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廝也太會吹牛了!
眾僧聽了猴哥的話,都是冷笑不迭。
他們哪裡知道,猴哥珍藏起來的直裰,並非人間那些商家吹噓的堪比天孫手藝的衣服,而是正兒八經由天孫親手做的。
唐僧那件錦襴袈裟,更是佛門扛把子、西天如來賜下,再經由南海觀世音菩薩親手贈予的好寶貝。
金池長老近三百年,收藏的七、八百件袈裟,與錦襴袈裟一比,就是純純的垃圾。
所以,當猴哥不顧唐僧的勸阻,把錦襴袈裟翻出來後,那上麵的明珠寶石,所散發的佛光與霞光,簡直都快要把金池長老的老花眼給閃瞎了。
就像那位美食專家薛家燕小姐,害怕以後吃不到黯然銷魂飯一樣,金池長老把錦襴袈裟借回去欣賞後,也猶不知足,想將之據為己有,免得以後再也看不到這樣的好袈裟。
於是,他的兩個好徒孫,廣智和廣謀,就開始獻智獻謀。
廣智想殺人越貨,直接宰了唐僧跟猴哥,然後就能把錦襴袈裟,還有天孫織就的那件精美直裰,還有白馬、行李,全都占為己有。
金池長老聽了,頓時叫好。
廣謀卻覺得不妥。
他敏銳地指出,白臉的唐僧好對付,毛臉的猴哥卻凶,萬一殺不得他們,反而招來禍患。
不如使用火攻,將他們師徒一並燒死,這樣也好說道,說是他們自己不小心走了火,借此掩人耳目。
金池長老一聽,感覺這條計策簡直強無敵,竟然一連說了三個“強”字。
卻不知道,猴哥變成的蜜蜂兒,此時就在門外偷聽。
而某個熟練使用隱身法的楊神仙,更是躲在他們身邊,用微型攝像機取景、取音。
實事求是的說,這樣的燈光環境下,不容易取景,但更加真實,讓人身臨其境。
“我若想打死他們,又恐師父見責,不如將計就計,順手把他家的廟給燒了,老弟你趕緊去找你的狐狸,彆燒壞了她一身好毛皮。”
猴哥先跟楊慶說一聲,然後一筋鬥跳上南天門,去找廣目天王借避火罩。
楊慶並不落後,傳音呼喚,將嬰寧叫回,隨後也是縱身翻上南天門,去拍他請救兵的一幕。
這很重要……畢竟,像取經這麼好的大項目,大家都有份參與,都該露一露臉。
猴哥借了避火罩下界,就把唐僧所在的禪堂罩住,然後去金池長老的方丈頂上,留意保護錦襴袈裟。
等那些和尚,在禪堂周圍放氣火來,猴哥就撚訣施法,吹起一陣亂風,把火引到了院內的其他建築上。
一時間,大火熊熊,濃煙滾滾,把整座禪院燒得通紅,火光隻怕能照到數十裡之遠。
禪院的南方二十裡處,有座黑風山,山中有個黑風洞,洞裡有個黑熊精。
這黑熊精與金池長老素有交往,此時見禪院火起,立刻就趕來救火。
而楊慶早就留心,拍到了他叫人取水,繼而發現猴哥,又尋到錦襴袈裟的全過程。
這黑廝拿了寶貝,頓時顧不得救火,也不叫人取水,反而趁亂打劫,把寶貝帶回了自己的山洞。
楊慶並沒有追上去,因為要留些懸疑,不能直接挑明他的身份。
他安置好各個機位,然後就隨猴哥上天,拍攝他歸還廣目天王的避火罩,又聽他說了一句名言——好借好還,再借不難。
再之後,等天亮了,猴子就去叫醒師父,跟他坦白了晚上的事。
唐僧先是怪他弄風助火,隨後又擔心袈裟,還用緊箍咒威脅他,說要是袈裟出了意外,就念經念死他。
“猴哥,先前你師父念經的聲音,已經被我收到了這個寶貝之中,我放過幾次,似乎並沒有令你頭疼。”p3。
唐僧聽到聲音,奇怪道:
“徒弟啊,我並沒有念經,怎麼這裡有我的聲音?”
猴哥忙讓楊慶關掉聲音,免得師父來了感覺,也要跟著念上兩句。
楊慶笑道:“猴哥,你先做好心理準備,那袈裟已被南方黑風山的妖精偷走了,等會兒你師父尋它不見,定然還是要念一念的。”
“竟有此事?!”
猴哥急了,直接拉著楊慶讓他顯出身形,對嚇了一跳的唐僧說道:
“師父,先彆念那話,袈裟已被妖精趁亂偷走,容我過去找他討還,若是拿不到,你再念不遲!”
唐僧一聽,十分著急,顧不得念經,忙讓猴哥去找袈裟。
金池長老那邊……閻王要他三更死,不肯留人到五更。
原劇情中,他是因尋不見袈裟,又燒光了寺廟,再加上徒弟來報,說沒能燒死唐僧師徒,對方正過來要袈裟,所以一時進退失措,把自己給撞死了。
而現在,他卻是平地絆了一跤,同樣把自己的頭撞在牆上,嗚呼哀哉去也。
這絕不是曆史的慣性,而是南鬥星死簿上,已經注明了他今日該死於撞牆,就像那條倒黴的涇河龍王一樣。
也正因為清楚這一點,所以楊慶才開口提醒,不怕因此少了黑風山一難……
其實金池長老不死,這一難也未必會少。因為黑熊精定然不肯把錦襴袈裟還給他,不然何必又作梁上君子?
所以,這一難不可避免。
當然,去黑風山之前,猴哥得安頓好凡人師父,便就略施幾分手段,叫禪院裡的和尚前來用心伏侍,要是有點怠慢……
猴哥一揮金箍棒,把前麵一堵牆打得粉碎,繼而又震倒了七八麵牆。
和尚們一看,直嚇得心跳肝顫,腿都軟了,忙把唐僧當親爺爺伏侍。
“猴哥,待會兒一言不合動起手來,我是不能助你的,免得菩薩怪我。”
楊慶飛在半空,提前跟猴哥打招呼。
“哪個要你動手,當年我反上天宮,打退十萬天兵,你還在下麵放牛哩!”
猴子覺得自己被小看了,有些沒好氣地說道。
“大王,當年你隻打退五萬天兵,孫大王怎麼就能打退十萬?”
嬰寧從楊慶懷中鑽出,靈活地轉著眼珠子,好奇地看向一邊的猴哥。
“他欺天誑上,形同謀逆,自然有十萬天軍搜剿;我卻是為了彰顯本領,證明自己配得上你的天孫娘娘,並非要奪玉帝的尊位,所以玉帝隻派了五萬天兵,來探我的虛實。”
楊慶笑著解釋。
“謀逆?這等大罪,玉帝爺爺怎麼不對他用刑,卻又放他出來?”
嬰寧有些不解。
“你這小娃娃!那玉帝老兒何嘗不想對我用刑?隻是任他刀砍斧剁、雷擊火燒,都傷不得我半分,這才無奈搬請西天如來佛祖,將我壓在五行山下,靜心養性,如今菩薩又指點我保師父西去,也好得一個正果。”
說起往事,猴哥又是得意,又是感慨。
“大王,你說我能不能跟著取經,以後修成正果,永遠陪在你身邊?”
嬰寧突發奇想。
“這取經一事,佛祖攏共隻給了五個正果。唐僧一個,你孫大王一個,那龍馬一個,其他還有兩個,也都預定了人……你這狐狸精,到哪裡再找一個?”
楊慶劇透道。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