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一不知道柳清已經把自己當成了秋後的螞蚱,對方絲毫不接招還覺得挺遺憾的。
5月10日,嘟嘟打車發布了關於商都空姐案的道歉聲明,自稱“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同時他們還聲稱向全社會公開征集線索,尋找那位姓劉的肇事司機,警方已經發現他作案後棄車跳河。
兩天之後司機的屍體在河裡麵被打撈上來,經過dna比對確認了身份,案件本身到這裡已經可以說完結了。
但這件事的影響還沒有那麼快過去,至少林一就不允許放任柳清這麼輕鬆地過關。
嘟嘟打車也很自覺地宣布順風車業務下線整改了,不過群眾的怒火並沒有因此就平息。
沒等林一為萬裡出行再次發出聲音,網友們已經主動把當初李莫言和柳清在參加節目的時候曾經發生過的“安全與隱私之爭”翻了出來。
從學術層麵上來說,這個問題是可以爭議的。
但是鑒於柳清管理的公司剛剛發生了這樣的事故,所有人已經先入為主地認為她安全意識淡薄,枉顧乘客的安危。
當然,更有說服力的理由也不是她在追求什麼隱私權的保護,純粹是對利潤的追逐。
這次案件之後嘟嘟打車有兩件事情最為人所詬病。
其一是此前他們試圖增加社交元素,在宣傳上主動把順風車業務跟“豔遇”之類的性暗示聯係起來。
社交在互聯網領域是一塊非常大的蛋糕,除了鵝廠穩坐龍頭之外,誰都想要上來吃一口。
但是熟人社交的路已經被鵝廠走完了,做陌生人網絡社交的,非常容易劍走偏鋒,瞄準下三路。
就連a廠這樣的江湖地位,當初想在支富寶裡麵搞社交,還是差點把自己弄成拉皮條的,狼狽不堪地下線了。
其二就是順風車業務此前已經發生過多次安全事故的情況下,仍然沒有做出任何改進。
作為旗下唯一能夠盈利的產品,反而背上了更加嚴格的利潤考核。
公司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經濟組織,逐利是沒問題的,但是逐利如果造成了其他的後果又是另外一件事了。
外界通常把嘟嘟打車的順風車案件跟美國福特公司的平托車案聯係在一起。
平托車是福特旗下的一個車型,上市的時候他們發現車輛存在設計缺陷,可能會造成安全隱患,然後福特算了一筆賬。
如果給每一輛車都解決隱患的話需要花1億多美元。
如果不解決的話,按照事故概率預計會有180個人因此而喪命,以及更多的小事故,全都按照“市價”賠償福特公司隻需要支出5000多萬美元。
最後福特選擇隱瞞了這件事。
兩件事情的共同點在於,兩家公司在做商業決策的時候,隻把人命當作一個冰冷的價格。
總之,這段2015年發生的兩位女總裁的爭論被翻出來隻是為了證明柳清的“原罪”。
林一當然無意為她辯解,甚至還想落井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