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ike答應了。
這個結果在林一的預料之中,不是因為他自覺吃定了這輛橙色的單車,而是他的選擇權比對方大多了。
不答應,那就再換一家。
萬裡出行這筆投資對於共享單車行業來說,不僅僅代表著資金上的支持、聲量上的推動以及流量上的導入。
因為所有人都預期,這個出行領域的霸主不會錯過共享單車的盛宴,甚至要在其中發揮主導作用。
那麼如果這筆錢不是被自己得到,就一定會被某個競爭對手得到,這是相對弱小的玩家們不願意麵對的。obike接受了他的條件,林一也落子無悔。
剩下的事情推進得都很順利,雙方很快宣布萬裡出行將向obike投資1億美元成為對方的最大股東。
obike越過小黃車成為了行業最受矚目的領跑者。obike的問題不少,比如說它早期的車型價格太高,成本比小黃車高出一個數量級,嚴重影響了投放速度。
不過這些經營上的細節林一說到做到,並沒有去插手,他們自己會在戰爭中學習戰爭。
反正他們會越來越像的。
作為燒錢上百億的打車大戰的贏家,沒人比林一更清楚,這種消耗戰的結果就是“同質化”。obike整合到萬裡出行的app裡麵之後,就把對方打發走了。
……
俗話說富貴不還鄉,猶如錦衣夜行。
在共享單車行業隨手下了一注,然後林一風塵仆仆地回到了臨安。
9月初的時候這裡剛剛舉辦了g20峰會,是近年來這座城市承辦的最重要的國際重要會議。
當然也是本地房價的一個分水嶺,下一次房產中介們碰到這種能連續炒作好幾年的重大題材,還得等到亞運會。
林一可不是來參加這個峰會的。
今年年初的時候,他從a廠手裡拿了20億美元,這是萬裡出行在最困難的時期能夠挺過來的關鍵支持。
當時省裡麵牽線搭橋居中協調,林一可是答應了要在未來科技城落地一個南方總部的。
關於臨安的地理位置算不算是“南方”,嶺南人可能會有自己的看法。
不過不管叫什麼名字,都不影響其核心是萬裡出行向當地承諾提供的工作崗位、稅收等一攬子條件。
這件事不是剛剛落實的,否則的話就顯得林一太不懂事兒了。
林一跟a廠談妥之後,甚至錢還沒到賬的時候就已經安排了,這個南方總部也已經運行了半年多,是萬裡出行在京城之外員工最集中的城市。
隻是之前萬裡出行跟嘟嘟打車的競爭到了關鍵時刻,所以沒有為此大操大辦。
現在打車大戰勝負已分,當地就適時地提出來是不是補辦一個揭牌儀式,畢竟萬裡出行也算是家明星企業。
林一自然不會拒絕,以後打交道的機會還多著呢。
如果說有一點私心的話,臨安畢竟是自己的家鄉,在當地搞好關係說不準哪天就用上了。
讓林一有些哭笑不得的是,對方還挺抬舉他的。
來參加儀式的領導私下向他表示,如果萬裡出行能夠在臨安繼續擴大規模的話,可以考慮批一塊地給他,用來蓋一座自己的大廈。
林一並沒有碼樓的愛好,何況他們在京城都還沒有自建的總部大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