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裡出行上一輪融資是在年初,而嘟嘟快嘟是在年後,但是當時隻有10億美元,它正式的上一輪融資其實是去年年中的那24億美元。
而且合並uberchina之後,對方的估值應該還會有一個顯著的提高,現在的局麵對柳清很有利。
林一詢問道:“你覺得我們現在還能做一輪融資嗎?”
劉簡妮回答:“對我們來說現在不是一個好的時機,但我建議我們最好還是做點什麼。”
“以前的嘟嘟快嘟,現在的新嘟嘟,甚至包括卡蘭尼克時期的uber,他們一年可以融一輪、兩輪,隻要價錢合適就全都要。”
“我們也不必太自縛手腳,特彆是在這一輪a廠投資之前,其實我們還是處在一個比較危險的位置。”
“而這個時候出去融資,最直接的意義就是從柳清碗裡搶錢,我們多融一塊她就少拿一塊,此消彼長。”
萬裡出行的股東結構其實還是比較簡單的,有幾家大股東清清楚楚,而柳清那邊就大不相同了。
她的新嘟嘟經曆過兩次合並,其股東陣容之複雜,估計公司內部很多人都搞不清楚,要不然程惟也不會稀裡糊塗地被踢出局。
“我同意繼續融資,既然柳清可以在業務上跟我們競爭,我們自然也可以在資金上跟她競爭。”
“唯一值得注意的是,吸納的融資越多我們自己對於公司的掌控力就會變得更弱。”
“越是依靠融資去決定行業的勝負,那麼資本化就會越嚴重,最後肯定是投資人濟濟一堂來決定公司的歸屬,而不是創業者本人。”
“也許這就是柳清的盤算,畢竟沒人比她更擅長在各有所求的各路資本中間平衡他們的利益了。”
劉簡妮若有所指地評價道:“燒錢是條不歸路啊,既然已經走了這麼遠,那就隻能往前。”
她似乎在提醒,不停地引入新的投資人,不停地拿他們的錢去補貼市場,這套玩法就是從林一開始的。
林一本人當然不會有這種想法,沒人比他更清楚,即使沒有自己的出現,這一幕也是避免不了的。
這事兒是不能解釋的,他乾脆說道:“講講你的計劃吧。”
劉簡妮依言說道:“到目前這個階段,主流風投機構還沒有在打車行業投資過的已經很少了。”
“剩下的機構裡麵,隻要是市場化應該能看新嘟嘟就能看我們,這些會是我們跟柳清爭奪的重點。”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的部分就是在現有的股東裡麵繼續挖掘,畢竟他們的資金實力都超過世麵上大多數機構。”
“其實我倒是想到有一家無論是意願還是實力都非常合適,不過對方恰好也是柳清的股東。”
“所以我們可能要想一想辦法,才能讓他在我們和柳清之間做出我們希望的那個選擇。”
林一沒有費力去猜,直接問道:“是哪家?”
劉簡妮答道:“軟銀一直非常看好打車行業,雖然已經跟著a廠投過快嘟,但是據我所知還有單獨加碼的意願。”
“我建議,你應該去見一下孫正義。”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