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大宋禦史台內,上至本衙主官禦史大夫,禦史中丞,下至台院侍禦史,殿院殿中侍禦史,察院監察禦史,三院舍人、主簿、吏員,林林總總百餘人齊聚院中,麵色義憤,群情鼎沸。
禦史大夫宋廷為。
左右兩位禦史中丞孟林,郭誌舜。
侍禦史鄭學、殿中侍禦史東方亮、監察禦史陳光。
宋廷為朗聲道:“諸位同僚,且請安靜,今夜聚集,不為彆的,隻為一事。”
“太子少師、渤海郡公、青萊節度使王霖,目無朝廷綱紀,原本幸進之人,卻倚仗官家寵信肆意妄為,殘酷暴虐,妄殺朝廷命官。前,青州知府慕容彥達,不經有司審判,死在他的手上。近,河北大名府知府裘人傑,亦如出一轍,加諸於謀逆之罪,卻又不經朝廷議罪,妄自誅殺之!”
“更有甚者,竟當殿仗劍誅殺翰林清流秦檜,血濺當場,凶悍之氣沸於宮闕!此賊如此膽大妄為,將我大宋禮法至於何地,將我輩文臣至於何地?須我等群起而彈劾,捍衛祖宗法度!捍衛文臣體麵!”
宋廷為振臂高呼,各班禦史們瞬時高聲附和不止。
禦史中丞孟林揮揮手:“諸位同僚,明日朝會之上,我等當人人起而上奏,力求朝廷嚴懲王霖,不可姑息養奸!”
同為禦史中丞的郭誌舜站在一旁,麵色有異,卻一言不發。
他本不知宋廷為召集同僚為了什麼,然而到了衙門才知,原來他要糾集禦史台上下,在明日朝會上向皇帝發難,集體彈劾王霖。
要知道,明日朝會的主要目的是為王霖議功行賞,若是出現所有言官群起而聲討之的風波,估計這事就黃了。
早不發動晚不發動,此刻發動,真是居心歹毒啊。
郭誌舜自忖道:“宋廷為本是呂頤浩門生,此番彈劾王霖難道是為給呂頤浩報仇?但又不對,呂頤浩串謀惲王謀反,罪該萬死,皇帝沒有誅他九族已經算是給文臣留了麵子,這時候觸怒皇帝,有你宋某人的好果子吃?”
“此人一向八麵玲瓏,媚上兩端,以王霖如今權勢已成,已經如日中天,就算是言官彈劾也無濟於事,他難道不懂?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居心何在?”
“難道……”郭誌舜麵上浮起一抹驚色。
……
子時。
王霖剛躺下成眠,就被喚醒。
不得已起身更衣,燕青就帶著一個中年男子匆匆進廳。
來人四十出頭,麵色方正,身材魁梧,頜下三縷黑須,雙目炯炯有神。
王霖拱手道:“郭中丞!”
郭誌舜拱手道:“夤夜造訪,冒昧之至,不過事出緊急,下官反複思量,還是覺得提前來跟使君通個信較好。”
“郭大人請講。”
“今夜,禦史大夫宋廷為、宋大人突然召集我輩禦史台全體同僚,意欲在明日朝會之上,集體彈劾使君——得君幸進、殘酷暴虐、妄殺文臣,還請使君萬萬有個思想準備!”
彈劾我?
王霖皺了皺眉,斟酌道:“宋廷為……可是呂頤浩的門生嗎?”
“正是。”
王霖思量了一陣,笑了:“想必呂相此番附逆被殺,宋大人這是遷怒於我了,想要給呂相報仇雪恨麼?”
“是,也或不是。”郭誌舜輕聲道。
“怎麼說?郭大人請賜教。”
“宋廷為選擇在明日朝會上發起彈劾,本就詭異。而前番使君誅殺慕容彥達時,禦史台禦史便群情激奮,意欲彈劾使君,可卻被宋大人壓下。而此番他卻又主動發難,著實令郭某不解……想必,另有緣由?”郭誌舜目光深沉道。
王霖沉吟不語,良久才道:“多謝郭大人提醒,我知曉了。郭大人深情厚誼,在下記在心中,改日必有後報。”
郭誌舜輕歎一聲,猶豫一會,終歸出口道:“下官來使君府上報信,並無攀附使君之意,也不圖回報,隻是但求使君日後對王貴妃所出的天家子嗣略加照拂,下官就感激不儘了。”
王霖抬頭望著郭誌舜。
此人與自己並無交情,冒著這麼大的風險連夜報信,必有所圖。
他笑了笑,“原來如此。還請郭大人直言,不知為何提出此意?”
“不瞞使君,小女郭蘭乃肅王妃。”
郭誌舜躬身一禮,“惲王反叛,但肅王及其他諸王並無附逆,著實無辜,但天家震怒,已不可挽回,下官隻願小女能在青州平安度日,了此一生,僅此而已。”
王霖緩緩點頭:“好。請郭大人寬心,我定護住郭大人親眷安危。燕青,送郭大人!”
王貴妃及其子女不可能真的對惲王趙楷謀反一事毫無所知,但縱然參與也不是主謀,既然趙佶都要放過她們,王霖又何必徒做惡人。
郭誌舜夤夜前來示好,他就做個順水人情也無妨。
“多謝使君,下官告辭!”郭誌舜匆匆而去。
王霖臉上的笑容瞬時斂去。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