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漁恍然。
此龍吉,非[封神]龍吉公主,而是日本的一條雄蛇。
日本的一則神話故事中,一對老夫婦從神那裡要來一個蛇子,名叫龍吉。龍吉漸漸長成一條大蛇,房屋都容不下它。老夫婦便將其放生於山林中。後遇旱災,老夫婦向老天爺求雨,大蛇聞之,降下雨來。
類似這種“神以蛇身現世,為民降雨”的故事,日本不少地方都有流傳。
行過半裡,關羽才想起,還未請教這贈馬異人的姓名。
李漁報上真名。
“李漁?”關羽一愣,“可是那三榜榜首、[仙廬]李漁?”
李漁笑笑:“關兄以為呢?”
關羽回以微笑:“是與不是,並不重要。”
這是他的真心話。
此關羽也是河東郡解縣人。兩個月前,他挑著一堆獵貨回家時,忽地發現鄉裡人瞧他的眼神不對。
隨後幾日,不少人登門拜訪,還問了許多稀奇古怪的問題——
“怎是白臉?”
“怎不穿綠袍?”
“長生好些,還是雲長好些?”
“你妻懷的可是男嬰?”
“可取了姓名?”
“是平、是興,還是索?”
“你怎沒有兄長?”
一個個問題,問得關羽想打人。
通過與拜訪者的交流,他知道了《三國演義》,知道了書中一位與他同名同姓的英雄人物。
“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麵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
[書中關羽]的相貌特征有八條。
關羽雖自認不凡,但也僅僅對上後四條。前麵的“九尺”、“長髯”、“重棗”、“塗脂”,他是半點不沾。
所以,他非[書中人]。
關羽想通此節,心裡也不免有些失落。
許多人失望離開,後來者卻依舊絡繹不絕。
關羽說自己“八中其四,非書中人”,來訪者們卻不以為然。
有人說,整個解縣,六鄉二十九裡,姓關的有五裡,而名喚關羽的,有且僅有他一個。
不尋他尋誰?
關羽不勝煩擾,父母、妻子都勸他出門暫避。
關羽便離了解縣。
出門在外,又與在鄉裡時不同。關羽發現,隻報姓名不報鄉貫時,旁人一瞅他這長相,就不太關注。
關羽先去雒陽,見識了參天神木。隻可惜那[天梯葉]售價太貴,關羽隻入了[天梯]體驗兩回,便囊中羞澀、不能繼續。
出了京雒,關羽趕去涿郡涿縣。
涿縣裡,人流如織。
許多人走去賦閒在家的盧植盧大儒家中。
關羽隨在其中,望見了異人簇擁著的“季漢之主”、“漢昭烈帝”劉備,以及現任涿縣縣令公孫瓚。
劉備,“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麵如冠玉,唇若塗脂”,公孫瓚,“美姿貌,大音聲”。
二人形貌,與書上所述相差無幾。
關羽對比自己的“八中四”,再次確定,他非[關雲長]。
關羽轉身要走,卻又聽劉備一行人說起張飛,便隨著亂紛紛的人群一起,趕去縣裡一屠戶家。
等到了地方,屠戶家關門閉戶。一問鄰裡,才知那小兒張飛被人用法術壞去手臂,尋方士消解去了。
關羽離開涿郡,本想就此返家。卻見“西南光柱”亮起,許多人信誓旦旦,說“有異寶出世”。關羽心動,一路趕來。
自李關二人同行後,通關過卡,皆是李漁付費。朝晡吃食,也由李漁安排。
關羽不願得人好處,再三拒絕,卻架不住李漁熱情似火,受惠良多。由此,關羽對李漁的好感,迅速攀升。
至王屋山時,已然稱兄道弟,好不親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