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出租車公司,還是出租車司機都不能接受這樣的局麵發生。
這其實是一個利益調和的需要,林一早有心理準備並且也能夠接受,萬裡出行的專車業務也是按照這個思路來準備的。
既然能拿到這個許可,他有一些藏在心底的想法就沒和其他幾人分享了。
那就是即使政策不允許的話,他也不打算再等待,直接強行上馬也要力推專車業務的。
因為留給他們的時間不多了。
大不了就是交罰款嘛,嘟嘟打車當初不也是頂著罰款在鵬城運營的,先斬後奏這種事程惟搞得我就搞不得?
林一敢這麼做也來自於他心裡的確信,他知道這是大勢所趨,所謂創新就是比彆人多走一兩步有什麼不對?
不管怎麼說,上麵同意了總歸是個好事,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林一也不想冒這種無謂的風險。
“專車定位高端業務這沒問題,uber早期的成功就足以證明這個服務是存在市場需求的,而且國內的大城市也有足夠的潛在客戶。”
uber這個詞根來源於德語,最初設想的運營工具是“優雅的德係車”,但在舊金山上線的時候還是因地製宜地用了那裡更常見的林肯城市汽車。
使用高檔轎車,而且還有幫開車門這樣的附加服務,那麼客戶自然也不是普通中產,一般都是家境殷實的上層中產或者乾脆就是富人。
uber早期能夠受到那麼大的追捧,除了灣區的極客們對於用手機打車這個點子特彆歡迎之外,它的乘客也是非富即貴。
一群有身份有地位的客戶在使用了uber之後成了忠實粉絲,然後用各種方式襄助了這家公司的起飛。
這條業務線後來發展成uberback,起這個名字主要是因為提供服務的大多是黑色的商務車。
就像很多美國公司的習慣一樣,uber的業務也是“自上而下”地進行推廣,業務線從高端到低端這樣子覆蓋。
這些事兒他們早就研究過,李莫言現在說的都是很實際的東西:
“在跟監管部門的溝通過程中,我已經牽頭組建了公司的專車事業部,按照之前的計劃,第一步打算在京申羊鵬四大一線城市啟動。”
“我們在四個城市的團隊已經跟若乾租車公司談好,由他們提供空置的高檔車,通過萬裡出行app接收訂單,起步價和裡程價格全都顯著高過出租車。”
“司機的話一部分由租車公司提供,也可以通過第三方勞務公司進行聘用,與萬裡出行均不存在勞動關係。”
“運營團隊這邊已經隨時可以上線,我們初步選定了8月1日這個時間,到時會有一整套推廣措施。”
“大體上來說,就是對使用頻率高的用戶發放一些專車試用紅包,讓他們體驗一下更舒適的車型和更細致的專車服務,如果經濟能力足夠的話以後就可以轉化為專車客戶。”
林一問王愷:“產品這一端準備得怎麼樣?”
王愷肯定地回答:“早就準備好了,就在原有的萬裡出行app裡新增一個功能,在發出訂單之前增加了選擇出租車或專車的可勾選按鈕。”
“在上線之後的那一周呢,配合推廣活動這個專車按鈕會進行著重顯示,不過不會幫用戶默認勾選。”
這些按部就班的安排林一沒有什麼補充,他隻是跟師姐提醒了一點:
“出租車司機那邊吩咐運營團隊做好安撫,即使我們做了很多的工作他們未必能理解,如果司機鬨起來的話要先準備好預案。”
這番叮囑說完之後,萬裡出行終於在8月1日對外宣布啟動專車服務,為行業內第一家。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