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上養兵、開發,銀子像流水一般花出去。在蕭遠山老爺的無聲抗議中,蕭震也是愁的沒法。原來自己的愛好全在軍事上了,這民事賺錢還真是有些難。
左思右想的蕭震定了兩種賺錢買賣,先是在島上組織人手開了香水製作工坊。
靠蒸餾得來的高度酒精和各類花油混合,弄出有些香味的粗劣香水,再裝在從景德鎮定製的上好瓷瓶裡,蠟封之後冒充高檔香水。
其實燒酒在元朝時就有了,而且銅製的蒸餾器,俗稱燒酒鍋,在明朝也算不少。隻是江浙多用米酒,這燒鍋酒還是蕭震派人到北方采買的。
鮮花水洗後研磨搗爛,紗布濾去殘渣,加菜子油慢火蒸餾,得花油。摻上蒸餾的酒精,慢慢攪勻,陰涼靜置幾日,再分裝即成香露。
雖說是大明有了薔薇水一類的東西,但架不住蕭震這款粗暴的香水,剛一打開確實是香氣濃重,所以一時銷路還算不錯,至於買回去不多久就沒味了,那就屬於自家保存不善了。
加上蕭震在自家的商棧出貨,不少以為是西洋奇物,價格倒是不低。蕭震也是讓自家在蘇杭一帶的貨棧掌櫃,去什麼畫舫、妓院的弄了一波營銷手段,但指望著江南一帶把貨鋪開,還需要等些時日,畢竟現在靠的是口碑傳送,急也沒用。
最後等著賺大明士紳銀錢的蕭震,將目光轉向倭國幕府和南洋殖民者。雖說法國現在也已經有香水製造了,但屬於皇室和大貴族專用,價格高的離譜。蕭震的香水占了簡單粗暴產量大和大規模鋪貨的便宜,一時也是算是收益不錯。勉強的能給練兵開支一些支援。
再就是,打算再一次勾結海門衛遊擊陳澤,計劃在沿海開鹽場。納潮、製鹵、結晶、收鹽集坨,工藝和技術上倒是沒有難度,但是現在的鹽場生產周期實在是長,蕭震問了一下,從海水到最後成鹽要9個月,但蕭震覺得隻要產量足夠大,慢慢等有了產出,後續逐步跟上,也算是一路財源。
結果陳澤的話讓蕭震放棄了這個鹽場計劃。陳澤害怕的是各路鹽商,現在大明的鹽場在開中法廢弛後基本上是官宦支持下的大鹽商把持。鹽場和灶戶的鹽,不經過大鹽商根本出不了鹽。
再說鹽商手底下可是不少販賣私鹽的鹽梟亡命徒,明裡暗裡的陳澤都覺得自己的小衛所攔不住。鹽又不值錢,眼下零售的一斤才幾錢銀子,就是鹽場能產幾萬斤鹽,出手不過幾千兩的事兒,風險和收益不成比例啊。
聽了陳澤的分析,確實有理。沒轍,現在跟鹽商掰不了手腕的蕭震,隻好放棄鹽場計劃。
蕭震也琢磨過造鏡子?隻知道水銀玻璃,但現在又造不出玻璃,慢慢實驗太費時間,否了。
開錢莊?現在江南的大商人的票號都算成熟,插不進手,再說自家的家底還撐不起票號這樣的大買賣,還是弄不了。
最後蕭震發現,隻能等攢出海戰力量,乾海盜勾當是來錢快的最佳選擇。也隻好放下心思不再多想,繼續掏蕭家的老本了。
得虧蕭家乾海商多年,銀錢什麼的老爺子攢了不少,埋在自家地窖,不少銀瓜都黑了。但看著搬出地窖的存銀,蕭老爺子的臉色比銀瓜還黑。
但兒子是自己的,蕭遠山也隻能黑著臉咬牙把銀庫開了。畢竟老頭子深知來錢快還是得當官兒,拿這些年的老本去給兒子弄前程,再心疼也得花。
蕭震看著大陳島逐步穩健的進入發展期,蕭震隻能等裝備慢慢到位,逐步形成戰力。交代好後續的訓練和建造計劃。
接下來蕭震打算在士林弄些名聲,畢竟準備將來配合出兵澎湖,需要先刷個知兵的聲望出來,才好師出有名。
自萬曆末年薩爾滸楊鎬兵敗後,朝廷派熊廷弼以兵部右侍郎、右僉都禦史的身份統領遼東軍政,熊廷弼在遼東采取堅守整備,逐步近逼的策略。
遼東局勢逐漸扭轉,建奴努爾哈赤也不敢貿然發動攻勢。但朝中言官不懂軍事、不知實情,紛紛上疏奏請指責熊廷弼勞師糜餉,不敢進擊。
倒熊聲勢越來越烈,又正好趕上先後三個皇帝的來去大戲,政局算是亂套了。朝中重臣都借著遼事相互攻訐,爭權奪利。無奈熊廷弼被迫辭官,接任者是袁應泰。
新上任的袁大人不知兵,上任後大規模調整熊廷弼的防禦計劃,準備出兵對建奴進行反攻,而且袁應泰輕率的接納大批蒙古難民到遼陽、沈陽城內,建奴奸細大量潛伏其中。
天啟元年1621年)三月十日努爾哈赤領軍進擊沈陽。
三月十三日沈陽總兵何世賢、尤世功戰死,沈陽城破;浙營將領陳策、董仲揆所部力戰而亡,全軍覆沒,戚家軍遺留的精銳一戰全歿。連同北上抗擊建奴的四川等各省精銳,也都打了個精光。
三月十九日建奴圍困遼陽,二十一日建奴奸細城內縱火,建奴破城而入,袁應泰在城樓上自縊而死。遼沈失守後,朝廷再次震驚,又一次啟用熊廷弼為遼東經略,收拾殘局。
蕭震就是在這時候乘船到了南直隸。
雖然現在是葉向高任首輔,但朝堂上鄒元標、趙南星、馮從吾、孟養浩等東林黨占據要職,所謂“東林萬盛,眾正盈朝”。
可以說當下東林黨風頭正盛,但蕭震知道在天啟朝用不了多久可是魏忠賢的閹黨更吃得開,好在是東林黨一直沒被徹底消滅,崇禎一上台東林黨就死灰複燃。
蕭震這時候到蘇州可不是去燒東林黨的熱灶,而是打算接近一下後來名震天下的“複社”。
前陣子蕭震還憑著葉首輔的帖子狐假虎威的忽悠過巡撫大人,鄒銘時也沒敢真留下葉首輔的名帖。
翰林出身又拿著首輔的名帖,蕭震覺得有底氣在蘇州弄出些名聲。當然現在的複社還沒影呢,創始人張溥今年才20歲,剛補了博士子弟,還在蘇州太倉讀書呢。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