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餉銀換島 處州募兵_怒海爭鋒:天啟大明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怒海爭鋒:天啟大明 > 第十一章 餉銀換島 處州募兵

第十一章 餉銀換島 處州募兵(1 / 1)

九月初,蕭震帶著馬三和小鐘,到了海門衛約見遊擊將軍陳澤,兩下奉禮寒暄後。

蕭震說明來意,笑道:“陳將軍,我自京師回鄉數月,眼下已是大好,欲在年後準備起複回京,此次前來是想陳將軍助我一臂之力。”

陳澤聞言,先是盤算一下,才慢慢開口說道:“蕭翰林謙虛了,大人貴為翰林庶吉士,我一個小小的海防遊擊如何能相助與大人。”

“陳大人太謙虛了,海門衛可是台州的海防要衝,大有可為的”,蕭震忽悠道。

“哦?不知這話從何說起?”被勾起興趣的陳澤追問著。

“我大明自正德皇帝以來,各處流民不斷,自嘉靖以來我江南亦是多有波及,再者自萬曆皇帝派礦監稅使南下,各處礦工不堪閹奴盤剝,亦是逃於各處”,蕭震卻是直言不諱的繼續說道,“光是台州府境內流民不下萬餘,我欲借大人近海的上下大陳二島安置流民,為地方除患,為君上分憂。陳大人能助我否?”

我勒個去!陳澤心裡大罵,張口就要倆島,這蕭家的少爺是要乾嘛?但嘴上卻開始推脫。

“非是陳某不願分憂,隻是這軍民也非同屬,在下恐怕力有不逮啊。”

說完陳澤不著痕跡的打量著蕭震,心下卻是想:安置流民那是巡撫衙門和有司衙門的事兒,自己沒啥好處,貿然插著一手,得罪人不說,出力不討好的怎麼乾?這蕭震到底要出什麼幺蛾子?

蕭震也是清楚大明朝此時這些南方軍頭的想法,也不再繞彎子,便說:“陳大人放心,若是能出借上下大陳二島,某自會幫大人補齊海門衛上下丁戶,並向浙江兵備道衙門請餉。”

“若兵備道來海門衛核實丁口,不出一年,海門衛7000在冊丁口,我保證大人能實冊請餉,而且餉銀全歸陳大人安排,島上丁口隻借給大人點冊備查,不用陳大人出一兩餉銀。”蕭震繼續說道。

陳澤聞言,立馬正身端坐椅上,摸著下巴算著,眼下海門衛隻有丁口不到三千,除卻軍戶兩千餘,真正戰兵不足千人,自己能領的餉銀,在各部衙門七折八扣下來一年也就萬八兩出頭。

大明在冊兵丁餉銀一年18兩計,所謂七折八扣,這銀子一路到軍隊隻剩10兩左右。將官吃的是空餉,不說全額補齊,這蕭少爺若是能補兩千人實額,一年自己能落下一萬多兩餉銀,這事兒倒是能乾。

於是回道:“若如大人所言,為君分憂,亦是我武人職責,本官責無旁貸,願助蕭大人一臂之力,此時若成,上下大陳二島當由蕭大人安排。”

錢的事兒聊明白了,後邊就好辦了。

蕭震也不跟陳澤彎彎繞了,就讓陳澤上報浙江兵備道衙門。

奏報海門衛大陳哨所,近日發現海寇船隻,申請納流民募兵丁,請餉練兵充實海防,防備海寇。

蕭震自己也早準備了台州沿海士紳們聯名的請兵防寇請願書,蕭家是豪強,又是這個翰林少爺親自登門,還是能減少流民麻煩,擴兵護衛鄉裡,一眾“家鄉父老”倒是痛快的支持,紛紛在請願書上畫押。

於是蕭震帶著馬三、小鐘一眾二十人家丁,趕赴巡撫衙門駐地杭州。

浙江巡撫衙門內堂,巡撫鄒銘時看著這個重禮來訪的蕭震,一時也弄不清這個安撫流民的辦法到底是怎麼個意思,隻好開口道:“蕭翰林是清流一等的青年才俊,為何非要為這濁流雜務操心?安心在家養病,早日起複回京才是正途啊。”

“撫台大人,學生回鄉所見是海防不彰,近日聽聞海寇侵襲,家鄉士紳也是人心惶惶”,蕭震又接著說道,“學生不才,如今在家賦閒,不能報君恩於萬一,受鄉鄰士紳囑托,冒然來府衙打擾大人,望撫台大人見諒!”

說完蕭震將士紳聯名的請願書遞了上去。

鄒銘時撫須看著請願書,半晌才開口,說:“過慮了,倭寇早在嘉靖年後剿滅的差不多了,如今海上即使偶有海賊,也是不敢再上岸襲掠,何故如此惶惶不安?”

