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有什麼可惜的話,就是因為這種愚蠢的堅持雙方的投資人也許會多浪費20億美元。
好像也不算很浪費?
因為除了他們兩家之外,市場上還有uber的存在,即使他們能夠握手言和,跟uber的競爭投入也是少不了的。
“hatever.”
柳清語氣肯定地說道:“這場遊戲快要結束了。”
……
跟上一輪融資一樣,嘟嘟的完成時間比萬裡出行要晚一些,一直到7月份才正式對外公布。
不過這一次嘟嘟就沒有屈居在萬裡出行之下了,反而爆出了一個核彈級彆的大新聞。
柳清代表合並之後嘟嘟快嘟宣布,兩家公司的業務整合之後得到了投資人的高度認可,本輪融資規模達到了極其驚人的24億美元。
這不僅創下了國內獨角獸的融資紀錄,而且很可能是本年度全球最大的未上市公司單筆融資。
這麼好的素材,當然要大書特書。
一時之間,所有的科技版、財經版媒體都用大幅專題報道講述了嘟嘟發家至今的故事,其待遇之隆重還超過此前的萬裡出行。
“嘟嘟其實耍了一個小花招,他們並沒有公布這一輪的投後估值,隻宣布了融資金額是24億美元。”
“光從這一點看,他們的融資金額是我們的兩倍,其差距幾乎達到了合並之前嘟嘟和快嘟的差距,給外人的印象就是萬裡出行已經掉隊嚴重。”
“我們真的有這麼慘嗎?”
“根據我們自己的市場統計,嘟嘟跟快嘟合並之後無非是完成雙方的業務整合而已,並不會憑空生出來什麼。”
“相反其實雙方有很多崗位都是重合的,隻是出於程惟不能裁員的承諾,所以把整個團隊搞得很臃腫,他們在成本方麵是比我們搞出很多的。”
“說回融資的事兒,根據我們的觀察嘟嘟打車這一輪的投後大概在120億美元左右,他們能拿到24億美元基本上算頂格融資了,也就是把市麵上能夠拿到的錢全都掃了一遍。”
“當然必須要承認,這一輪融資過後是對方的優勢繼續放大了,很多投資人在雙方之間選擇了他們。”
“但也不代表我們完全沒有機會,我們至少還有半年左右的時間,這段時間足夠發生很多事情了。”
“在2013年萬裡出行剛剛上線的時候,甚至直到年底我們拿到熊廠的1億美元之後,又有誰能相信我們能在短時間內逆襲到行業第一呢?”
林一這一次沒有著重給自己的團隊施加壓力,而是難得地給他們加油打氣,好消息是目前而言公司的軍心還是穩定的。
但是林一的心裡沒有那麼輕鬆,他知道就算自己能夠心誌如鐵,其他人恐怕未必能這麼決絕了。
在這種時候,他自然地望向了自己身邊最可信賴的那位。
師姐隻是回以一個堅定的眼神。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