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等心胸和視野……在某種意義上說,也算是給這些其實狗屁不通的讀書人上了活生生的一課。
而這番話就如電閃雷鳴,在他們心中炸響;又似一盞明燈,在滿目昏暗和瘡痍的荒野,給他們照亮了前進的方向。
“也罷,你們無非逼我辭朝放權,孤便遂了你們的心意。這是孤早已準備好的辭爵表,由汝等代為轉呈宮裡。”
王霖從懷中取出一本奏章來,冷淡道:“孟州,你來!”
孟州膽戰心驚,躊躇不前。
一個虎神衛麵色冷漠,從王霖手中取過奏表,大步走去,交在孟州手上。
“我王霖,在此昭告天下,辭去大宋王爵,官職,交出兵權,自今日起,我會帶家眷離開東京……返鄉歸隱!”
王霖說完,轉身揚長而去。
孟州低頭瞅著自己手上的王霖的辭爵表,麵色青紅不定,而他周遭的士子,更是麵色茫然……
今日這事,過程和結果都出乎他們的意料之外,王霖居然真的要辭官歸隱?
……
國子監學生衝擊燕王府,王霖心灰意冷下辭官歸隱的消息旋即傳遍京師。
朝野上下還未曾反應過來,卻又聽聞王霖動真格的了。
王霖的王爵袍服、冠冕、金印、禦賜金牌、兵符,悉數交到了延福宮。
而隨後,武鬆、關勝、徐寧等執掌京師防衛力量的軍將皆掛印而去。
午後時分。
數十輛車馬緩緩駛出燕王府,滿載王霖的內眷。
五千虎神衛列隊森嚴,護衛著王霖內眷一行沿著十裡禦街駛向南潯水門。
禦街兩側,擁擠著不可計數的東京百姓,或來送彆,或圍觀熱鬨。
大多數百姓麵色茫然,又有些惶恐。
何以如此?
燕王走了,誰來替他們抵抗金人保護京師?
王霖一襲青衫,手持寶劍,跨在雪夜照獅子上,麵色沉凝而冷靜。
金人使團的人混在人群中,麵色都有些狂喜。
他們剛得到消息時根本不信,結果事實證明,王霖居然真的辭官歸隱了。
他們幾乎都想要抓緊混出城去,返回河北,將這個天大的好消息通報完顏宗望和完顏宗翰。
還議什麼和,停什麼戰,繼續南侵,直至滅宋才是!
張孝純卻眉頭緊蹙,覺得有些匪夷所思。
王霖會辭官?大宋要自毀城牆?
……
激烈的馬蹄聲起,十餘騎衝出皇宮,沿十裡禦街奔馳而來。
宗澤在馬上高呼道:“燕王,請留步!”
而在這十餘騎後,東京百姓震驚的發現,不但有皇帝的龍纛儀仗,還有一長串朝中大員的車馬隊伍,急匆匆追了上來。
而再往後,似乎還有黑壓壓一群儒衫打扮的士子文人,也漸漸從朱雀門,易秋門,和通玄門的方向向南潯水門趕來。
宗澤翻身下馬,麵色凝重,望著王霖道:“燕王,何至於此?汝為大宋肱骨,大敵當前,何故棄社稷江山於不顧?”
王霖也沒下馬,就在馬上拱手道:“宗相,某並非故作姿態,因為著實沒有必要。我也實在是倦了,既然朝中一些人視我為國賊,我若再不知進退,豈非要身敗名裂?”
宗澤皺了皺眉,他與李綱吳敏正在商議,以為這般是王霖故作姿態,借此應對朝中一些流言蜚語,乃至東京些許暗流湧動的策略,結果沒想到王霖動真格的了。
沒有比宗澤更清楚,若是王霖一走,伏虎軍必軍心大亂。
而他麾下諸將一怒之下,說不定還會起兵造反,如此,金人必乘虛而入,大宋是真的要玩完!
宗澤苦笑:“何至於此啊?還請思衡稍待,官家已率眾臣出宮,親自挽留思衡了。”
王霖淡然道:“我意已決。”
宗澤:“……”
王霖身後的馬車上,柔福帝姬趙嬛嬛有些傷感地望著趙福金,輕道:“茂德姐姐,燕王這是來真的呀?”
趙玉盤柳眉輕蹙:“茂德,燕王這般交出兵權,你們歸隱山東也不會那麼安穩……”
趙福金輕輕一笑:“放心,走不了的,姐。相公此番倒也不是故作姿態,他是想要一勞永逸、永絕後患罷了。”
趙玉盤愕然:“???”
趙福金深吸了口氣,幽幽一歎:“他要借此昭告天下,他要的不是大宋的江山……而是整個天下!”
……
趙佶坐在龍輦上,大纛之下,麵色苦澀,他怔怔望著王霖輕道:“卿何以要棄朕而去?”
王霖默然不語。
李綱歎息:“思衡,國難當頭,斷不可意氣用事啊。金人還在河北,我大宋危在旦夕之間,若你棄國祚於不顧,天下人將何以自處?”
王霖照舊一言不發。
唐恪和耿南仲麵色難堪,他們對視一眼,知道王霖今日是衝他們這些翰林文臣來的,今兒個若不給他一個交代,怕真就無法收場了。
唐恪上前躬身施禮道:“燕王,下官猶記得前番燕王在碼頭與一乾士子盟誓,曰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要聚集全國之力,抗金為國,可如今燕王卻要半道而廢,豈非讓天下人嗤笑?”
耿南仲也上前躬身道:“今官家與眾臣出宮挽留,還請燕王顧全大局,收回成命!”
王霖掃兩人一眼,譏笑道:“你們不怕我為曹賊,竊大宋江山於一身?”
唐恪深吸口氣凜然道:“燕王乃國之肱骨,何懼這般流言蜚語?”
“官家,當嚴查在京師造言生事者,匡正視聽!臣彈劾翰林學士孫福南,攛掇國子監士子衝擊燕王府,禍亂朝綱,當誅之!”
說話間,就有兩名皇城司禁衛將孫福南給擰了過來。
王霖心中冷笑,這是要丟卒保車啊。
但他今日其意不在殺人,也懶得去追究幕後的元凶,因為這並非問題的關鍵,更因為這等流言蜚語本就壓製不住。
殺一個孫福南,日後還不知道要冒多少個孫福南出來。
況且真正的罪魁不是孫福南,甚至不是唐恪和耿南仲這些人,而是趙佶。
他今日搞了這麼大一場陣仗出來,目的不是旁人,而是要讓趙佶弄清楚什麼才是真正的國賊。
王霖看也不看孫福南,徑自衝趙佶淡然道:“官家,草民無意追究上午之事,孫福南乃翰林學士,若要因此殺之,草民這頂國賊的帽子,怕是再也揭不下來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