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回建奴不敢再次集結,幾個牛錄額真吆喝之後就奔向前去,可還沒到開弓的距離獵兵們的線膛槍卻紛紛開火。
張遠早就瞄準一個吆喝的牛錄額真,預估距離後迅速開火,看到牛錄額真掉落後,就躲進後麵的擋板下開始填裝彈藥。
這回再凶悍的建奴也受不住了,離城起碼還有四百米,出來的兩千騎,起碼折了兩成多,勒馬原地掉向的建奴卻迎來了裝填完的12磅炮的再次洗禮。
嶽托看著逃回的騎兵,心裡在滴血,還沒射出一箭就折損了旗裡的近五百勇士。
麵色堅毅的嶽托下令出一個牛錄繞城查探四麵城門的防禦,看看有沒有薄弱的進攻點。
領命的騎兵集結後開始繞向東城,但查探又不能裡的太遠,抵近又害怕炮火,所以哨探的牛錄一開始就全力打馬,希望馬速跑起來能避開鐵彈。
東城的火炮倒是沒開火,建奴騎兵大膽的突進到離城三百米時卻開始人仰馬翻,馬腿掉進碗口稍粗的陷馬坑,一下就能折斷馬腿,馬上的騎兵則被向前甩出,爬起來的卻被後麵衝上的騎兵撞飛或是直接踩死。
驚魂未定的建奴卻被城頭冒起的獵兵用線膛槍一一點名,瞬間這對牛錄的騎兵就損失過半,剩餘的百餘騎紛紛策馬轉頭遠離城牆。
餘下的再也不敢靠近城牆,草草的轉了半圈回到本陣。
這回嶽托老實了,後撤四裡開始紮營,牛皮帳內,嶽托集結了鑲紅旗的梅勒額真和三個甲喇額真商議如何攻城,聽到旗主還要打這個邪性的義州,幾個額真都紛紛跪地讓旗主收回命令。
最後嶽托隻能等杜度帶回大營的命令再說,因為他也摸不透義州如何會突然之間多了這麼多火炮。
去年年初攻打寧遠,那邊城上才十幾門就逼得老汗撤軍,現在義州恐怕得百十門,嶽托也不敢再組織大規模進攻。
正在鐵山僵持的阿敏接到杜度的回報也是吃了一驚,代善死個兒子不要緊,但尼瑪退路被截斷,就麻煩大了。
於是阿敏升帳聚將,跟阿濟格、濟爾哈朗、李永芳等商議對策。
糧草也快沒了,僅夠全軍三日之用,繞路是不現實了,兩個方案,一個是轉向進攻朝鮮,搶錢搶糧搶奴隸炮灰,二是轉頭攻打義州,先撤回遼東再說。
但進攻朝鮮雖然能搶到糧草,但卻給義州的明軍時間去加固城防,而且要麵對東江鎮的騷擾,拖得時間越長,不確定性越多。
但直接進攻義州則是能不能快速打下來,一旦持久,糧草不濟,要是守軍跟東江鎮來個兩麵夾擊也是麻煩。
最後阿敏決定他帶著鑲藍旗和杜度轉向進攻朝鮮,搜刮糧草,五日內返回攻打義州。
阿濟格領鑲白旗前往義州彙合嶽托進攻義州,濟爾哈朗和李永芳帶餘下的漢軍在主攻義州的大營和鐵山之間築防線防禦東江鎮的夾擊。
毛文龍其實在鐵山之戰開始前就派人走水路通知寧遠的袁崇煥,並告知袁崇煥此戰的部署,希望他能配合作戰,最好能出寧錦越過大淩河進攻廣寧和西平堡,爭取將戰線推進至遼河、三岔河一線。
其實寧遠的袁崇煥十四日就收到了毛文龍的消息,但此時的袁崇煥在寧遠保衛戰後被升為遼東巡撫、右僉都禦史、世襲錦衣衛指千戶。
四十出頭的袁崇煥可謂風光無兩,天啟六年高第主張撤回山海關防禦,是他袁崇煥一力堅持孤守寧遠,並打出了明軍對建奴的第一次勝利。
再想想當年一個人帶著家仆,親自丈量遼東各地的辛苦,袁崇煥確實是開始日漸驕橫。
正像他自己起的號一樣:自如,想咋弄就咋弄。
也不能全怪袁崇煥,主要是孫承宗辭官後,接任者高第已經用事實證明他就是一個草包。
袁大人在遼東防禦問題上,環顧整個朝廷後,多少有了些在座的各位都是渣渣的錯覺。
先是魏公公一看遼東開始能打勝仗,就急忙把自己人劉應坤和紀用調到寧遠,幫袁崇煥鎮守寧錦,順便撈點戰功。
袁崇煥一看,我擦!來搶功勞,頓時就不乾了,立馬上書讓朝廷把這倆貨弄回去。
但魏公公不要麵子嗎?給袁崇煥從右僉都禦史升為兵部右侍郎,又將原來的世襲錦衣衛千戶升為世襲錦衣衛指揮僉事,袁崇煥這才給了魏公公麵子,不再趕人。
後來寧錦大將滿桂多少有點跟袁大人範彆扭,袁大人都這麼大的官兒了,你一個武將不給臉,沒的說——辦他!
袁崇煥再次上書朝廷讓滿桂走,越遠越好,因為袁大人看他有點煩!
這回朝廷給麵子,立馬把不懂事的大將滿桂召回京師。
新來的遼東經略王之臣不知道袁大人的厲害,覺得滿桂挺能打的,想調回來。
這回算是捅了馬蜂窩了,袁大人立馬就鬨彆扭了。
經略?
經略算個屁!
高第還經略呢?有我能打?有我見識高遠?
朝廷一看袁大人鬨彆扭,擔心影響大事,隻好把王之臣調到關內,遼東經略隻管關內,關外全歸袁崇煥管。
至此,袁崇煥多少有些朝中我最牛的苗頭了,沒辦法,換誰誰也迷糊,太硬氣了,九千歲安排倆人還得給他升兩個官職,何況彆人。
再後來,老奴酋努爾哈赤八月病死彆亂說,再傳下去,袁大人真以為是他開炮打死的老奴。)新上任的奴酋黃台吉派人找袁崇煥議和。
這就了不得了,傳出去的全是:袁大人打的建奴扛不住了!建奴要求和了!
一直到今年年初,黃台吉派阿敏等進攻東江鎮,還是派出了使團跟袁崇煥議和。
但袁大人也多少有點兒當真,沒成想建奴是在跟他玩心眼兒。
此時袁崇煥收到毛文龍的求救信,一看毛文龍、蕭震還想全殲建奴三旗的兵力,袁大人立馬就認為這事不靠譜。
我這麼牛逼,才打贏了寧遠保衛戰。
這倆,一個遊擊、偷襲在行的老貨,一個海防衙門守在金州的雛兒,要弄死三個旗的建奴?鬨呢?
最後,袁大人決定先派人修繕錦州、中左、大淩三城,先穩固大淩河防線再說,至於吹牛逼的毛文龍和蕭震,先等等再說吧。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