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本源,地位就相當於洪荒的心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薑塵躲入其中,誰敢攻擊他?萬一傷到了天地本源,怕是當場就會有天罰降臨,將那出手之人打成飛灰。
“嗯,這事要好好合計合計,搞不好,可以把必死的局麵,化成前所未有的大機緣。”
思路一打開,薑塵立即就覺得,自己的腦海中充滿了靈感,竟然想出了一個化劫難為機緣的辦法。
機緣,風險與機遇並存,果然不是說說的而已。
就在剛才,思路暢通的瞬間,薑塵想到了一事,那就是當年他還在修煉盤古之道的時候,曾經修煉過的成道法門。
以體內開辟洪荒天地,以外界洪荒天地相印證,最後達到內外相合的境界,一舉成就至高無上的混元之境。
這個修煉之法,一度被薑塵視之為成道的不二法門。隻是後來,他明悟了毀滅與創造之道,並試圖從二者中找出超脫輪回,成就永恒的辦法,故而放棄了此道,改修了毀滅與創造之道。
但是,薑塵改修其餘大道,並不能代表這個道不行,而是薑塵找到了比這個更適合自己的道。
本以為,薑塵此生怕是與此道無緣了,可沒有想到,兜兜轉轉的,他竟然準備重新撿起此道,繼續修煉。
隻是準備兩具身體,一者在明,一者在暗,於薑塵看來並不保險。須知,無論多麼完美的計劃,在絕對的力量麵前都是土雞瓦狗,輕易的就能破壞。
薑塵想要在未來的大劫中活下來,隻是有著完美的計劃還不夠,還必須擁有強大的力量,唯有如此,他才能徹底杜絕所有的意外,百分之百的活下來。
而想要在短時間內擁有強大的力量,普通的辦法顯然是不行的。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這個時候,薑塵就想起了曾經被自己拋棄的開辟洪荒之道。
他接下來要做的事,乃是重塑洪荒天地,其所代表的意義,不亞於第二次開天辟地。而這個舉動,正好符合開辟洪荒天地之道。
所以,薑塵就想著,他把混沌神胎放入天地本源之中後,閒著也是閒著,不若重走此道,與心神之中開辟洪荒天地。
然後,就等著他重塑洪荒天地成功,如此一來,內外相合之下,他便能立地成就混元大羅金仙的境界,一躍成為天地間最為強大的存在。
到時,無論有多少大神通者打他的主意,他都能從容應對,甚至還可以反殺。
至於重新撿起開辟洪荒之道,繼續修煉,對薑塵有什麼影響……準確的來說,完全沒什麼影響,甚至於還有很多的好處。
薑塵又不是盤古大神,要靠著洪荒天地的演變,來推演自己證道永恒的契機。
他走的是毀滅與創造之道,洪荒天地開辟成功後,直接毀了就是,這本就是他道的一部分,對他有什麼影響?
相反,薑塵巴不得開辟洪荒天地呢,要知道,創造的天地越完美,他毀滅之後,得到的感悟也就越多。
洪荒天地,乃是盤古大神所化,已經演化的很完美了,就薑塵而言,以他目前的實力,根本無法演變出這般完善的世界。
能夠抄作業,他還能有什麼不滿的?已經很知足了。
“很好,這個計劃非常可行。不過,還是不夠保險。”
若是以前薑塵還以為自己絕頂聰明的時候,想到這樣的計劃,他一定會極為的高興,認為事情已經妥了,絕不會出問題。
可現在,經曆了剛才的事後,薑塵徹底的認清了自己,卻不會這麼想了。
他並沒有自己想象中的那般聰明,或者說,洪荒的大神通者,並沒有他想象中的那般愚蠢。他所能夠想到的事,那些大神通者們也一定同樣想到了,說不定還要比他想的更深。
所以,為了保險起見,薑塵還要給自己的計劃打幾個補丁。光是他自己努力還不行,還得給自己拉幾個實力強大的盟友,以在關鍵時刻助他一臂之力。
薑塵要找的盟友,實力一定要強,非常的強,最少也是僅次於聖人的地步,麵對諸多頂級大神通者的圍攻,起碼也能為他爭取一些時間。否則的話,根本不會起到作用。
這樣的盟友,可不好找。
畢竟,天地間僅次於聖人的強者,就那麼幾個,都是有數的,想要請他們出手,何其之難。
但那是對彆人而言,對薑塵來說,想要找幾個這樣的盟友,並不是很難。首先,他出身於人族,三皇都是這個層次的高手,不會對他見死不救的。
除此之外,人族隱藏的高手還有剛被放出來的人魔,以及消失了很久的人祖。
人魔的實力不好說,人祖的實力,早在太古時代就是準聖了,若非當年為保護人族受傷過重,現如今在人族氣運的加持下,他老人家早就修成混元大羅金仙的境界了。
如今縱使不是這個境界,也是極為接近了,甚至於,在人族氣運的加持下,人祖所能爆發的實力,還要在天皇之上。
人祖,人族之祖,同時也是人族最為古老的皇,他對人族的意義,僅次於女媧娘娘,是人族文明的開創者。
就是他沒有修為在身,在人族氣運的加持下,也能將他的實力提升至一種超乎想象的地步,更彆說,他本身就極為的強大,為太古武道的開辟者。
人族不缺天才,缺的是時間。
人族有著如此多的高手,理論上完全足夠庇護薑塵了,但是,人族也有屬於自己的敵人。
若是在關鍵時刻,人族的高手全被敵人拖住了,無法及時救援薑塵,那又要如何是好?
所以,把希望全部放在人族的身上,並不是一件很保險的事。而這個時候,就需要薑塵自己想辦法,拉盟友了。
說來,薑塵修為雖然不怎麼樣,但人脈卻是廣的很,那頂級的大神通者,他還真認識幾個。
更巧的是,幽冥界就有一個。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