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之後,劉脩也望見過許多非凡氣象,或為凶禽、或為猛獸。萬年公主要招攬,那些人卻根本不予理會。
失敗數次後,小公主索性不再求“良將”,轉求氣色黃白的“巾幗精兵”。
後者同樣不好尋。
姑侄倆在雒陽城頭望了足足十日,合適者近百,卻隻得其十二。
這十二名[巾幗],其一為異人,餘十一者則是富戶豪門的童仆、孔武有力的村姑。皆被送往[女校],由教習王越、太史慈授予劍術弓騎之法。
第十一日,劉脩劉淑照例於平城門城樓安坐。一應官吏上來見禮後,隻城門司馬留下,其餘人自去忙碌。
這十天來,他們已經習慣了。
萬年公主依舊乾勁十足,對著城門處進進出出的人流,指指點點。
說這一位頗為壯實,但屬實太醜,就不要了。
又說那一個體態豐腴、英氣十足,皇姑姑且看一眼。
……
城門司馬站在三丈開外,眼觀鼻、鼻觀心,保持沉默。隻在陽翟公主“看”中人後,才指示門卒將人請上城樓。
今日已有五“請”,儘是京官家眷、大家閨秀,也都拒絕了兩位公主就讀[女校]的邀請。
就在城門司馬以為,今日或與昨日一般,一無所獲時,陽翟公主忽地站起,情緒激動地盯向城下一女。
口中“怎是如此異象”、“龍鳳怎聚在一起”……,驚歎不已。
城門司馬心中好奇。萬年公主腳下墊著磚瓦、扒著垛口往下瞧,還沒瞧清楚,那女子已經入了平城門。
城門司馬要派人去請,陽翟公主說不用,她要親自去。
二女下樓,追了上去。萬年公主發現,令皇姑姑如此失態的,竟是一位文文弱弱、似柳扶風的小娘子。
看她年歲,與姑姑相仿。
——————
李漁被人抓住手腕,很不習慣,甩開少女柔荑,問道:“你們是誰?”
兩位公主說出自己的身份,也發出邀請。
李漁了然。
[夢]裡也有萬年、陽翟二公主辦的[西園女校]。隻不過,在劉宏賜婚,將劉脩下嫁於皇甫義真的從子皇甫酈後,[西園女校]就沒了影蹤。
姑侄倆盛情相邀,李漁嫌麻煩、不欲理會。不過轉念一想兩人的身份,便在她們的再三邀請後應下。
劉淑歡呼雀躍。劉脩則問小娘子芳名、可有同行者、城中可有親眷。李漁答“王榮”,又連連搖頭。
陽翟公主也不望氣了,直接三人兩馬載著李漁往[西園]行去。
路上,劉淑問劉脩,王榮的“氣”是怎生模樣。劉脩不答,被問得緊了,才說與其相仿,是青鸞之相。
李漁也才知劉脩竟身負“異術”,[夢]裡隻做個相夫教子的家庭主婦有些可惜了。
入得[西園],安排好食宿等瑣事,李漁見到了兩位教習。
十三歲的太史慈,麵容稚嫩,還處在變聲期。他牽著馬匹,一臉嚴肅,正為十二位女學員講解著騎術。
待麵容嬌好的[王榮]到來,太史教習輕輕頷首,令其入列。
講解完畢,學員們依次上前,有的躍上馬背,由太史教習牽著走了幾步;也有的畏縮不前,隻敢伸手摸摸馬尾。
輪到[王榮],太史教習問:“可曾乘過馬?”
[王榮]點頭:“兩日前始習禦術,騎馬入雒。”
學了兩日?
太史教習想了想,說道:“你且在馬背上練習如何坐、如何行進。”
[王榮]點頭,接過韁繩,飛身上馬。揮韁夾腹,黃驃馬疾馳而走。
分肖髻如燕尾,翻飛起伏。
裙裾絲帶迎風,獵獵而動。
[王榮]在兩教習、二公主、十二學員的目瞪口呆中,縱馬揚鞭,繞校場奔行一周。
而後,蹄聲遝遝,策馬回馳。
在學員們花容失色的尖叫聲中,[王榮]緊韁勒馬,停在太史教習麵前一尺處。
勁風撲麵,少年下意識退開一步。
這…這叫“始學禦術”??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