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了個大漏。
這個盤子係統給出的價格是三十萬~五十萬美元。
他隻花了兩百美元拿下,可不是撿了個大漏。
手裡拿著盤子,鄭經又往攤位看了看,沒有發現好東西。
從這個攤位離開,鄭經來到旁邊的攤位上。
攤主是個黑人,看不出年齡,他攤位前有好幾個人,看到鄭經過來,這位大老黑對著鄭經露出了他的大白牙。
“嘿朋友,要買點東西嗎,我攤位上又比你手裡那個盤子還要漂亮的東西。”
說著,給鄭經遞過來一個紅木製作的儲物箱。
這個儲物箱沒有什麼毛病,就是上麵的圖案有些不忍直視。
也不知道是哪位色逼,居然在這個儲物箱上畫了一副裸體畫像。
畫像上麵有五位裸體美女,擺著各種誘人的姿勢。
姿勢很誘人,也很吸引人的眼球。
不管是攤位上的客人還是路過的人群,看到儲物箱上的裸體美女都會好奇的看兩眼,然後嘴上還露出一絲都懂的微笑。
“這東西太好了,我買不起,你還是自己留著吧。”
鄭經看到旁邊的人看他的目光,鄭經一臉淡定的說道。
看到鄭經好像對這個儲物箱不感興趣,攤主急忙說道:“這可是好東西,紅木製作的,上麵還有人體藝術家畫的畫像。”
“我也不多要,五百美元你拿走。”
鄭經沒有說話,而是從攤位上拿起一個乳白色,稍微有些發黃的東西。
“這件東西怎麼賣?”
看到鄭經好像真的對儲物箱不高興,攤主也把儲物箱放在了背後。
看到鄭經手裡的東西,那是他在一個落後的印第安人部落中發現的,當時好像是花了他十美元。
剛才鄭經在旁邊的攤位上買東西的時候他也看在眼裡,他想了想,說道:“兩百美元。”
“成交。”
聽到價格,鄭經連價格都沒有還,直接掏錢買下來。
看到鄭經這麼利索,大老黑懵了,連一旁客人問他價格的話都沒有聽到。
好家夥,他說出這個價格的時候還想著鄭經要討價還價呢,他都在等著他討價還價呢,誰知道他居然一點價格都沒有還,直接就同意了。
這讓他有些不適應。
沒有去管有些懵逼的大老黑,鄭經拿著東西就離開了。
離開大老黑的攤位有些距離後,鄭經心裡高興壞了。
這是一個八孔的排笛,也叫排簫,渾身乳白,稍微有一點發黃,乳白色的排笛摸起來很舒服。
這種感覺鄭經很熟悉,他每天都會從空間中拿出來欣賞一遍。
沒錯,這個排笛就是用象牙做的。
排笛,流行於歐美和南美,具體的來曆有些不清楚。
但是從資料上來看,很多國家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這種樂器。
在希臘,排笛是筆直的,沒有那種圓弧的形狀。
希臘的排笛叫做西林克斯笛syrinx,大約早在西元前2500年便已存在,文獻學者也在愛琴海的諸島嶼中發現證據了排笛的影子。
除了希臘,華夏也有排笛。
排笛,最早傳說早在五千年前黃帝時代便已出現,據說黃帝曾派大臣伶倫去采集竹材製排簫,結果竹材長短參差不齊,因此樂器取名為“參差”,指的就是排簫。也是成語“參差不齊”的由來。
除了華夏,還有東南亞、非洲、中東、歐洲和美洲排笛。
在東南亞方麵,最特殊的排笛形式是在越南發現的,俗稱循環排笛,當地稱為丁德克ddingdek。
這種丁德克笛在泰國稱為渥德ode。
ong以及在泰國東北區域的伊三isan等地,發現了另外一種扁平排笛渥德od。
除此之外在印尼和大洋洲島嶼,特彆是所羅門群島和馬萊他,也發現成束的排笛奧娃拉auare和扁平排笛奧娃auaa。
其餘國家也看到了不少。
排笛是小類型樂器,見過的人很少。
用象牙做成的排笛那就更加的少了。
雖然外表有些發黃,但是沒關係,這代表著這個排笛出現的時間已經很久了,要是往外賣的話,人們看到這些黃色的痕跡說不定還會給高價呢。
用係統查看了一下,果然是用象牙做成的,時間是1996年,到現在已經二十多年。
看到最後的價值,最低價格是二十萬,最高是五十萬美元。
這麼高的價格讓鄭經也吃了一驚。
想不到巴掌大的排笛居然會賣出那麼高的價格。
幸好他不準備賣出去。
看著周圍的攤位,鄭經知道自己來對了。
想不到剛來這裡看了兩個攤位就找到了兩件好東西,鄭經並不準備賣出去。
這樣的物品以後肯定會越來越少,價格也肯定會越來越高。
看到旁邊的攤位,鄭經走了過去。
這家攤位前人很多,把整個攤位都給擋住了。
要不是他力氣大,脾氣好,說不定還擠不進來。
看到攤位上的物品,鄭經直呼好家夥,怪不得有這麼多人擠在這裡,原來攤位上賣的都是一些二戰時期的物品。
也不知道攤主是從哪裡弄過來的東西,居然有這麼多。
看到攤位上的一件物品,鄭直接的拿在手裡。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