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炳天在穩住,蘇炳天的身後有其他選手在追,在不斷的逼近。
還有三十米,在觀眾席上的國內觀眾心都懸在了半空中,希望蘇炳天可以穩住,穩住自己的節奏。
也一定要努力穩住自己第一的位置。
三十米說多不多,說少也絕對不少了。
要知道整場比賽也就隻有一百米,而三十米差不多占據了三分之一的比重。
從最開始的一臉淡定,到現在的一臉竭儘全力,表情失控下,卻也說明了蘇炳天對第一的渴望。
晉級,這兩個字多麼沉重,蘇炳天想要的是晉級,當然如果可以做到更好,蘇炳天當然是覺得再好不過。
身後急促的腳步聲,當然也讓蘇炳天感受到了強烈的壓迫感。
既然是壓迫感,當然也會讓蘇炳天產生慌亂,不過蘇炳天在努力的穩住自己的節奏。
如果節奏亂掉的話,就可能晉級失敗。
所以蘇炳天知道自己需要格外的小心翼翼。
耳邊傳來隱隱約約的呐喊聲,不出意外的話,絕對是支持自己的國內觀眾。
這讓蘇炳天不想要讓這些支持自己的國內觀眾失望。
咬緊牙關,大家都是來自國家的最強者之一,蘇炳天也不絕對承認自己弱於其他選手。
其他選手是真的在步步逼近,卻也在內心感慨,蘇炳天這位華夏運動員已經足夠厲害了。
可以在前半程超越自己這麼多,在其他國家的頂尖運動員中都格外少見,更何況是一位華夏運動員。
八十米,九十米,最後的十米,轉瞬即逝之間,選手們“刷刷刷——”的衝過終點線。
眼尖的觀眾當然也已經知道了答案。
哪怕選手和選手之間,在衝過終點線的那一瞬間,距離是非常接近的。
可依舊是可以通過仔細的觀察發現,到底誰是最先衝過終點線的。
當然是蘇炳天,蘇炳天率先衝過終點線。
而蘇炳天在衝過終點線的那一瞬間,其實內心也早已經有了預感。
預感自己應該就是第一,本組預賽的第一。
衝過終點線之後,繼續向前跑動,隻是速度在不斷的降低。
蘇炳天心裡是這麼想的,可實際上還是需要看到屏幕上顯示的真實成績才行。
逐漸停下了腳步,喘著粗氣,腳步是停下來了,可緊張的情緒和懸著的心卻一刻也沒有停下來。
此刻的蘇炳天迫切的想要知道自己的成績和排名。
晉級對自己而言至關重要,至於能否自己個人最好成績,這個蘇炳天也沒有抱有很大的希望。
因為蘇炳天表示在其中的某個階段,自己是節奏亂掉的,後續純屬是憑借肌肉記憶找到自己的節奏。
所以蘇炳天根本就不敢保證自己個人的成績。
至於排名,潛意識告訴自己不會差,但可也不能僅僅憑借著潛意識的直覺。
國內觀眾在為蘇炳天而歡呼,想不到蘇炳天竟然也可以跑出小組預賽第一的好成績。
本以為林楊跑出小組預賽第一的成績就足夠了,蘇炳天這麼一發揮,反倒是成為了意外之喜。
整個斯特拉特福德奧林匹克體育場陷入了亢奮和熱鬨當中。
其他國家的觀眾也是真的沒有想到,這一屆奧運會,華夏運動員在一百米項目上,竟然如此勇猛。
平時的奧運會當中,能夠看到華夏運動員的影子都是比較難得,在短跑項目上,特彆是一百米項目。
抬頭看著數之不儘的觀眾,聽見這些觀眾的歡呼,不少聲音中夾雜著漢語。
可蘇炳天現在更想要知道自己的成績,目光再次轉向田徑場內的屏幕。
第一名,來自華夏的選手,蘇炳天,9秒99。
…………
在看到自己成績的這一瞬間,蘇炳天的第一反應,便是覺得不可思議。
沒有就是不可思議,自己也沒有想到,自己跑進十秒大關了。
在自己都沒有想到的一場比賽中跑出了自己的夢想——跑進十秒大關。
內心吃驚的同時,蘇炳天也知道自己確實跑出了這個成績。
隻是蘇炳天自己都不知道怎麼跑出來的。
就好像是從天而降的大餅,一時間砸暈了蘇炳天。
欣喜之下,蘇炳天大聲歡呼,根本就沒有去注意自己的形象。
實在是太興奮了,自己不僅僅是小組預賽第一,還是跑進十秒大關了。
也許對其他選手而言,這並非是一件驚天之喜的事情。
可蘇炳天不一樣,林哥是國內一百米項目第一個跑進十秒大關的華夏運動員。
而現在自己就是第二個,跟著在林哥的身後。
哪怕影響力遠遠不如林楊,卻也足夠讓蘇炳天欣喜若狂。
國內的觀眾也沒有想到蘇炳天竟然能夠做到超長發揮,9秒99,國內有了第二位一百米項目跑進十秒大關的華夏運動員。
電視機前的國人也在為蘇炳天而感到自豪。
在蘇炳天看不到的地方,自己的女友也在電視機前,由衷的為自己的男友蘇炳天開心,為男友蘇炳天跑出這樣的成績而自豪。
在鏡頭的略過,蘇炳天特地用自己的手指,指著自己胸口的國旗。
這是屬於自己人生意義上的高光時刻,卻也同樣是屬於自己國家的榮譽時刻。
…………
預賽可以作為停留的時間是短暫的,不過蘇炳天認為自己本屆倫敦奧運會已經無憾了。
甚至可以說,蘇炳天現在在倫敦奧運會一百米項目預賽上的成績,完全是超出了自己的預期。
現在自己做到的,可不就是繼續試圖,讓自己更多次的站在倫敦奧運會的這個大舞台。
喜悅是洋溢在蘇炳天的臉上,哪怕是蘇炳天的教練,也是喜笑顏開。
想不到蘇炳天倒是給了自己一個不小的驚喜。
跑進十秒大關,確實是一次全新的突破。
而蘇炳天現在也沒有了在進行倫敦奧運會一百米項目預賽之前的緊張情緒,取而代之的,是輕鬆以及淡定。
已經對自己沒有特彆強烈或者是渴望的要求,所以蘇炳天認為自己也沒有什麼壓力。
在蘇炳天比賽完的後幾場比賽,張陪萌總算是上場了。
是林楊三位華夏運動員當中,最後一位上場的。
所以在觀眾席上的國內觀眾,對張陪萌有著不小的期待。
畢竟林楊和蘇炳天的發揮,也取而代之的提高了對張陪萌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