這巡撫不大好忽悠啊,蕭震心裡琢磨著,就加碼道:“撫台大人,如今江浙一帶各家都有商船出海,一旦海寇滋事,各家都怕受損,少了收益怕不好交差。”

鄒銘時一聽,頓時反應過來,現在能出海的士紳,哪家後邊不是靠著朝廷的官員。要是沒有靠山,敢出海?美不死你!雖說隆慶年就開海了,但所謂開海那是給官紳們開的,莊戶泥腿子敢弄,那就是海賊。要是自己不答應,估摸著這些士紳該鼓動背後的靠山給自己穿小鞋了。

“海門衛前幾日倒是上報有海寇襲擾,早些充實海防,也算防患未然。且能安撫流民,平靖地方,算是好事。”

鄒銘時好歹是巡撫,當然不能讓蕭震這個沒官身的翰林給拿軟釘子一紮就點頭同意。

“此事本官知曉,待知會各有司商議後,府衙再下公文不遲。”

看著還端著架子的巡撫,蕭震好在是早有準備,拿出前段時間到福建忽悠到手的葉向高的名帖,遞給了鄒銘時。

蕭震弄出個憂國憂民的姿態後,說道:“學生前段時日隨船赴福建,拜會葉老首輔,多得老首輔教誨,十分敬服葉老在萬曆年間大敗倭寇,驅逐荷蘭西夷入侵。現在適逢家鄉父老請兵防寇,學生雖不才,但不敢辜負葉老教誨和囑托,想有所作為,懇請鄒大人相助學生。”

鄒銘時看著葉向高的名帖,心頭一震。

這葉老可是在九月初受命回京了,而且皇上是多次下詔催促,老大人也是幾番推辭,但並未獲準,起複肯定隻是時間問題。自己是萬萬不能得罪的,而且這安撫流民,要是真能做好,未必不是自己這個巡撫的功績。

接著便不再推辭蕭震的請求,再看看葉向高的帖子,還言明要從浙江的糧倉調撥一萬旦糧食,相助蕭震安撫流民。

看著巡撫衙門的文書,蕭震的募兵和收納流民的計劃總算是師出有名了。當即就帶領一眾家丁到了處州,招募流民。

為什麼選處州呢?

當年戚繼光練兵招募兵員“以處州為第一,義烏次之,台、溫又次之,紹興又次之”,後來因為義烏招兵方便,便沒去處州。

這次蕭震看重處州,一是因為處州兵性悍,生產山中,尚守信義,為鄉兵之始。也就是說處州的兵源,成天在山裡挖礦,爭礦械鬥是免不了的。所以處州礦工的凶悍是出了名的,而且處州人還講究信義,換句話就是有朝廷大義就好指揮,相當適合募兵。

二是萬曆年間宦官劉成榷到浙江做稅監,弄得烏煙瘴氣,不少礦山弄得無法為繼,礦工失業,又無田可種,除了山裡的產出勉強果腹,丁口多的搞不好要被餓死。但凡給個活路,那就是救命之恩。

三是處州多礦工,以後自己尋礦、冶煉、鑄炮都能用得上。

處州府下轄麗水、鬆陽、青田、宣平、龍泉等地,蕭震安排家丁拿著巡撫衙門的文書到各縣,張貼告示,立下幡旗開始招兵,點選流民。

以實餉月銀三兩,陸續招募了青壯三千餘人。

在家丁帶領下將三千青壯粗略編隊後,又在各處流民聚集之地選有工匠之長的流民一千餘戶,並選丁口壯健流民一千餘戶,合計一萬兩千餘人。在青壯編隊護衛下由馬三帶隊,趕赴海門衛。

十月初,在接到泰昌皇帝駕崩,天啟皇帝繼位。接到消息時,蕭震正組織自家船隊從杭州府押運巡撫衙門支應的一萬旦大米。接到消息自然是跟著巡撫衙門的官員又為泰昌皇帝進行了祭奠,同時恭賀了天啟皇帝繼位,算是喪事喜事一起辦了。

又送完一位皇帝後,蕭震安排大管家蕭合,采買安置流民的相關物資。

裝運起航後,蕭震感慨著天啟年的即將來臨,又有種時不我待的緊迫感。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


最新小说: 歸墟仙國 四合院:淳樸正直善良的柱子 神話山莊:開局向女魔頭求靈種 那隻顯眼的假獅子是隔壁學院的 混在異界撿破爛 啥?我的藍牙連著現代農科院! 我的地脈視覺破儘天下龍穴 慘了,那老登是我爺爺秦始皇? 假千金被逼下鄉?隨軍成科研大佬 七零:冷麵軍官被鹹魚大佬拿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