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三十二章 青天戰法,林辰的謀劃_洪荒:我人族聖師,開局創建武道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洪荒:我人族聖師,開局創建武道 > 第兩百三十二章 青天戰法,林辰的謀劃

第兩百三十二章 青天戰法,林辰的謀劃(2 / 2)

“再來~!”

“來就來,怕汝不成?”

就在諸強心中驚疑不定的時候,隨著林辰那中氣十足的聲音和青天道主那不甘示弱的聲音在混沌之中響起,一道道絲毫不弱於上一道神通的戰鬥餘波,讓方圓數個中級大千世界範圍的混沌之氣都變得翻湧混亂了起來。

這讓一些修為到達絕世至尊或者證道混元的無上存在,看的那是不由眼皮一跳。

“咕咚...這...這等戰鬥餘波,恐怕已經不弱於剛剛踏入混元大羅金仙中期的強者之間的戰鬥了吧?”

“不,還差了一點,但要是他們不使用靈寶的話,那應該就差不多了。”

“媽的,要不是本座已經證道混元了,吾還真想在六道輪回之中走上一遭,修煉修煉那武道,到底有什麼玄妙,居然能讓武祖爆發出如此恐怖的戰力?”

“混元又怎麼樣?以吾混元大羅金仙初期的修為,恐怕已經完全不是武祖的對手了,要知道,他修煉至今連一個元會的時間都不到啊!”

“這個時代,出了一個人族武祖,是無數同一代生靈難以逾越的神山,甚至連追逐其背影的資格都沒有,但也是他們的榮幸。”

“此子不死,將來必定成為堪比鴻鈞道祖的存在。”

諸多混元強者的神念,在混沌之中碰撞,言語間充滿了感慨和驚歎。

這一次,他們對於林辰是否可以證道,再也沒有絲毫懷疑,甚至還有不少證道強者認為其最終成就不僅如此,將來甚至有望成為堪比鴻鈞道祖的存在。

對此,那些存在極為古老,對於鴻鈞道祖實力知曉一二的強者,雖然覺得不可能。

但是一想到林辰的表現,卻怎麼都說不出反對的話語。

甚至,他們心中還有一絲期待。

希望林辰能夠走出一條通天之路。

“路,在何方呐?”

不少古老混元強者心中不由一歎,搖了搖頭。

但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時的他們身上多了一絲年輕生靈才擁有的活力。

............

與此同時,洪荒之中。

隨著諸多強者前往混沌觀戰,一些不死心的種族和勢力,也趁機合縱連橫,為渡過接下來的大劫,做最後的準備。

同時,也有不少種族和勢力,對自身的底蘊,不夠自信或者其他各種原因,選擇了舉族投靠自己認為可靠的勢力。

而眾生投靠的勢力之中,最為熱門的不是巫族,也不是妖族天庭,更不是凶獸皇朝和遠古木族,甚至不是聖人教派,而是人族。

沒錯,就是人族。

自從冥河老祖暴露自己投靠人族的事實之後,緊接著鎮元子,西王母也沒有隱藏自己身份的意思,紛紛表示自己早就加入了人族。

也正是因為如此,在諸多強者離開洪荒,進入到短暫的和平之後。

許多勢力和種族便紛紛派出各自的代表,以求成為人族的附屬勢力。

“好緊張啊,不知道人族收不收咱們豬族?”

“呸呸呸...瞎說什麼呢,那肯定是收啊,咱們豬族好歹也有準聖境中期大能坐鎮的極位勢力.....”

說著說著,這道聲音的主人逐漸變得底氣不足,眼中不由露出了一絲沉重。

有準聖境中期大能坐鎮的豬族,在一般的生靈眼中,或許已經是了不得的大勢力了,但他們更清楚,在人族眼中,根本不值得一提。

畢竟,不提人族擁有武祖和女媧聖人坐鎮。

就說武祖的那幾個弟子,隨便一個都能橫推他們整個種族了。

“看到那邊,那邊,還有那邊沒有?都是想成為人族附屬的勢力,幾乎個個都不必咱們弱,甚至更強。”

“成為人族附屬種族,咱們豬族,未必夠格啊。”

“哎,都到這了,還是走一步看一步吧!”

“也隻能這樣了。”

隨著豬族一行強者,距離人族越來越近,期間遇到越來越多抱著與自己差不多心思的勢力,使得他們的心,也越來越發的沉默。

這些勢力之中,其中甚至不乏擁有準聖境後期的大神通者坐鎮的強大勢力。

就比如,牛族,蛇族....

麵對這等競爭對手,他們實在沒有什麼競爭力。

不過,走都走到這裡了,要是不去試試的話,說什麼他們也不甘心。

因此,豬族一行強者並沒有退縮,而是一路沉默,繼續往前前行。

而類似於豬族這樣的一幕,也發生在其他勢力,種族之中,除了少數心裡抵不住這個壓力,自己放棄,尋找其他投靠的勢力之外,大多數都是繼續前進。

“豬族,蛇族,牛族,兔族.....整整十一個先天種族,還差一個龍族!”

而就在這些種族朝人族前行的時候,問道山深處。

女媧和後土的化身,看著眼前光幕顯露出來的畫麵,喃喃自語中不由眉頭一皺。

雖然不知道林辰為什麼要特意交代這十二個種族,但以她們對前者的了解,要是沒有好處,肯定是有所原因的。

隻是這龍族,與人族畢竟無怨無仇,反而還有所交情。

這就有些難辦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