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蕭震犯愁的時候,雷蒙德卻帶著伊莎貝拉來找蕭震。
雷蒙德說:“大人,伊莎貝拉經過這段時間的學習,對我們的開發有些自己的建議想向您彙報。”
蕭震聞言倒是覺得驚奇,便笑問道:”伊莎貝拉有什麼好的建議不妨直說,你叔叔可是我比較信任的顧問。”
伊莎貝拉卻用生硬的漢語說道:“大人,您快要破產了!”
被勾起興趣的蕭震示意她繼續往下說。
“這段時間,我看到您不斷地投入建成和工廠,但是工廠的產出都裝備了您的衛隊,現在不能為您帶來任何收益。您對您的領地卻不像英國對印度那樣無休止的擠出牛奶,而且您還在不斷地投入,至少眼前還看不到收益。”伊莎貝拉補充道。
蕭震問道:”既然伊莎貝拉小姐看出了問題,那麼你有什麼好的建議呢?”
“我建議您在城內設立軍隊的福利商店,將士兵所需要的東西在商店出售,這樣大部分的軍餉就會回流到您的銀庫,雖然利潤不是太高,但起碼錢財可以內部流轉。”伊莎貝拉說道。
蕭震看著這個不列顛姑娘,知道她說的確實不失為一個辦法,當即同意考慮這個建議。
接下來伊莎貝拉沒說話,卻是看向了自己的叔叔。
雷蒙德看到示意,連忙說道:“大人,您知道西班牙運寶船嗎?”
說完雷蒙德繼續介紹:從16世紀以來,西班牙從墨西哥和南美洲掠奪了無數的金銀。
開始是從大西洋運回歐洲,後來他們開辟了墨西哥到大明月港再到馬尼拉再返回歐洲的新航線。
這樣就能把美洲的白銀換成更加值錢的大明絲綢、瓷器和茶葉,再帶上馬尼拉的香料,這樣返回歐洲會更有價值。
蕭震聽他這麼一說,倒是想起來了。後世看到過一些文章介紹18世紀西班牙的運寶船遇到風暴沉沒,隻剩一艘逃脫,最後還引發了海盜的瘋狂,不斷地去尋找西班牙沉沒的黃金寶藏。
當然天啟年間,他們不會帶著黃金來到大明,一般都是帶著大量的白銀。一是換成絲綢瓷器利潤高,更重要的是用白銀套取大明的黃金。
想明白後,蕭震不由得腹誹了一下這叔侄兩個,還真是英國紳士做派,要做海盜明搶就直說嘛,還得拐個彎,顯得自家紳士一些。
當下蕭震調侃道:“難不成雷蒙德你們有辦法把運寶船送到我這裡來?”
雷蒙德聞言也是一梗,連忙解釋道:“不不,大人,我有朋友在馬尼拉多年,應該能打聽到運寶船的具體航線和時間,隻要您給我二百兩黃金,我保證能給您帶回運寶船的消息。”
蕭震看著雷蒙德笑著說:“萬一你帶著黃金跑回你的不列顛呢?我的艦隊可不能穿過大洋到不列顛找到你。”
雷蒙德看看伊莎貝拉後,鼓起勇氣道:“大人,我可以把我的侄女伊莎貝拉抵押給您,等我回來您再還她自由。”
蕭震看著臉上有些俏皮雀斑,上圍爆炸的伊莎貝拉,當然有可能這個爆炸是魚骨束胸擠出來。
見她並不在意,就知道這是叔侄兩個商量好的對策,就半開玩笑的看著叔侄兩個,說:“雷蒙德,我答應你的條件,要是你遇到什麼意外回不來,伊莎貝拉可就成為我的侍妾了。”
看著聞言有些羞怯的伊莎貝拉,雷蒙德卻高興地說:“這太好了,如果能成為偉大東方領主的侍妾,這對伊莎貝拉來講是個不錯的選擇。”
看著蕭震懷疑的目光,雷蒙德立馬補充道:“我的意思不是要跑,您放心我一定會回來的,但您真的可以考慮剛才的選擇,我保證她會是個好的選擇。”
蕭震見事情開始走偏,連忙和雷蒙德定下具體方案,讓他去找蕭宏運支取黃金,準備到馬尼拉打探消息。
其實蕭震隻是將這個選擇當成備選方案,他真正的打算是劫掠朝鮮,眼下建奴老奴努爾哈赤還在準備攻伐蒙古,等黃台吉上來後就弄了朝鮮,結果後金跟朝鮮沒羞沒臊成了兄弟之國。
當年這個無數大明兒郎前去援助抗倭的國度,還派出不少仆從軍,幫著建奴進攻大明。
與其朝鮮的金銀讓建奴搶走,不如自己先下手為強,畢竟自己多拿一分將來建奴就少一分。
打定劫掠朝鮮計劃的蕭震,一麵整軍備戰,派出細作隨北上的商船進入朝鮮打探消息。一麵遣人到倭國聯絡李旦,謀求一同出兵。
雖然朝鮮水師孱弱,陸上兵力大部分駐防在遼東方向。但餓死的駱駝比馬大,還是小心為上。
而且上次到長崎,雖然李旦沒說,但肯定有所不滿。不如早點搭上關係,一塊發財才能親近一些。畢竟李旦海上經營多年,關係廣人手足,要是真撕破臉,自己雖然船堅炮利,但也怕蟻多咬死象。
好在五月中李旦派人回複,可出戰船12艘,商船10艘,帶可戰之兵近三千,並邀請蕭震北上倭國,從倭國出發前往朝鮮劫掠。
收到消息的蕭震立即帶6艘一級戰艦,10艘俘獲的荷蘭武裝商船,搭載陸戰一營二營1000火槍兵,炮營300人,陸戰6磅炮裝28門,12磅炮6門。
啟程前往倭國,彙合李旦一同赴朝鮮劫掠。
五月底到達倭國長崎外海,等待兩天後,彙合由李旦兒子李國助和義子鄭芝龍領隊的船隊後,一眾船隊浩浩蕩蕩的奔著朝鮮就去了。
船上蕭震這幾日倒是和李國助、鄭芝龍混熟了,兩人也不待在自家的船上,都喜歡往蕭震這船上湊。
蕭震看得出來二人對讀書人,特彆是自己這種有功名的讀書人的眼熱。其實這算是漢唐以來,漢族民的特性,特彆是在大明中後期,讀書人特權深入人心,所有人本能認為讀書人高人一等。
其實剛來時蕭震還不太適應,隻是大概知道大明舉人進士牛逼。但後來經曆了才知道,豈止是牛逼,簡直是牛逼到沒譜。
當然也正是因為這種牛逼到沒譜的勁頭,現在全大明上下普遍受讀書人影響,認為建奴隻是疥癬之患,關外蠻夷不過百萬之數,煌煌大明二百餘載,近六千餘萬人口其實大概還有一億人口,不過被舉人以上的老爺們吃了!),區區建奴不足為慮。
當然六千萬對百萬,大明士紳此時都以為穩贏,要是一億六千萬,建奴估計能嚇死。出於人道考慮,大明士紳很早就在人口普查上,幫了建奴一把。
通過與兩人交談得知,原來李旦能在大明海貿上吃得開,除了自身船多勢眾,更是因為大明東南名將俞大猷的兒子俞谘皋是李旦的保護傘。
俞谘皋在天啟初升任福建副總兵管水軍南路事,海貿中心福建月港正是其轄區,而且俞谘皋跟魏忠賢的義子吳淳夫是兒女親家,這關係在朝廷裡一路通天。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