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彆是先前送往荊州的多壇餘聚仙釀,據所傳回的軍情所述,那魯子敬出使江陵時,關將軍特意命其攜帶了數壇回返江東進獻吳主孫權。”
“聽聞孫權品過後,無不是大為誇讚。”
“並向重金索購聚仙釀。”
“臣通過各種手段開拓下,已是先行輸送了一批聚仙釀過去,此酒水在江東之地的士族上流圈裡極為暢銷,收益頗豐。”
“唯有曹氏防範甚嚴,一時還未能打通市場。”
一席話語道落,他隨即言語間又頓了一頓,麵上升起濃濃的喜悅及誇耀之詞:“對了,大王,阿統除卻統軍才能外,許多商業方麵的知識亦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就他所提到的諸多開拓市場所進行的推廣手段,臣經商一世,都未有聽聞過,但實踐證明,卻是行之有效!”
提及著趙統,糜竺亦是絲毫不吝嗇讚美之言,無不是再劉備麵前極儘美言著。
聽罷,劉備麵容間亦是頓時轉憂為喜,附和道,“阿統確是天資聰穎也!”
“他初入軍旅,助士元落鳳敗張任,又獻策奇襲綿竹林,斷雒城糧道。”
“後南中反叛,受士元舉薦下,孤命其攜部深入不毛平叛,那時節阿統年紀雖幼,可卻在區區半載之際,依靠七擒七縱的攻心之策接連俘獲於南中地區威信頗高的南蠻王孟獲之心定鼎了整個南中諸地。”
“不僅如此,阿統還頗有先見之明,提前探聽到虛實,孫氏欲暗中勾結曹賊,突襲我荊南數郡。”
“他又不辭勞苦,開辟山路,借道五溪蠻人駐地,進入零陵郡粉碎了呂蒙欲席卷荊襄的意圖。”
“又奉軍師令,率部北上攻克了上庸諸地。”
“此軍略之能,孤以為,阿統必能成為我中興漢室的中流砥柱也!”
“現在子仲你對其商業方麵的才能還有如此之高的評價,看來阿統不愧為天縱奇才,國之良士矣!”
“子龍,當真是教子有方呢。”
這一刻間,提及起趙統,劉備麵上的笑容也不由是濃厚了許多。
他作為主君,自然更能直觀的感受著己方一代將軍們已經相繼年老,可興複漢室卻非是一朝一夕所能定鼎之事。
對於趙統這樣擁有傑出才能的青年翹楚。
他打心眼裡是止不住的喜悅之色。
“不過,子仲,聽聞聚仙釀所消耗的糧食所耗比尋常酒水甚多,大規模釀造下,是否會影響我方軍資的庫存乎?”
此言一落,劉備聽聞糜竺彙報,聚仙釀開拓市場以及銷售都極其順利,麵上升起一絲絲的笑意,但隨之也不由沉聲相問著。
雖然他想依靠此特殊的聚仙釀聚攏財富。
但如若加大生產線,會因此令軍糧消耗過大。
他以為此舉也定將得不償失!
到時,也將不得不終止。
聽聞著此言,糜竺久隨於他,此番自是聽出了劉備內心深處的憂慮。
但聚仙釀大肆販賣一事。
此舉不僅能大肆收刮曹、孫治下的財富。
糜氏亦能緊跟著受利。
他自是不希望被叫停,遂稍作思索,拱手緩緩解釋著,“大王,其實此事您不必太過擔憂!”
“聚仙釀的確比尋常的酒水所消耗的糧食大,但據臣與阿統的接觸下,阿統似是在邊地擇出了些許能夠種植耐旱的農物。”
“雖然羌道那一帶,所能適於耕種的田地並不多,但卻足以在未有戰事時供給當地駐軍自給自足。”
“其部分還能拿出來釀造聚仙釀,以彌補所需。”
“其實,真正要我方輸送過去的糧食並未有太多,影響未有多大。”
“還請大王放心!”
聽聞著糜竺的一番彙報,劉備憂色才漸漸消散。
“那就好啊!”隨即,他放鬆的回了一句,遂道:“兩載前,漢中之戰剛結束不久,迎來了秋收之際,可卻因為各郡間有大旱,導致田間收成欠佳。”
“那時,憲和尚還未離世,他提議孤下達禁酒令,以節約糧食。”
“現在,孤允諾了開辟聚仙釀的市場,其實心下一直在憂心忡忡,雖然去歲大豐收,但軍資也需籌備,畢竟北伐一事,勢在必行!”
聽聞著劉備言語中漸漸吐落著其中苦衷。
糜竺自然是能夠理解,遂道,“嗯,大王放心,此事臣會與阿統做好協商處理的,每季定會嚴格控製好聚仙釀的釀造。”
“不會影響到國本!”
有了糜竺的拍脯保證,劉備的心緒放輕鬆了許多。
而就在二人談論之際。
此時間,禦前侍衛連忙奔入府中,單膝跪地拱手高聲道,“啟稟大王,武都有信使求見,稱有大事呈稟!”
“哦?武都軍情,難道是仲邈那麵出現了何等軍情乎?”
“快快宣進來。”
話音落罷,二人也顧不上繼續對弈。
劉備連是起身奔回王坐上。
並命糜竺帶著阿鬥往後殿等待。
隨著步履聲由遠及近的響起。
很快,武都信使就出現在府內。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