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浩文說:“你不願陪娘,沒人說你的不是。我要是不多陪陪她,那她得多孤獨啊!”
王佳怡說:“你想沒想過怎麼能讓我和你娘過得更幸福一些?”
孫浩文說:“咱們現在,沒病沒災的,日子過得安安穩穩的,不是挺幸福的嗎?”
王佳怡說:“安穩就是幸福,是嗎?就你這種心態,是怎麼從那個窮山溝裡蹦達出來的?”
孫浩文說:“就是因為我是從窮山溝裡蹦達出來的,所以,我對現在擁有的一切很滿足。”
王佳怡說:“你就甘心永遠當個小技術員?”
孫浩文說:“以後我還可能會當技術科長,技術部主任,但這得一步步來……”
王佳怡打斷他:“等你熬出來,咱們都成老頭老太太了。”
孫浩文笑笑說:“平平淡淡過日子,一點點慢慢變老,有什麼不好?”
王佳怡說:“繼續這麼平淡下去,咱們什麼時候能換上大房子?什麼時候能買上小汽車?”
孫浩文說:“咱們現在不是有房子住嗎?小汽車汙染環境,現在全世界都在提倡環保,咱們乾嘛非要買車啊,地鐵不是挺快的嗎?”
王佳怡氣憤地說:“地鐵是挺快,可它會把我擠成照片!我算看出來,你這輩子啊,天天喝白開水你都能喝得有滋有味!”
孫浩文明白王佳怡的意思,她是想讓自己去待遇更加優厚的外企,或者能開一個自己的公司,多掙點錢。可他隻懂技術,不擅長人際交往,更不擅長管理,所以,他很清楚自己的定位,他就適合一個安穩的工作,過平平淡淡的小日子。在他看來,平淡沒什麼不好,但在王佳怡眼裡,平淡就是平凡,平凡就是平庸,是胸無大誌,她希望老公能像雄鷹一樣去搏擊雲端,而不是像麻雀一樣,隻滿足於一頓頓美餐。作為一個男人,他何嘗不想胸懷壯誌,成就一番大事業,但,大事業是那麼好乾的嗎?有多少人一開始野心勃勃,想乾一番大事業,到最後卻賠得傾家蕩產,這樣的例子還少嗎?他了解自己的性格,他扛不住這種折騰,也沒有勇氣去冒這個風險。作為一個理工男,他最不缺的就是理性,同時,他也知道,王佳怡作為一個服裝設計師,頭腦中感性的成分遠大於理性,他要用自己的理性調和王佳怡的感性,這樣才能平衡。
孫浩文說:“佳怡,假設你設計了兩套服裝,一套你不喜歡,但彆人覺得好,並且願意出高價買;另一套你自己特彆滿意,特彆喜歡,但彆人並不覺得好,評價也不高。你覺得,這兩套服裝,哪一套更能體現你的成就感?”
王佳怡說:“當然是第二套。”
孫浩文問:“為什麼?”
王佳怡說:“我喜歡的,我滿意的,一定是體現了我的才華和創意的,體現我才華和創意的作品,才更有價值感。”
孫浩文說:“沒錯,要不說咱倆能成為兩口子呢,價值觀相投啊!做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兒,雖然不一定會有大的金錢上的回報,但會讓自己感到充實和踏實。就比如說,我單位某個機械設備出故障了,彆人都解決不了,隻有我去了才能解決,這個成就感所帶來的喜悅特彆的純粹……”
王佳怡打斷他:“原來繞來繞去是在給我洗腦,我知道你接下來想說什麼,你一定會說,每個人對成功的理解是不一樣的,成功未必一定是世俗意義上的成功。”
孫浩文說:“沒錯,做一輩子能體現自己人生價值的工作,那也是成功,而且是超越了社會價值評價的成功。就像某個大科學家,研究出了某種能推動社會進步的科研成果,雖然他掙的錢不如大明星多,但你不能說他沒有大明星成功。”
王佳怡說:“就你這種心態,這輩子注定是個平凡的小老百姓。”
孫浩文說:“世間最永恒的幸福,那就是平凡。不愁吃,不愁喝,能有一個幸福的小窩,多幸福啊!”
王佳怡說:“你可以不出去折騰,你可以享受你所謂的安穩的工作,可薪水呢?除了每個月如數交給銀行外,你還剩下什麼?”
如果婆婆沒在這兒住,孫浩文的這種小富即安的心態,或者說,這種小農思想,王佳怡也是能夠忍受的,但婆婆的到來,大大壓縮了她的幸福和生活空間,被壓縮的空間讓她壓抑,被壓縮的幸福更讓她痛苦。她對孫浩文說這些話,與其說是逼迫他多掙錢,不如說是在宣泄,宣泄心中的憤懣和痛苦。
她的這種宣泄成功地把憤懣和痛苦轉移到了孫浩文的心裡:是啊,自己隻想著安穩,擔心出去折騰,不但折騰不出什麼成果,還丟了國企技術員的飯碗,那不僅僅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然後可以重頭再來那麼簡單,後果很可能是災難性的,可能連還房貸的錢都拿不出,更不會有機會重頭再來。但不出去折騰,光靠這點死工資,佳怡如何能得到幸福感?我的幸福是一個小窩,佳怡的幸福是一套大房子,還要有小汽車,對了,我還欠她一個風風光光的婚禮。我答應過佳怡,有條件的時候,一定要補辦婚禮,並且風風光光的。可是,這樣下去,我什麼時候才能有這個條件?他突然感到自己很無能。他從小就刻苦讀書,努力拚搏,考上了大學,又讀了研究生,畢業後順利地到了一家知名大國企做了技術員,還娶了漂亮老婆,本以為會幸福地生活下去,現在才明白,幸福的生活是要靠優厚的物質條件來保障的。他沒本事掙更多的錢,也就喪失了過上幸福生活的前提。這樣的結論讓孫浩文感到痛苦,可他又無力改變,隻能繼續痛苦著,如同一個受傷滴血的人,明知道上了藥膏就可以治傷,明知道裹上紗布就可以止血,可他既無藥膏,又無紗布,隻能看著血一滴滴流著……血繼續流,人會死;痛苦這麼繼續下去,人會怎樣?他和佳怡的婚姻又會怎樣?孫浩文不敢繼續往下想,他的內心產生了一種不祥的預兆……雖然,那隻是一種預感,但不詳的兆頭過於強烈,以至於他無心做其他事,一心想著應對之策。一個念頭突然在他的頭腦裡產生——要孩子,孩子會穩固他們的婚姻。對,他們需要一個孩子,急需!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