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畔,李鷸講完話,眼神懇切地望向李道長。
“你是遭了魍魅。”李漁稍加思索,說道,“早年間,小道隨師長修行時,曾聽他說起過,洞庭湖底有一頭鼉魅。若得舐人血,即可化作其人形狀,偷梁換柱,做些荒唐事。”
李鷸聽到“鼉魅”,心裡一懼,再聽“荒唐事”,就不由自主想到自家嬌妻。若識破鼉魅,怕會遭了毒手。若沒識破,那……
“求真人誅此鼉魅!”李鷸再拜道。
“小道不是真人。”李道長搖搖頭:“此番出觀入世,葉師就多次叮囑小道——術法未成,不得輕易出手。李刺史,你還是去尋其他法師吧。”
說罷,他輕輕一揮手,身邊空地上,忽地出現一頭膘肥體壯的黃牛。
道長跨牛欲走。
出觀?
葉師?
李鷸被拒絕,麵上卻是一喜,攔到牛前,急切問道:“令師可是[興唐觀]觀主、葉靜能葉天師?”
牛背上的李道長,淡笑不語。
葉靜能,出自浙江鬆陽的道教世家葉氏一脈。
乃是此方世界有名的術士,曆高宗、中宗、玄宗數朝。
其鎮壓老狐、破除魔魅,引玄宗千裡觀燈、遊玩月宮,阻婆羅門僧渴海、救下守寶白龍,留下不可儘數的神仙故事。
門下弟子王苞等人,也能丹符施法、取水噴咒,頗多神異。弟子“常持蒲”,嘗與汝陽王對飲,量儘而倒,化為五鬥酒榼。
一樁樁奇聞異事、神怪傳說,於民間廣為流傳。葉靜能與其弟子之能為,也隨之深入人心。
李道長“虛空喚出黃牛”的玄妙手段,使得李鷸認定——
眼前這位年輕道長,絕對是師出名門,或者就是葉天師的門人弟子。
什麼“術法未成”,隻是自謙。
“不得輕易出手”,又不是不能出手。
再說了,讓他去尋其他法師,法師哪是好尋的?
李鷸想通其中關節,頓時就跪倒在黃牛前,叩頭不止。一邊苦苦哀求,一邊道:“願儘奉家貲,酬道長消災解厄之勞”。
百般糾纏,李道長實在推辭不過,隻得說:“小道姑且一試”。
洞庭湖至邵陽有數百裡,李鷸問道長如何去。
李道長丟出一枚[神人泥塊],喚來一匹高大的泥馬。
泥馬栩栩如生,李鷸更是欽服。
約莫半天功夫,邵陽城在望。
兩人下了牛馬,步行入城。越往裡走,李鷸的心情越是複雜。
待走到邵陽署府門口,李鷸恐懼、憤恨交加,麵上竟有幾分猙獰。李道長輕吒一聲,他才平靜下來。
門口衙役正抱戟瞌睡,聽見腳步聲,頭都不抬,懶洋洋地道:“來人止步。”
誰料,來人未止步,還徑直往裡闖!
衙役一個機靈清醒過來,刺史大人正於堂上擁案理事,豈能驚擾!
他起身要往衙門裡跑,口中罵罵咧咧,說一會等把這不曉事的家夥抓住,得狠狠收拾一頓。
然而他才剛邁開步子、看向門裡,就麵露驚駭,愣在當場。
……
得益於邵州官吏們的懶政怠政,李漁二人竟直接越過正門,闖入了官署。
屋內,一人伏在堂案上,身穿緋袍、腰配魚袋,正呼呼大睡。另一側公案上,兩名官員一邊閒聊,一邊批改著文書。
李漁兩人突然闖入。官員們皺眉,正要嗬斥,卻在看到李鷸的麵目時,忽地一怔。
怎……怎與李刺史如此相像?
正遲疑間,一具骷髏戰將現身,駕骨馬、揚骨刀,直襲伏案而睡的緋袍人。
官員們大駭,驚叫道:“刺史小心!”
酣睡的李刺史,聽到動靜,呼嚕聲突止。他眯著惺忪睡眼,剛抬起頭,就見一柄骨刀迎麵劈來。
駭得他下意識抬起左臂,擋了上去。
刀斫入肉,鮮血橫灑。
李刺史痛聲嘶吼,他將堂案一掀,官印、案卷、簽簡亂飛,骨馬步子一緩。
李刺史趁機翻身躲開,正要喚來軍士捉拿刺客,就看到了怒目圓睜的李鷸。
“鼉妖,你事發了,且受死!”
李道長一聲大喝,[丁固]馬頭一撥,殺將過去。
李刺史大聲呼救,喚錄事參軍、喚府中衙役,卻都被李鷸攔在門外。
李漁兩人之所以貿然闖入署府,便是要打鼉妖一個措手不及。
不然等鼉妖有了準備,引軍伍為防護,倒指二李妖孽作亂,可就棋差一著、適得其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