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敏接過話茬:“武夫當國,窮兵黷武,於國不利。時下還需武人用心用力,為國征戰,但將來,還是要勸諫皇上,文臣治國才是王道。”
李綱笑了:“諸位暫時不需要多慮。現在武勳,不過是宋室遺留。真正的武勳,還是皇上在軍中的愛將,他們將來才會是真正的大燕武勳。”
李綱拿出一份冊封王霖軍中諸將的大名單來,“這是皇上再三叮囑的分封諸將的詔書,諸位還有意見否?”
眾人都搖頭不語。
這是他們商議好的結果,也征得了皇帝的同意。
為確保大燕軍隊穩定,李綱和吳敏建議,軍中諸將大多數軍職維持現狀,官職暫不加封,以封勳職、爵位為主。
這也是吳敏心底最擔心的地方。
這意味著將來的大燕王朝,將出現一大批的武勳,數量相當可怖。
而日後若是開疆辟土,皇帝肯定還要大加封賞諸將,用不了幾年,恐怕大燕就會如漢唐時,擁有戰功的異姓王、公侯如同雨後春筍般浮現的場景了。
中樞的屬員為幾位朝臣送來熱茶和點心,窗外也傳來雞鳴犬吠之聲。
李綱這才扭頭望向殿外,見已經是拂曉時分,不由疲倦道:“諸位,竟然是通宵未眠,老朽看,咱們且就各回閣房小憩片刻,然後一起去行宮拜謁皇上,如何?”
眾人稱是。
……
行宮。
前庭,偏房。
武鬆有些疲倦地揉揉眉心,起身道:“小乙,都天光大亮了,某要去迷瞪一會,然後再起身去見皇上。”
燕青伏案頭也不抬,揮揮手道:“武二哥請便。”
按照王霖的意見,武鬆執掌的皇城司整體改革組建京城兵馬司,負責京師巡捕盜賊,疏理街道溝渠及囚犯、火禁等事的衙門。
相當於帝都的公安局和城管局的結合體。
而虎神衛則改革為直屬皇帝的天子親軍都尉府,改稱錦衣衛。
作為皇帝侍衛的軍事機構,錦衣衛主要職能為“掌直駕侍衛、巡查緝捕”,掌管刑獄,賦予巡察緝捕之權,下設南北兩大鎮撫司。
錦衣衛指揮使,直接向皇帝負責。錦衣衛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親國戚,並進行不公開的審訊。
也就是說,行宮和皇帝的安危,從皇城司轉移到了燕青執掌的錦衣衛手上。
可以預見,在一段時間以內,龐大且遍布天下的虎神衛整體改建的錦衣衛,將作為天子親軍,作為王霖號令天下和維護皇權統製的重要工具之一。
重要性不亞於軍隊。
京城兵馬司會在京師各街、坊中設立派出機構,而錦衣衛亦然。
明朝的錦衣衛為正三品的機構,王霖直接提升至正一品的特彆衙門,單列在朝廷各部衙門之外,以彰顯錦衣衛的權威。
至於京城兵馬司,則為正三品機構,與開封府衙互為補充。
經過兩年的努力,錦衣衛的分支機構已經基本鋪設完成,燕青現在需要的無非就是進一步規範和梳理,再周密安排人手,以保證這支特殊軍事機構對於皇帝的絕對忠誠。
耳中傳來黎明報曉的鐘聲,燕青這才起身伸了伸懶腰,推門走出,在院中打了一趟拳。
作為皇帝的絕對心腹,他負責皇帝和後宮家眷的安危,自然將自己的錦衣衛指揮使衙門設立在了行宮左近,而他自己就直接住進了行宮。
行宮外突然傳來嘈雜的人聲、腳步聲,燕青麵色一變,匆匆披衣往外奔去。
值宿的虎神衛消息傳來,原來行宮外聚集了一大群前趙宋武勳。
燕青一襲紫色錦衣衛專屬的錦繡常服,頭戴無翼冠,腰按寶劍,威風凜凜站在行宮正門前的台階上,身前身後是一群殺氣騰騰的錦衣衛。
曙光漸透,行宮前的牌坊處,聚集著一群武勳。
燕王環視眾人,他認得帶頭的是趙宋武勳世家曹家的家主,雲麾將軍曹坤。
此外還有折家,楊家,高家等數十家武勳世家的代表。
都是一群故大宋四品、五品或品階更低的武散勳官。
宋朝武勳和爵位是不能世襲的,但可以蔭封。
也就是說,靠著祖先的榮耀,武勳世家子弟可以蔭封為官,多半就是這種沒有實職的武散官,領朝廷俸祿,加上家中原有家資,勉強度日。
大慫王朝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重文輕武,所以武勳的日子並不好過。
所以,武勳世家強烈支持王霖改朝換代,主要原因是王霖明擺著是重視武勳和軍備的君王。
武勳世家希望新朝能改變武勳的命運。
而王霖之前也確實在做提高武勳地位的事,比如推動士族高門與武勳世家的聯姻。
皇妃李清照的弟弟李迒還在皇帝的授意下,娶了武勳世家的嫡女為妻。
這些都是強烈的政治信號。
然而登基大典後,朝中就傳開了新皇即將推行文臣養廉田的設想。
這直接讓充滿期待的武勳世家坐不住了。
聽曹坤以下數十人吵吵嚷嚷要見皇帝,燕青麵色冷漠,淡然道:“曹雲麾,爾等在行宮之外吵鬨生事,若是驚擾了皇上,可是死罪!”
曹坤拱手道:“燕大人,下官隻是與眾人一起,想求見皇上,問問皇上,當日之承諾,可還能兌現否?”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