原地答辯。
得勝歸來,楊慶命猴子們大擺筵席,請手下一眾妖魔同樂。
席間還有兩位公差。
儘管楊慶約束手下,不讓他們下山擾民,但他並沒有阻止山上山下的經濟交流。
猴子們釀製的果酒,在現在的京城洛陽,據說是延年益壽的仙酒,極受追捧。
如此,自然引來了官麵上,以及人間修行界的注意。
而眾多修士之中,難免就有些熱衷於降妖除魔之輩。
可惜有楊慶坐鎮,他們全都是徒勞無功,白跑一趟,就算找天上的祖師爺作靠山都沒用。
不過,這麼一來,倒是讓不少人了解到雲雷山的現狀,知道這一夥妖怪,並不與人為惡。
劉秀得知此事後,也就沒有發兵來剿,更不阻止民間的經濟往來,但涉及具體的相關事宜,他還是要過問一下的。
所以,也就有了公差過來常駐,讓他能及時掌握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