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害人的妖精妖怪,必然也有助人的妖精妖怪,這些人,就是薑塵的目標,那培養妖仙種子的任務,薑塵就打算交給他們。
這是他們的功德,傳道之功,教化之德,倘若做的好,在這場大變革的時代中,他們未來保底也是先天道君,就是成為先天道尊,也不是沒有可能。
找到這些助人的妖怪妖精後,薑塵按照他們的選擇,或是封他們為神,或是傳授他們仙法。
那成為神的,就是妖神,可以坐鎮一地,為附近的妖類傳道,為他們傳播正確的三觀,好將他們培養成未來的妖仙種子。
那選擇修仙的,就是妖仙,可以開宗立派,廣收門徒。亦可遊曆天下,點化那些妖類。
除此之外,麵對妖孽的襲擊,人族之中雖然會出現一些敗類,為虎作悵,為了活命幫助妖孽殘害自己的同族。
可同樣的,在此危難之刻,總不乏有大智大勇者出現,以大無畏的勇氣,舍生取義,去保護自己的家人、村民、族人。
這些人,也是薑塵的目標。冊封城隍也好,冊封山神水神土地也罷,都是要有人手的。
而這些人,以大無畏的勇氣,高尚的品德,證明了他們的能力,有資格成為神明,保護一方。
守護一村者,可冊封其為土地。
守護一鎮者,可冊封其為山神。
守護一城者,可冊封其為城隍。
這是九州第一代神明,薑塵肯定是要親自冊封的。唯名與器不假於人手,這冊封初代神明薑塵不去,反而讓彆人代勞。
那他們以後,是拜冊封他們的人呢,還是拜薑塵呢?
所以,這冊封第一代神明的事,隻能薑塵親自去做,不能交由外人去辦。如此,方能讓他們知曉,誰才是神道的主人。他們的權利,他們的力量,是誰賦予他們的!
而等他們成長起來之後,那第二代神明,就沒這麼多講究了。薑塵不嫌麻煩的話,也可以自己挑選。若圖省事的話,便能讓人代替他挑選,也可以讓手下的神明舉薦。
幫助人族的妖仙,為保衛親人族人戰死的勇士,以及沒來得及轉世的清官能臣,這些人加在一起,差不多能勉強支撐起九州神道體係了。
等城隍,山神土地各歸其位,庇護一方百姓之安寧,那時,百姓就知道該拜誰了。
什麼黃天道,在神道體係的擠兌下,完全沒有生存的土壤,甚至於,薑塵不費一兵一卒,就能讓他不攻自破,消弭於民間。
這種依靠信仰之力發展起來勢力,在信仰沒有破滅前,極為的難以對付,因為狂信徒的瘋狂,是常人無法理解的,為了自身的信仰,他們可以付出一切,爆發出遠超想象的力量。
可同樣的,這樣的勢力成於信仰,也將會敗於信仰,一旦信仰破滅,他們崩潰的速度也會超乎想象,都不用費一兵一卒,其內部就會自然崩潰、瓦解。
那被黃角以黃天道聚集起來的黃巾軍,都是先前吃不飽飯,飽受壓迫的貧困百姓,他們已經夠慘的了,薑塵實在不忍心對他們下手。
所以,薑塵才想出了這麼個計劃,以神道信仰取代黃天道的信仰,從而不費一兵一卒的,就讓黃巾軍不攻自破。
黃巾軍所求,無非是有地種,能夠吃的飽飯。天冷了,能夠穿得起衣服,生病了,能夠看得起病。
至於讓孩子讀書寫字,他們雖然極為渴望,但卻也沒提這樣的要求。
有地種,吃飽飯,穿的暖,看得起病。何其卑微的願望,這都無法滿足,大漢滅的不冤。
這些窮困的百姓之所以信仰黃天道,加入黃巾軍,一是因為實在活不下去了,二就是因為黃角許諾了他們這些。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因為黃角展現了神跡。真以為什麼人都能造反?若非黃角的符水真的有用,治好了百姓們的病,他憑什麼振臂一呼,就能號召到如此多的百姓?
百姓都是盲目的,見其展現神跡,自然就以為黃角乃是仙人下凡,對於他的信仰自然狂熱。雖然,黃角確實是仙人下凡就是了。
黃角就是靠著自己的法術,收買人心的。
有一說一,這就很過分了,仙神分離,仙人不得在凡人麵前施展神通法術,以免影響到凡人的生活,這可是天庭定下來的規矩。
黃角大仙這家夥,身為天庭五老之一,竟然帶頭違反天規,不得不說,實在是讓人憤慨。典型的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黃角能給百姓的,薑塵都能給,甚至給得更好。
有地種,吃得飽飯,穿的暖,看得起病。開什麼玩笑,薑塵可是立誌於開辟全民練武的時代。
隻要人人都是武者,人人都有法力,那自然而然的就能寒暑不侵,百病不生,更是能辟穀,不吃不喝。
薑塵是要人人成神,人人如龍!這些,都是黃角給不了的。
這些成就,遠遠的超出了百姓的期望。甚至於,黃角打得就是這個主意。
他知道,自己哪怕什麼都不做,隨著九州靈氣的日益增長,此地生靈都會發生蛻變,變成修煉之人。如此一來,百姓的要求一一都能得到滿足,再無饑寒交迫之苦。
不用懷疑,黃角對百姓的許諾,都是在慷薑塵之慨,借助薑塵的功績,來完成自己的野心。
也就是薑塵心存顧忌,不然早就一巴掌拍死黃角了,這天底下,敢這麼占他便宜的人,黃角還是第一個。
當薑塵給出比黃角更好的待遇時,百姓們如何選,那就不用說了,肯定會紛紛投向薑塵的懷抱。
說句難聽的,底層的人想要活下去,就已經很難了,所以,仁義禮智信,距離他們很遠。有奶就是娘,對於他們而言,就是這麼簡單。
孔聖人都曾說過,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以直報德,這就是對底層百姓說的。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