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他想看看,那種能夠滅殺一切外來者的東西,到底是什麼。
一邊走,一邊輕輕撫摸洞壁。
被他撫摸的地方,竟然逐漸散發出了微光,微光中還蘊藏著某些神秘的符文咒印。
當任槐摸到一些類似於樹藤般的凸起的時候,他似乎知道了,那種讓外來者突然暴斃的事物,到底是什麼了。
如果仔細看的話,就能夠發現,那些因由他撫摸,但被激發出淡淡微光的地方。
裡麵的那些符文咒印,都似乎是由大量基礎電腦程序數據,所堆砌起來的……
數據流?
而那些凸起的地方,就更加明顯了。
無數虯結在隧洞裡的脈絡,竟然都是由數據流組成的“鎖鏈”。
勉強稱之為鎖鏈吧,因為任槐也不知道怎麼去形容它。
難怪自己每次操控角色死亡時,都好像能夠看到,一道長條狀的東西一閃而逝。
這個隧洞,結合眼前看到的情況,任槐可以視之為,是一種殺毒軟件。
一切外來的事物,試圖進入其中的時候,都會被視作異常病毒。
無數數據流組成的殺毒鎖鏈,會直接將外來病毒,或擋在外麵,或直接滅殺。
這就像是,有人並不想有任何除管理者之外的事物,進入其中,而刻意寫出來的“防禦代碼”一樣。
難怪在外界時,普通人根本連真實的《新世界戰紀》都看不到,興許打從開始,就有人,不想讓其他人知曉,這款遊戲就是一個真實存在的異世界。
不過也幸虧他們看不到,不然進來後,也隻有被視作病毒滅殺這一結局。
任槐可不懷疑,這款“遊戲”有沒有複活功能。
你連本體都進入其中了,還強闖了遊戲的殺毒機製。
我要是規則製定者,還會讓你再複活才怪。
但是如果要從異世界,進入現實世界,卻不用經過這麼複雜的程序,基本上也是瞬間搞定的事情。
就像任槐召喚魔王班森時,沒有遇到一點兒阻礙。
這或許可以看做是,管理者的特權。
畢竟如果要讓異世界人物,在現實世界真實登場的話,也隻有管理者自己才能做到了。
所以又有那個管理者,願意給自己施加這麼大阻礙呢。
如果需要異世界的事物,投射到現實當中來,當然越簡單越好了。
但是……
任槐設身處地的思考了一下。
要自己是管理者,也肯定會給自己,留一個進入異世界的通道的。
這或許,就是眼前這個隧洞存在的意義?
更或許,就是《新世界戰紀》作者,突然消失不見,沒有留下任何痕跡的原因?
一切的謎團,應該就在前方了。
任槐腳步加快。
因為他看到了光芒,且愈發耀眼起來。
周圍不再是幽深隧洞,而是越來越虛擬,肉眼可見的數據流,所組成的奇異通道。
但是這些虛擬的數據流,卻又如此的“真實”。
原本應該是看不見、摸不著的軟件程序,此刻卻物品化般的呈現在眼前。
任槐一伸手,便抓住了一段數據。
有觸感。
很真實。
冰冰涼的。
這才是違和的地方。
不過似乎。
也是很合理之處。
畢竟非要說起來,魔王班森也隻是一段數據而已,沒有真實的身軀與靈智。
但他卻實體投入了現實,且還保留著在虛擬世界當中,自己本就具備的雄偉力量。
這就是抽象物的玄奇之處。
雖然自身就不是符合自然規則的產物,可又在很多地方,有著一套完整的存在邏輯。
數據可以實體化。
就代表著數據組成的角色,可以實體化。
魔王潘森有真實的血肉投影。
那麼同理。
一切組成《新世界戰紀》的數據,也都理應“真實存在,可以觸摸”,才符合邏輯。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