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師兄回來了!!!”
“林師弟!”
“宇陽師侄?”
“林師叔!!!”
......
各種各樣的稱呼不絕於耳,同屬純陽觀下相熟的洗個師兄弟,已經擁了過來。
個個麵露欣喜,神情激動。
還有些稍微年輕的弟子,估計是不知曉來人名聲的,也在低聲詢問邊上的長輩師兄。
而在知曉了來人後,更是議論紛紛。
“原來那就是去年大比技壓六觀的林師叔啊,看起來也沒比我大多少。”
“這你還真沒說錯,聽說林師侄修道也沒幾年,至今還未十八卻早已聲名遠揚了。”
“嗯嗯,咱們茅山的林師兄和龍虎山的邱師兄,並稱道教當世兩大妖孽,也不知兩人對上了孰強孰弱。”
“不過這次林師兄回來做啥?難道是來參加年末的大比,聽說其它幾觀的大師兄修為精進不多,看來第一又要被純陽觀奪取了,哎!”
這話一出,又是引來不少同門的討論。
......
顯而易見。
雖然林宇陽大比過後就早早下山而去,但山上一直流傳著他的傳說。
但林宇陽本人對此卻有點尷尬。
以他當前的修為,即便他們特意壓低了討論的聲音,但依舊清晰入耳。
“不過,年末大比?”
林宇陽想了想發覺好像確實距離不遠,在有個五十天正好進入十二月,開啟選拔。
這會林宇陽總算知道為啥,這些個同觀師弟在見著他的那刻,無比興奮。
“林師兄你怎麼回來了,是不是收到觀主召你回山啊?”有個矮胖的師弟最先擠到跟前,興奮地說道。
但很快就被另一個師弟擠走了。
“問那麼做啥,反正林師兄回來後,這次第一依舊是我們純陽觀的。”
“對對對,師兄我們先回純陽觀吧,正好可以指點下師弟幾個。”
見幾個人喋喋不休,林宇陽無奈苦笑。
他伸手示意眾人停下爭論後,就朝一個臉熟的師弟開口道:
“眾位師弟不要心急,我這次回來是有要事在身,等我麵見過掌門後,在各位師弟敘舊可好。”
身為所有第三代弟子的大師兄,以及純陽觀名正言順的新一代領頭人,他說的話還是有不少分量的。
見林宇陽都這麼說了,幾人也隻能戀戀不舍地和他告彆。
然後爭先跑回純陽觀,準備宣布這個好消息。
無他。
去年在了解到林宇陽奪得第一後就連夜下山,有不少同門在暗自神傷。
說今年的第一肯定要拱手讓人了。
還得到觀內過半人數的讚同。
理由是:林師兄在築基初期就勇奪第一,後麵肯定在山下遊曆專注提升修為。沒個幾年,怕是不會上山,更彆說專門抽空返回山門參加大比了。
但現在他真的回來了,幾人自然是高興地爭相通告。
畢竟大比的排名,可是關乎下個一整年的修煉資源多寡,關係到純陽觀的上下左右,容不得有半點馬虎。
......
這邊林宇陽雖然沒有多問,但對於幾人為何如此興奮也是心知肚明。
此刻他邊走邊深思:
“門派大比麼,以為現在的修為上去了是不是顯得太欺負人了?”
“算了,來都來了,不拿個第一有點說不過去。”
懷著愉悅的心情,林宇陽前往萬寧宮的路上,暢通無阻。
這點他也毫不意外。
早在山腳入門前,隻怕幫自己驗證身份的守山師弟早已發出傳音了。
一般弟子可沒這種待遇。
沒一會。
他就到達了目的地。
。
。
。
元符萬寧宮門外。
看著熟悉的朱紅色木製殿門。
林宇陽端正了衣冠後,又拍了拍本就一塵不染的道道袍,緩緩走入。
剛一靠近大門,殿門自動打開。
裡麵依舊是熟悉背影,一聲不吭的在閉目打坐。
他煩放輕腳步上前,鞠躬行禮道:
“弟子宇陽拜見掌門!”
“起身吧,我倆不必如此拘謹。”周樂賢聞聲轉過聲來。
“弟子尊命。”
見長輩都這麼說,林宇陽也就不在拘束。
剛起身。
他就看到周樂賢對著自己頻頻點頭。
“不錯不錯,你的道果然在山下。下山還不滿一年,修為就達到築基大圓滿了,這次是想來詢問借結丹的事?”
林宇陽嘿嘿一笑,豎起大拇指:“掌門慧眼如炬,此次上山正是想請諸位長輩一二,如有所成,弟子銘感五內。”
沒錯,說是和山門幾位金丹大佬請教。
但實則他的主要目標還是眼前這位。
除開不想輸的幾位觀主,他認識的金丹大佬隻有幾位。
師公丁浩邈、萬壽宮的符昇符老祖,眼前的周掌門以及毛小方了。
離開甘田鎮時,毛小方早就被他耗了羊毛。
至於另外兩位,說實話實力都比不上眼前的這位。
本著既然是要取經,自然要跳最強的那個的,他自然是厚著臉皮第一時間上門請教。
也不知自己的小心思被猜中。
周樂賢聽完後並沒有第一時間回話,而是似笑非笑的打量著眼前的少年。
好在他也不是個麵皮薄的人,儘管內心發毛,但還是硬著頭皮露出完美笑容。
也不知保持這種狀態多久。
就在林宇陽覺得自己臉上的肌肉變得僵硬時,耳邊恰好傳平靜的話聲。
“既然你有心請教,我也不會吝嗇。我姑且說之,你姑且聽之。能領悟多少就看你自己了。”
林宇陽頓時大喜,拱手道謝:“多謝掌門講道之情,宇陽感激不儘。”
周樂賢擺了擺手,示意不必如此莊重。
隨後二話不說,直接開講。
“所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我道教祖師老子曾言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
林宇陽沒有多想,凝神傾聽周樂賢自身對《道德經》的重重感悟。
《道德真經》過後是本門的《洞真上清經》,連帶簡略闡述三洞的奧妙,最後以《太清金丹經》中的某篇結丹竅訣結尾。
“...以東魂之木,西魄之金,南神之火,北精之水,中意之土,是故身內攢簇五行...七返九還金液大丹者,七乃火數,九乃金數,以火煉金,返本還源,謂之金丹也。”
隨著周樂賢最後一句落下,此次講道也宣布結束。
但他並沒有停止動作。
見眼前的少年雙目緊閉,在努力領悟剛剛的經義,時而微笑,時而皺眉,一副心神沉淪的模樣。
他不由得暗自搖頭:“真是癡兒,須知道無止境,一時參悟不透也不必強求,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罷了罷了,就讓我助你一臂之力,免得入去歧途。”
話畢。
隻見周樂賢揮揮手,一朵巴掌大的白雲遁入少年額頭。
如果此刻林宇陽神智清醒,定會十分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