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隴西郡,臨洮。
西涼一係,已經亂成了一鍋粥。一月之內,李傕、郭汜、樊稠、張濟、胡軫等軍中驍將,儘被奪了官職。諸將之中,也是互生嫌隙。
李傕、郭汜、李蒙、樊稠等人互出詈辭。樊稠、李蒙罵李傕“小人行徑,不以壽終”,李傕譏諷郭汜“喜食糞汁,妒妻誤大業”。
紛紛亂亂,不當礽子。
隻可憐李傕那外甥胡封,總角聚髦、黃口小兒,被樊稠牛眼一瞪,生生哭了三天。
董宅。
一枚青瓷盞砸落,砰地碎成一地。
董卓怒不可遏:“豎子,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月初,他以“腹誹朝政”的罪責,被罷去河東太守一職。當日即氣得跳腳。
前漢元狩六年,大司農顏異宴客,客人議論朝政,顏異不應,“微反唇”。
意思是,隻是動了動嘴唇,未置一詞。
卻被酷吏張湯使人告發,最後坐“腹誹罪”被殺。
荒誕至極。
卻不想,舊事再發,竟輪到他董卓。
待有異人歸附,《三國演義》、《三國誌》流傳開,董卓才明白其中緣由。
罵幾句“庸狗”、“三姓家奴”後,他又喜又歎。
喜的是“董相國”竟有“權傾朝野”之能為,歎的是自己怕難有“再相國”之日。
收拾心情後,董卓帶著部曲家將、二百異人,回臨洮。
沒多久,李傕等人尋上門。
董卓這才發現,李、郭、樊等身邊,皆有異人追隨。以華雄最甚,有七八千之多。以牛輔最少,隻一百來人。
我堂堂“相國”,竟隻比那醜婿多一點?
董卓氣悶。
眾人聚在一起,為前景謀。
李傕說,須摒棄“前嫌”,隻要西涼上下一心,何愁大業不成。
楊定道,可將那姑臧“毒士”賈文和尋來,出出主意。
牛輔撇嘴,早尋過八百回了。
彆說賈詡,其賈家宗族早在異人初降幾日,便遷往他處,再無音訊。
正議論間,有邸報傳來——武威人段煨,遷隴西郡太守,不日就任。
眾將聞之,麵色陰晴不定。又議半日,各自離去。
段煨,乃太尉段穎族弟。“異人史書”中說,其先與董卓諸將不睦,後斬殺李傕,夷其三族。
有此人在隴西,西涼諸將的日子,怕是難捱。
數日後,段煨征宋果、伍習、張繡為將。
前二者,於“史”與李傕、郭汜有死仇。後者,則是張濟的親侄。
李、郭、樊等人心生芥蒂。一日群宴,李傕醉酒,諷張濟“東食西宿”、“一女侍二夫”。張濟拂袖而去,第二日索性投了段煨。
有宋、伍、張家叔侄在,西涼軍馬迅速被段煨掌控。董卓的軍中威望、班底,如雨打風吹去。
由此他怒從心起,摔杯砸盞。
正此時,一直不離不棄的李儒,忽然道:“明公,你可知,何為‘陳寶’?”
……………
方壺。
[仙廬碑]旁,多出一泓泉水。正是由[公告]中的那份“隨機領地道具”所出。
————————
『阿伽尼佩之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