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用戶麵上的反饋如何?”use的內地版受到了廣大網友的熱情支持,新增用戶速度達到了曆史最高值;但是海外版的用戶數量和活躍度略有影響,總的來說聲譽稍有受損的。”use兩方麵的反饋應該說都在意料之中。
“影響程度大嗎?”use的海外用戶也主要集中在青少年階段,對於這類新聞倒沒有那麼關注,不過……”
“彆吞吞吐吐,說。”
“字節的tt好像啟動了大規模的海外推廣計劃,雖然沒有大張旗鼓,但推送量明顯上去了。”
像是張翊鳴乾的事情。
如果林一是個普通網友,憑著“樸素的正義感”,對於這種趁人之危的行為肯定是要嗤之以鼻的。use遇到了問題,指望競爭對手不趁你病要你命,跟你搞文明禮讓是不現實的。
下屬還真有一個主意:“我們要不要發公告譴責一下他們惡性競爭?”use短視頻軟件上線之後本來在國內的名聲也就一般,很多用戶特彆是年紀大的,對於這種碎片化的文化產品評價不高,甚至不認可屬於“文化產品”。
use的聲量也比不上先入為主的鬥音,這還是在鵝廠扶持的情況下。use反而一躍成為民族品牌的驕傲,不然怎麼會被那邊針對?
如果這個時候林一開口去罵一下張翊鳴,後者很可能在輿論上是要吃虧的,不過林一不屑為之。
“窩裡鬥,沒意思。”use在海外遭遇了一點挫折,給tt提供了上位的機會,但是在國內也吃到了紅利,算有得有失吧。
撕得太難看了,反而顯得心虛。
林一雖然沒把這個當回事,但看完下屬的表情,似乎還是有點忐忑。use的管理團隊全都不熟悉,在這裡沒有威信,也很難掌握他們的全部想法。
“這兩天公司裡大家心態如何?”
“大家……群情激憤,為李總抱不平!”
“群情激憤倒用不著,現在這個時候,最需要的就是堅守崗位做好本職工作,彆出岔子就行。”
下屬聽他這麼說有點訕訕,連忙承諾:“是,我們一定小心。”
林一從他的態度裡感到,對方還是有點不安的。
這種不安不知道是來源於林一本人,還是來源於李莫言的事情,還是來源於use被迫害的壓力源頭。
“這樣吧,你把大家都叫來,我說幾句,就上次韓雪通知的那批人。”
下屬雖然不知道林一的用意,但還是忠實地執行了這個要求。
這還是林一第一次給他們訓話。
“大家不必緊張,叫你們來沒有什麼彆的意思,就是想到我上任那天光顧著上手工作,沒來得及跟你們聊聊。”
“聊什麼呢?”
“我想說的事情蠻多的,但首先第一件就是眼下師姐的案子。”
“我的師姐,就是你們的李總,我剛上大學的第一天就認識她,算起來得有個六七年了。”use之後的這一年,我們各自忙活著自己的事業,大部分時間裡我們都是並肩作戰的搭檔。”
“應該有不少人知道,我們一起有過兩次創業,從結果來看,這兩次都還算是成功的。”
“但是,沒有一次是順風順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