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采薇並沒有把那天的偶遇告訴任何人,因為後來嶽關老師特意囑咐她不要往外說。
不過她的假期很快結束了。
彭宇琛原本還考慮著,要不給give&nefive搞個演唱會得了,以她們現在的人氣應該是能賣出門票的。
但是她們出道以來發過的歌都湊不夠一場演唱會的分量,要是唱彆人的歌就有點跌份了。
看來今年的專輯應該多塞幾首了。
她在想這些事情的時候一個轉機出現了,中視那邊發來合作的邀請,據說另外一檔重磅節目準備邀請顧采薇參加。
彭宇琛心裡詫異,因為她並沒有去運作中視的關係,這次也沒有顧長歌女士從中牽線。
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上次跟嶽關老師那個節目合作下來中視覺得特彆滿意,所以又想到了顧采薇,因為這次還是一個文化傳承類的節目。
中視的節目向來是酬勞低於市場價乃至是打白工的,但圈內的藝人們還是絡繹不絕地往上衝。
何況上次製作的節目效果很好,除了顧采薇拜在嶽關老師門下之外,本身也靠古風效果出圈了一波,所以這次是無論如何不會拒絕的。
彭宇琛帶著顧采薇進組之後更驗證了自己的猜想,因為節目組的成員跟上次差不多,都是熟人。
不過很快她又產生了新的疑惑,因為有家叫作《青年報》的媒體聯係她,想要采訪顧采薇。
媒體要采訪顧采薇,這事兒是很稀鬆平常沒什麼大驚小怪的,但是這種媒體似乎不報道娛樂八卦吧?
看了對方發來的采訪大綱,似乎是和這兩次中視的節目有關,彭宇琛隻能歸結於可能是台裡麵安排的宣傳措施吧。
總之很快她就見到了對方的采訪團隊,為首的是位名叫王珂的女記者。
“顧采薇對吧,我可以叫你采薇嗎?雖然你的粉絲好像都稱你為薇薇安,但在我們這裡通常是以本名出現的呢。”
“當然可以。”
“那好采薇,我們都看了去年你在中視的那個節目,網上的報道說你是從小就學過越劇嗎,是什麼契機讓你對這個感興趣的呢?”
“應該是我的媽媽吧,因為她年輕的時候就是學戲的,所以在家裡麵就教過我,隻是我學的不好。”
顧采薇說到這裡的時候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所以後來我就改學其他東西了,特彆是聲樂,也因此當了練習生,後來出道成為藝人。”
“直到在中視的那個節目裡麵跟它重新相遇,小時候的那個感覺又回到了我身上,覺得它很優雅,很有魅力。”
女記者繼續問道:“所以就是這樣然後你選擇了拜入嶽關老師門下的嗎,能不能講講這段故事?”
顧采薇跟嶽關老師的那點小默契自然不會告訴媒體,她們對外也有一番說辭。
“對,因為嶽關老師人特彆好,像是一個和藹的長輩,而且我又剛好是越州人,所以覺得特彆親切。”
“當初錄製節目的時候承蒙嶽關老師的關照,後來結束的時候我就鬥膽提了一下,以後能不能去跟她學藝。”
“當時其實大家都是很驚訝的,因為以嶽關老師的輩分已經多少年不收徒了,這樣的要求是很唐突的,我也覺得自己有點莽撞了。”
“但是嶽關老師沒有生氣,而且居然答應下來了,她是抱著有教無類的心態,並不計較我沒有過紮實的功底,說隻要憑借著一腔熱愛誰都可以學習。”
“這對我來說當然是個很大的鼓舞,所以前段時間也就是我來京城參加節目錄製之前,一直在嶽關老師那邊學習。”
王珂沒有計較這個故事的真偽,又問道:“這次中視又選擇了你來參加這個節目的錄製,你有什麼不一樣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