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說股權,我剛才說的區間是按照常規的融資模式來估計的,如果你們願意的話有可能投資人願意為此掏出更多的錢來支持,但也有可能投資人會覺得你的情況堪憂所以拒絕買單。”
劉簡妮之前用100萬美元換走了隨便外賣網20的股權,這次她說的金額也是按照這個比例來估算的。
林一和師姐對視了一眼,他們肯定不願意走到這條路上去,而且劉簡妮也說了這麼做禍福難料。
劉簡妮當然也很明白兩人的心理,她不會強迫他們做這種決定,隻是換了個話題問道:
“你還記得三個月前你來找我談融資的時候說過的事情吧,現在這條路可以走了嗎?”
她問的是林一,師姐心下詫異但沒有表現出異樣。
“還不到時候。”
雖然兩個人表現得非常默契並沒有露餡,但聽林一含糊其辭的樣子劉簡妮就知道,他身邊的合夥人都還不知道這件事。
她也沒有自作主張地說破,隻是提醒道:“現在到了隨便隨便外賣網最關鍵的時候了,林一,你要早做打算。”
除此之外她沒有多說,林一和師姐從劉簡妮那裡離開,一直回到學校之後師姐才開口。
“關於剛才劉簡妮說的事情,你有什麼想要告訴我的嗎?”
林一之前沒有說,一是因為不太好解釋,二是不希望師姐和李建國有什麼其他的想法。
現在是時候了。
“這事兒要從去年年底說起了,你記不記得有一天我們在學校小活動室的時候,當時那個隊長打電話來說有一個難搞的客人要求見老板?後來是我去見的那個人。”
師姐點了點頭。
她對這件事情的印象很深,因為那之後不久就發生了這個隊長謊報軍情讓她誤以為林一被車撞的事情,然後因此被她解職了。
林一接著說道:“那個人是每團的王惠文。”
“王惠文?”
師姐創業之後對行業裡的大佬已經私下做過功課了,即便如此每團她隻知道一個王星而已。
林一解釋:“他是王星大學時候上下鋪的兄弟,就跟我和建國的關係差不多,你可以理解成是每團的二把手。”
這麼說不一定準確,但是兩個人都沒有計較。
“那天我跟他聊了沒幾句,不過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他是特意去做行業調查的,每團有意進入外賣行業。”
“我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劉簡妮,並且忽悠她每團有可能收購我們,這是她當時願意給我們100萬美元的原因之一。”
師姐總結道:“所以劉簡妮剛才問你的時候你才含糊其辭,其實每團並沒有打算收購我們?”
“不是的。”
林一清楚地說道:“我並不知道每團會不會來收購我們,但我可以百分之一百肯定,每團一定會進入外賣行業,說不定王惠文現在就在張旭濠的辦公室裡麵跟他談收購的事情。”
師姐並沒有追問他憑什麼這麼肯定,而是更關心另外一個問題:“那如果每團願意收購隨便的話,你會答應嗎?”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