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和尚,你這袈裟錫杖多少錢?”
一個矮胖潑皮上前,嬉皮笑臉地問道。
“你讓我打一拳,如果還能站著,就不要錢白送給你。”
在菩薩責怪的目光中,楊慶語氣不善地說道。
“你這小賊禿子,瘦胳膊細腿,能施幾分力?你打吧,正好爺爺缺錢使,等你打完,可以拿你的袈裟錫杖去換!”
楊慶變的和尚,真是又醜又瘦又邋遢。
所以,矮胖潑皮完全不把他放在眼裡,對他手上的袈裟和錫杖誌在必得。
砰!
楊慶已經收回拳頭,矮胖潑皮還掛在牆上,口吐白沫,顯然已經暈了。
“阿彌陀佛,你這廝未免太不經打,竟連貧僧蛐蛐一拳都接不下,真是白長了這身膘!”
說著,楊慶看向其他四個目瞪口呆的潑皮,微笑問道:
“各位施主還不離開,是否也想試試貧僧的佛法?”
其中三個潑皮退縮了,但還有個高瘦潑皮,兀自不服,梗著脖子叫道:
“有本事讓你師父打,我肯定能撐得住!”
楊慶笑道:“我可以請師父打你一拳,隻是有一點,不管你能不能站起來,我都不把袈裟和錫杖給你。”
這是白挨打,觀音菩薩覺得對方不會答應。
但那高瘦潑皮,竟然二了吧唧地要賭口氣:
“我不要你的東西,讓你師父打吧!我韓小乙~就不信你們師徒兩個都能打!”
菩薩眼神示意楊慶,自己不懂武藝,也絕不動手打人,讓他搞定這個腦袋有恙的潑皮。
楊慶當即使用拖延戰術:
“等賣完袈裟錫杖,再打你不遲。”
韓小乙嘲諷道:“不能打就不能打,何必找甚麼借口!你師父這般老態龍鐘,隻怕沒幾年好活,更彆提動手打人了!”
楊慶淡然一笑:“你臉黃唇紫,夜裡盜汗;眼中無光,氣弱神散。兩肩陽火,更是已如風中殘燭,想必不過三、五日,就要了賬。若我師父真打了你,豈不是要被你的家人訛上?”
這話一出,周圍湊熱鬨的百姓們,都忍不住驚呼出聲。
韓小乙本不願相信,但這些時日以來,他確實夜間盜汗。
而精力也愈發不濟,還經常大白天的陷入恍惚……
“小師父,你救我一救!”
韓小乙跪了。
“閻王要你三更死,哪能留人到五更?”
楊慶先是搖頭拒絕,隨後又展示了一下光豔豔的袈裟,向電視購物的導購一樣狂吹道:
“雖然你是必死,也因做了惡事,要下十八層地獄。但你若能掏五千兩銀子買我師父的袈裟回去,死後把它裹在身上,便能教你不入沉淪,不入地獄。”
五千兩銀子?
大家尋常多用銅錢,從沒想過這輩子能掙五千兩銀子,如今聽楊慶要這個價,都忍不住驚呼出聲,議論紛紛。
他們都覺得不值。
其中一個僧人笑道:
“這小癩和尚是瘋子,是傻子!這件袈裟雖是個寶,卻如何就能賣五千兩銀子?即便穿在身上,能教人不入沉淪地獄,甚至教人長生不老,成佛作祖,也值不得這許多……嗬嗬,隨你拿到哪裡發賣,定然是賣不成!”
韓小乙也道:“我蛐蛐一條賤命,十兩也不值當,更何況五千兩?還不如早些死了,也能省幾個銅板的湯藥錢,好讓家人多燒一些金銀紙元寶,給我在下麵打點。”
這個辦法好!
楊慶都忍不住讚歎了。
菩薩也是一笑,隨後拉著楊慶,並肩往東華門走去。
沒錯,西遊世界裡的唐朝長安城,有一個東華門。
當姐弟兩個走到那裡,正遇到宰相蕭瑀散朝出宮的儀仗。
楊慶和觀音菩薩,自然沒有給他讓路的道理。
蕭瑀勒馬張目,見楊慶手上捧著的錦襴袈裟賣相不俗,便命手下人來問袈裟作價幾何?
觀音菩薩怕楊慶搞事,先他開口道:
“袈裟要五千兩,錫杖要二千兩。”
聞言,蕭瑀很是驚奇,上前問話:
“這袈裟有何好處,值這般高價?”
菩薩扮謎語人:“袈裟有好處,有不好處;有要錢處,有不要錢處。”
蕭瑀興趣大增,問道:
“何為好,何為不好?”
菩薩如實說了一遍穿這件袈裟的好處,接著又說愚僧、不守齋戒的和尚、以及毀經謗佛的凡夫俗子,難以見袈裟之麵,這是不好處。
蕭瑀又問,何為要錢,何為不要錢?
菩薩說不遵佛法、不敬佛法僧三寶的,如要強買袈裟、錫杖這兩件寶物,就要七千兩。
反過來,敬三寶,願意皈依我佛,且又能承受的起,那就結個善緣,免費送他。
蕭瑀聽了大喜,忙告知菩薩水陸大會之事,並邀她去宮裡見李世民。
菩薩欣然同意。
楊慶也扮演一個合格的醜沙彌跟班,光著頭、赤著腳的穿過東華門,來到太極殿外。
聽了蕭瑀稟告,李世民也覺得袈裟和錫杖的價格太高,因問緣由。
這回,菩薩臉不紅、氣不喘地大吹一通,把李世民聽得……
聽得有點動心,想買了贈給玄奘,但還是要討價還價。
菩薩卻說,既然要贈給高僧使用,那就不要錢。
李世民聽了,以為她覺得自己仗著是皇帝,強要寶物,於是便不還價,要原價購買。
菩薩十分滿意,讓楊慶放下二寶,又辭了光祿寺留飯,徑回土地祠隱藏。
楊慶弄了幾個素齋,又拿了一壺酒,給菩薩姐姐滿上。
“好姐姐,這是猴子們用紫竹釀的葡萄仙酒,比李二那宮裡的好喝太多,你嘗一嘗罷!”
素酒,也就是不用葷肉發酵釀的酒,連唐僧這個取經人都可以喝,觀音菩薩自然也可。
菩薩笑問:“你又砍我那裡的竹子?”
楊慶一邊給她盛湯,一邊介紹道:
“我用你給的甘露,改善了雲雷山地脈,又移了些紫竹根回去栽種,那裡如今已長成了一片竹林,常有鮮筍可吃。這一盤竹筍蘑菇燉豆腐,用的就是紫竹的鮮筍。”
菩薩欣然吃了一勺,讚不絕口道:
“你的廚藝真是妙絕,靈山的素齋,也不如你做的。”
又飲了一杯葡萄酒,同樣讚歎不已。
事實上,楊慶做的菜,釀的美酒,煉的仙丹,已經被識貨的仙友稱之為【牛郎三寶】了。
水陸大會,本該作七七四十九日。
但觀音菩薩哪有那個閒工夫多等,在頭七這一天,就和楊慶一起來到了化生寺。
陳玄奘的賣相,那真是長安一絕。
且他又穿著錦襴袈裟,講得幾篇好經文,這幾天裡,吸引了無數老幼前來聽講。
楊慶擠開人群,菩薩跟在他身後,徑直來到玄奘所在的多寶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