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覺鄭經睡的很沉,一覺睡到了第二天上午九點。
從床上坐起來,鄭經忍不住伸了個懶腰。
舒服。
“吱吱!”
聽到房子外麵傳來的聲音,鄭經從床上下來,拿出開山刀推門走了出去。
原來是一隻野兔被他布置的陷阱上的繩子給纏住了後腿。
還挺肥。
野兔看到鄭經這個兩腳獸過來,掙紮的更加的厲害了。
鄭經一把抓住它命運的脖頸,然後把它腿上的繩子解開。
本來鄭經還想著把它殺了做一鍋麻辣兔肉,可是看到它那大肚子,隻好把它給放了。
看到野兔一溜煙的消失在他的目光中,鄭經沒有著急返回,而是把周圍幾個陷阱都檢查了一遍。
確定沒有問題,他才回到房子中。
吃過早飯,鄭經也沒有休息,直接從空間中拿出二十個彈藥箱出來。
這個房子還是有點小了,下次在買個大點的。
先檢查了一下箱子的外表,沒有發現有腐爛的痕跡後他才打開。
看到箱子裡麵又是金條,鄭經麵無表情的檢查了一遍。
發現裡麵是三十根金條後,鄭經就把他蓋上放到一邊。
二十個箱子很快就看完了,他又獲得了六百根金條。
看到最後三十個箱子,鄭經已經不抱有希望了。
都是金條也挺好。
鄭經自我安慰道。
………
隻剩下最後十個箱子了。
又看完二十個箱子,鄭經把最後十個彈藥箱拿了出來。
看來這處藏寶地隻埋藏了黃金,古董之類的應該埋藏在彆的地方了。
按照那本日記和井上一郎寫的,日軍在菲律賓北部群山埋藏了很多寶藏,有上百個藏寶地。
他找到的這個隻是其中的一個。
窺一斑而知全豹,從這就能看出來日軍當時在東南亞掠奪了多大的財富。
隻是一個藏寶地都有這麼多黃金,幾百個藏寶地會有多少?
那個數字想都想不出來。
回過神來,鄭經打開箱子。
“咦!”
本以為這個箱子裡麵還是金條,誰知道打開一看裡麵居然是一個金色的圖騰柱。
這個圖騰住大概有二十厘米長,渾身金黃,周圍用棉花保護著,因為時間的關係,棉花有些發黑。
看著這個金色的圖騰柱,鄭經高興的後槽牙都露出來了。
終於不是金條了。
戴上白手套,鄭經小心翼翼的把圖騰柱拿出來。
臥槽!這麼重。
拿在手中的一瞬間,鄭經就感覺這個圖騰柱很重。
這重量大概有二十多斤。
一開始鄭經以為這個圖騰柱是鎏金的,現在看來這個圖騰柱是用黃金打造的。
兩隻手托著圖騰柱,鄭經小心翼翼的來到床邊,把圖騰柱放到床上。
放到床上後,鄭經才仔細的看起來。
圖騰柱大概有二十多厘米長,十厘米粗,呈柱形。
在圖騰的最上麵,雕刻著一個散發著光芒的太陽,在太陽下麵,是一群正田地中忙碌的農民。
在離田地不遠的地方是一條乾枯的小河,小河中還有幾個小孩子低著頭在尋找著什麼東西。
再往下,是一個很原始的村子,村子中有很多人都跪在地上,在他們最前方的地上還擺放著幾樣東西。
看樣子他們是在祈禱著什麼。
在往下是一望無際的森林,在森林邊緣,有一個很原始的村莊,村莊中炊煙嫋嫋,孩童在嬉戲打鬨。
在圖騰的最下方,是一條蜿蜒曲折的大河,河中河水洶湧,蔓延而去。
看完圖騰柱上的圖案,鄭經又看了一下圖騰底部,沒有發現任何東西。
摸著這個金色的圖騰柱,也不知道這上麵的圖案說的是什麼,雕刻在圖騰柱上有什麼寓意。
【原始部落祈求儀式金色圖騰柱】
【國家印尼】
【年代1538】
【材質金】
【重量11.6㎏】
【尺寸22x10.5㎝】
【品相品相極好,無損壞,無劃痕。】
【簡介1537年夏,印尼北部發生旱災,旱災在印尼屬實少見。
在旱災發生的第六個月,印尼北部一個原始村莊在村長的帶領下舉行了祈禱儀式,祈禱降雨。
隨著旱情越發嚴重,越來越多的人背井離鄉,拖家帶口向著南部遷移。
1538年,旱災已經持續了一年,在這一年中,無數的人倒在了地上,再也沒有站起來。
1538年四月,一場大雨下了兩天兩夜,讓乾枯的土地瞬間恢複過來。
原本乾枯的河床也重新蓄滿了水。
雖然旱情隻有一年的時間,但是這件事情對北部的人們來說是那麼的記憶猶新。
隨著旱情結束,北部五個最大的原始民族共同拿出二十多斤黃金,讓工匠打造出來一個黃金圖騰柱。
隨著圖騰柱打造好,又讓雕刻師在圖騰柱上雕刻了眾人祈禱降雨的畫麵和旱情結束後的畫麵。
幾百年過去,這個金色圖騰柱一直在五個最大的村落中來回供奉。
直到1941年,日軍占領了印尼,他們所有的財富都被日軍掠奪一空。
而這個金色的圖騰柱也被日軍發現搶走。
在1942年,這個金色圖騰柱被日軍裝進彈藥箱中,和在新加坡掠奪過來的金條放在了一起。
並在兩年後埋藏在了菲律賓北部的某個山林的隧道中。】
【價值四千萬~三億】
看完圖騰柱的信息,鄭經想不到它居然會有這麼高的價值。
從信息上看,要不是因為旱情的原因,這個圖騰柱還不會被打造出來。
真是個好東西。
摸著圖騰柱上的圖案,鄭經開心的不行。
把玩了一會,鄭經就把圖騰柱收進了空間,和暹羅王金銀大印作伴去了。
看著剩下的九個彈藥箱,鄭經期待了起來。
草!又是金條。
看到箱子裡麵的金條,鄭經剛才積蓄的期待感瞬間消失。
把箱子放到一邊,鄭經又打開一個箱子。
發現裡麵同樣是金條。
一連打開七個箱子,鄭經又收獲了兩百多根金條。
看到最後兩個箱子,鄭經已經猜測這兩個箱子裡麵應該也是金條。
打開其中一個箱子,裡麵果然是金條。
看到最後一個箱子,鄭經沒有遲疑直接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