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成人來說,最常用的呼吸頻率,是每分鐘818次,通常在每分鐘12次左右。
而觸發的模式,就是什麼樣的條件下會啟動呼吸機的通氣功能。
這種出發通常分為呼吸機自動觸發以及病人觸發模式。
這種觸發的原理通常分為壓力觸發和流速觸發。
壓力觸發,就是病人吸氣時氣道內壓力降低,呼吸機檢測到此壓力變化而啟動送氣,從而完成同步吸氣。
而流速觸發,指的是在呼吸機環路內輸送一恒定的持續氣流,由微機檢測呼吸回路中入口和出口兩端的氣流流速,當兩端氣流流速差值達預定水平時即觸發呼吸機送氣。
單純從敏感度來說,流速觸發要比壓力觸發敏感的多得多。
而潮氣量,指的就是每次呼吸時吸入或呼出的氣體量。
它之所以叫做這個名字,就是因為呼吸交替似潮水漲落而得其名。
正常成年人平靜呼吸時的潮氣量為400~600毫升)。
而潮氣量的大小取決於呼吸肌收縮的強度、胸和肺的機械特性以及機體的代謝水平。
在運動時,人的潮氣量會增大,最大可以達到肺活量大小。
kg,根床及血氣分析結果適當調整。
再就是,一次完整的呼吸,是由吸氣和呼氣兩個部分組成的。既然是由吸氣和呼氣來決定的,那麼就一定存在著吸呼比。
將各種參數調整完成之後,呼吸機的調整工作也還並沒有完成。
因為還有根據患者的情況,再進行進一步的調整。
劉宏看著呼吸機上的參數,信手調整著。
調整完了呼吸機,劉宏再次坐在了旁邊,開始靜靜地等待著。
所有人都在等待一件事情,也就是艾佳琳醒來。
畢竟長時間的體外循環,還有二次開胸手術,都讓艾佳琳術後的狀態充滿了太多的變數。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艾佳琳身上。
終於,艾佳琳的身子輕輕打了一個哆嗦。
這是寒戰。
很熟悉的寒戰。
看到這個情況,所有人的心頭都是一喜。
因為寒戰,往往預示著患者快要醒過來了。
在所有人期待的目光中,艾佳琳的手,終於微微動了一下。
一直緊閉的雙眼,也隨之緩緩睜開。
看著睜開眼睛的艾佳琳,劉宏和鄭毅他們強忍著身上湧上來的疲憊,紛紛來到了艾佳琳的床頭。
檢查完畢,確認艾佳琳恢複的狀態良好之後。
為了不打擾艾佳琳的休息,所有人都沒有在病房裡歡呼雀躍。
隻不過欣喜的表情卻已經掛在了每一個人的臉上。
艾佳琳,暫時安全了。
雖然隻是暫時的,但是這個消息已經足以讓其他人歡呼雀躍了。
從艾佳琳的病房裡出來,鄭毅又看了劉宏一眼。
劉宏對著鄭毅,很有信心的點了點頭。
這個眼神的意思仿佛在說:交給我吧。
待到第二天,艾佳琳的呼吸機也被撤掉。看著艾佳琳轉危為安的樣子,鄭毅他們臉上漏出了由衷的笑容。
雖然問題還沒有徹底解決,但是起碼短期內,不用擔心艾佳琳的問題了。
搞定了這一切之後,鄭毅再次囑咐艾佳琳好好休息之後,來到了位於彆墅二樓的書房。
書房裡,陳暉正端坐在房間裡,手上還在翻閱著一本書,正在等待著。
不過鄭毅能夠看出來,陳暉明顯也是一晚上都沒睡覺,此時此刻的他,眉宇之間明顯還有抑製不住的疲憊。
看到鄭毅來了,陳暉合上了手裡的書,抬起頭看著鄭毅:
“聽說,一切順利?”
“使得,陳先生。”鄭毅點了點頭。
“那麼。”陳暉麵色略微深沉,“關於李老的事情,我們也該提上日程了。”
這一次,鄭毅沒有回避,而是對著陳暉同樣點了點頭。
“那麼……”陳暉點了點頭:“一周之後,我們出發?”
說著,陳暉拿出了一個本子,遞到了鄭毅的麵前。
“這是我這段時間聯絡的,可以作為你的助手或者是護士參加李老手術的人選。”
“你可以看一下,有哪些你比較中意的,可以告訴我。”
鄭毅雙手接過了陳暉遞過來的本子,但是他卻並沒有把本子打開。
他隻是看著手裡的本子,然後把本子重新鄭重地放在了陳暉的麵前。
“陳先生。”鄭毅的語氣嚴肅認真:“對於李老的手術方案,我有一個自己的想法。”
“說。”事情一牽扯到了李老,陳暉的表情一下子就認真了許多。
“陳先生。”鄭毅一臉的正色:“我想說,對於李老的手術。”
“如果可以,我想用我自己的團隊。”
鄭毅這一句一出口,當時陳暉的臉色就變了。
要知道這麼多年來,為了李老的身體,陳暉可是沒少操心。
這個筆記本上麵這些人的名字、簡介,還有聯係方式。都是陳暉這麼多年來的辛苦結晶。
雖然說讓他們來進行主刀做這個手術,可能有些困難,因為任何一台手術主刀醫生都是要肩負大部分責任的。
萬一這台手術出了什麼岔子。
並不是所有的主刀醫生都能像當初的聶文群那樣,能夠把鍋乾淨利索地甩給下級大夫的。
可是即便這樣,筆記本上的這些人也都算得上是業界的大牛了。
要是他們來配合做手術的話,陳暉覺得,至少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雖然說這些筆記本上的醫生不能去當主刀大夫。
但是他們哪怕是作為一名助手或者是旁邊的觀摩人員,在關鍵的時刻提點幾句,都能對促進手術的完美完成起到重大的作用。
可是就這樣一個極好的條件擺在鄭毅麵前,他竟然拒絕了。
“鄭醫生啊。”陳暉看著鄭毅,苦口婆心地勸說道:
“你知道這個筆記本上我記錄的都是些什麼人嗎?”
“我知道的,陳先生。”鄭毅認真地回答道:
“剛才我簡單地翻了一下這個本子,我看到裡麵有很多我們心臟外科的業界專家,其中甚至有著兩名二級教授以上級彆的高手。”
“從陣容上看,我的確可以從這個本子裡挑選一個相對豪華的陣容。”
“但是陳先生。”
說到這裡,鄭毅略微有些嚴肅地看著陳暉:
“我們做手術的目的,不是要拚湊一個看起來豪華,但是實際上外強中乾的手術團隊。”
“我們要做的,是儘可能為患者,也就是李老,做一個最好的最完美的手術。”
“不知道您認不認可我的這個想法。”
鄭毅的這番言論,倒是讓陳暉點了點頭。
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