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一就是打算把自己創業的事情跟他們先透透風,之前比特幣那些事情解釋不清楚,而且畢竟還沒有兌現,所以他才一直沒說。
但創業這個事兒是可以說一說的,總不能真的等到自己在外麵吃香的喝辣的,然後突然回來給父母一個驚喜吧?
那他們的第一反應恐怕不是驚喜,而是要懷疑自己是不是參與什麼暴利的非法活動了!
“不是什麼大牌子,東西不貴。至於說錢呢,其實這個學期我在學校裡麵和兩個同學合夥創業了,雖然現在規模還不是很大吧但也掙了一點兒錢。”
於秀娟很驚訝:“創業,你創的什麼業?”
“我們做的是一個在線訂餐網站,就是把周圍的餐廳全都放到我們的網站上去,然後其他人可以在我們的網站上給他們下單,然後我們會負責外賣的配送。”
於秀娟有點不太理解:“你的意思是在送外賣?”
她想的可能還是什麼勤工儉學那種,林一簡單解釋:“不是我自己去送,我們主要是負責網站的運營,送外賣的是雇來的兼職大學生。”
於秀娟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想想又問了個最好理解的問題:“做網站能賺多少錢?”
這個問題有點複雜,林一回答:“我們的網站現在覆蓋到京城幾乎所有的大學,節前最高的單日訂單量過萬,算交易額的話估計得有十幾二十萬……”
“二十萬!一天!”
於秀娟提取出自己聽到的兩個關鍵詞,非常驚訝地重複了一遍。
林一知道她的理解有誤,繼續說道:“這隻是網站的成交額,我們的收入是向商家收取固定的攤位費和向買家收取的配送費,不過配送費基本隻用來覆蓋成本,也就是發給配送員了。”
他這一大通把於秀娟搞得更蒙了,她直截了當地問了核心問題:“你就說你賺了多少錢吧?”
林一跟師姐他們是不算這個賬的,因為網站還在不停地投入,根本沒到盈利的階段,不過為了爸媽好理解,他隨口報了一個數:
“至少十萬吧。”
隨便外賣網直到最近一個月還在不停擴張,之前的規模是遠遠沒有達到剛才說的水平的,而且還欠著bb的三十萬呢,所以算利潤也沒那麼誇張。
不過對林爸和林媽來說已經夠嚇人的了,於秀娟就驚訝道:“你是九月份去上的學,滿打滿算才五個月,這麼說的話一個月至少兩萬啊!”
這已經超過他們夫妻倆的收入之和了。
林國慶比她想的要多一些:“你們不是三個人合夥的嗎,應該還要分成三份吧?”
除以三的就是每月六七千,這樣似乎還差不多。
“是三個人分,不過因為技術主要是我負責的,所以其實另外倆人的份額加起來還不如我。”這裡林一沒有說太細。
那就是至少一萬。
於秀娟不想再算這個小賬了,她已經接受了兒子創業這個設定。
然後她想了想,很興奮地說:“哦吼,兒子上個大學不得了了,掙得比我們還多,怪不得老話說書中自有黃金屋啊!”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