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了西涼卒的糾纏,李漁隻用了一日,便跨越冀並二州,踏入幽州地界。
關羽漸漸褪去棗色,渾身膚色趨於正常,隻餘“麵如重棗”,以及一叢長髯。
六月初五,[蒼鵝]剛剛飛過一座小山,關羽幽幽醒來。
睜眼便是高空,駭得他猛一掙紮。[蒼鵝]一時沒抓穩,關羽直接墜向山腰。
好在[蒼鵝]反應及時,極速滑降,於將撞未撞之際,將他拽住。
平穩落地後,關羽眼瞧著[蒼鵝]化為李漁,吃了一驚。而在得知這幾日的經曆後,他更是好一陣才緩過神。
關羽的記憶,還停留在吞吃[大棗]、周身如火燒的那一瞬間。
對二人如何突出重圍、逃出生天,李漁並未細說。與[天品]華雄的交手,李漁也一言帶過。
但關羽自然明白其中艱難,不過他隻鄭重道了聲謝,並未多說甚麼。
夫施德者貴不德,受恩者尚必報。
來日方長,且待後還。
“羽……不對,我應該喚你雲長才對。”李漁微笑著道。
關羽不解其意,李漁將[鵲鏡]遞了過去。
關羽持鏡一觀——
身長九尺,髯長一尺,麵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
關羽一愣:“這……這是關雲長?”
李漁回道:“是關雲長,也是你。”
關羽的思緒一亂。
諸如“我非我”、“我是我”、“回家後,老母、嬌妻可還識得我”之類的念頭,於腦海中翻騰。
片刻後,[鵲鏡]忽地化作鵲鳥,飛回李漁手中。
關羽穩定心神,看那鵲鳥重為銅鏡,又瞬間消失不見,奧妙非常。他問道:“兄長是[仙廬]之主吧?”
李漁點點頭。
關羽有些感慨。兩人見麵之初,李漁便道出真名,不過那時的關羽還以為二人同為“重名者”。
卻沒料想,皆是“正品”。
“雲長,我帶你往[仙廬]一觀。”
“諾。”
時空流轉,入[方壺]。
碧海遠山、仙圃靈泉,奇花異木、蛇毛蟻族,令關羽眼界大開。
小娘子、熊家二老、家相,都來相見。關羽不敢怠慢,執禮甚謹。
眾人都熟識《三國演義》,對“關二爺”都有些好奇。尤其是小侍女,她圍著關羽轉了一圈,欲言又止。關羽看她,她忍不住道:“你怎沒穿綠袍?”
關羽無語。
小娘子忙將小雀兒扯到一旁,對關羽致歉。
關羽搖搖頭:“無妨,嫂嫂不必在意。”
一句話鬨得小娘子滿臉通紅,她低下頭,似有應聲,又似未應。身旁小雀兒說“你怎喚……”,才說幾個字,就被小娘子扯著回房了。
關羽撓頭:“兄長,我說錯話了?”
李漁哈哈一笑:“雲長無錯。”
家相笑眯眯地端來許多水果,讓關羽品嘗。
接下來,關羽又認識了[十三蟻]、[蛇姬]牙牙與紅魚、[女王毛]、錄九。
在[滄海島]一角,李漁取出先前所得[山水·樵風涇],往兩座山峰間一拋。
一道山溪,豁然成形。
————————
『樵風涇』
[品階]天品。
[屬性]文風+100,涇中有一定幾率出現[射的遺鏃]。
[描述]鄭弘少采薪,得一遺箭。頃之,有人覓箭,問弘何欲,弘知其神人,答曰:“常患若耶溪載薪為難,願朝南風、暮北風。”後果然。
————————
『射的遺鏃』:祈之,可得[天品]及以下道具。
————————
會稽有一山,名“射的”。傳聞有仙人至此山,射箭為樂。
後漢太尉鄭弘,年少時於此山砍柴為生。有一日,他於在山溪之中,撿到一枚箭鏃。
仙人來尋箭,鄭弘歸之。為答謝鄭弘還箭之德,仙人應鄭弘的請求,於若邪溪上旦刮南風、暮刮北風,以助采樵舟運。
此風,即被稱作“樵風”,又稱“鄭公風”。
李漁眼前一亮,喚起[十三蟻]往山溪中尋找。
[射的遺鏃],持鏃許願,心想事成,極為玄妙。
就[夢]中所知,其他地域、文明中,也類似的道具。比如萬寶錘、阿拉丁神燈、緬甸銀鑼、如意金犀毛等。
未待多時,[十三蟻]一聲歡呼,[馬麵小青尾]馱著一枚黯淡無光的青銅箭鏃,漂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