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四個人之間的形式很快演變成劉簡妮和柳清親切熱情聊個不停,而林一和程惟則是有一搭沒一搭的。
“你在美國有體驗過uber的產品和服務嗎?”
程惟好不容易想了個雙方都可以聊的話題,在他想來這個問題的答案應該是理所當然的。
據說程惟本人連個駕照都沒有,創辦嘟嘟打車之後永遠隻用自家app出門,算是做產品體驗。
這回來到美國,不管是出於“學習國際先進經驗”也好,還是想著“勘探敵情”也好,他是絕對不能錯過體驗uber的。
嗯,但是林一沒有。
“簡妮對美國挺熟的,她把行程安排得非常好,所以我們沒有用uber叫過車,被投資人看到也不好。”
這當然隻是個說法,投資人又不會站在大門口等著他們,正常來說是沒機會發現他們是否乘坐uber到達的。
程惟挺詫異林一居然不去試探對手家的產品,要知道他本人可是經常使用萬裡出行的打車的,然後發現有任何比嘟嘟打車做得好的地方,就會回去找張搏商量改進。
他心中猜測林一是否因為暫時占據了行業第一的位置有些膨脹,畢竟這家夥年紀小,如果是這樣的話對自己來說是個好消息。
“uber在美國的使用方式跟國內還是不太一樣的,因為這邊移動支付沒有那麼發達,所以他們是綁定信用卡。”
“不過相比於傳統的打車模式優勢還是很明顯的,下車就能走,不用擔心找零之類的事情。”
“另外我們打的都是高檔豪華車,費用的話比一般出租車都要高,這有點類似於我們的專車。”
程惟把自己的使用心得分享了一些出來,當然他是有所保留的,並沒打算跟林一互通有無。
他們之前一起力推的專車業務其實已經有結果了,這事兒林一已經從師姐那裡知道了,所以他們沒有在這個場合聊。
林一沒有用uber是因為輕敵嗎?
當然不是。
程惟用uber是因為剛剛接觸卡蘭尼克,對於這個新冒出來的對手了解不多,希望為自己以後跟對方的交鋒做一點積累。
但是對於林一來說,uber未來幾年的發展他比現在的卡蘭尼克本人還要清楚,沒有必要這麼辛苦地嘗試。
還有另外一個原因。
他毫不避諱地吐槽道:“卡蘭尼克那個家夥實在是太令人討厭了,見過一次之後再也不想見第二次,一想到用uber會給他送錢我就決定放棄了。”
這話不光程惟驚訝,連另外一邊的劉簡妮和柳清都吸引了過來。
雖然這是私下場合,不過這樣一家明星創業公司的創始人吐槽作為競爭對手的另外一個創始人,還是比較少見的。
不過程惟的驚訝隻保持了一小會兒,然後居然加入了。
“沒錯,那個家夥牛逼轟轟的不知道是哪裡來的勁兒,那天跑過來說要收購我的時候,我要不是英語不好擔心罵不過他,早就fuck噴過去了。”
劉簡妮和柳清有點哭笑不得,她們發現自家的兩位老板還是有些共同點的,比如都對囂張跋扈的卡蘭尼克怨念很大。
比如都有點幼稚。
那天一起在機場肆意吐槽卡蘭尼克的時候,大概是林一跟程惟這兩個人最像朋友的時刻。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