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宋以來,雁門關更是宋遼戰爭的戰略要地。
關城雄偉奇俊,關上旌旗招展。
此時,雁門關內戰馬瀟瀟,軍鼓雷動。
關門大開,韓世忠麾下五萬西軍精銳已經整裝待發。
韓世忠向宗澤躬身道:“宗相,末將奉皇命出征西京,雁代之地,就交由宗相了。”
宗澤緩緩點頭:“皇上早在一月前就下旨命劉延慶率軍守河東,本相率五萬軍來雁代接替良臣……老夫祝你大軍早傳捷報,早日凱旋!”
韓世忠慨然道:“末將受皇上隆恩,豈敢不為大燕,不為陛下,不為黎庶萬民效死!此一戰,不複西京和雁代各州,末將誓不生還!”
……
韓世忠並不知,同日,關勝與楊誌率五萬東軍出雄州保州,奔襲蔚州。
以大燕河南郡王趙構為首的大燕使團按時啟程,離開真定,緩行靈丘。
趙構麾下五千兵馬,使團中還有前遼國皇後蕭奪裡賴,遼國末代公主耶律餘裡衍。
而在此之前的八月初一,早在北遼人使團抵達真定的當天,嶽飛已經提前率十萬東軍偃旗息鼓,秘密潛入了大茂山口。
八月初三,保德軍節度使吳玠吳嶙兄弟率軍五萬在寧邊一線待命多時,在接到河北八百裡急報後,也舉旗攻入偏關,目標遙指雁北西京。
與郭藥師攛掇耶律定使的這點計謀、想給金人獻投名狀相比,王霖下的是一盤大棋,早在一個半月前就秘密開始調兵遣將。
金人並未想到王霖的真正目標居然是雁北地區。
因為王霖一直以來都在河北陳設重兵,對幽燕各州虎視眈眈,擺出了隨時要進攻的架勢。
由此,王霖的戰略進攻態勢就一目了然了。
韓世忠出雁門,北上西京,吳玠吳嶙出麟府側麵迂回。
關勝楊誌奔襲蔚州。
嶽飛十萬大軍遙控靈丘。
若完顏宗乾上鉤,舉大兵來圍靈丘,那麼,嶽飛和關勝兩路兵馬縱然不能全部將金軍五萬人包圓吃下,至少也能給完顏宗乾一記重擊。
若完顏宗乾不上鉤,那麼,韓世忠、吳玠吳嶙在左,嶽飛、關勝兩路大軍在右,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對西京展開合圍猛攻。
這一次,王霖是誓要取了西京,將整個雁北地區納入版圖。
出動二十五萬大軍,一舉定鼎雁北!
雁北地區盛產良馬,這對於大燕來說,是非常急缺的戰略資源。
西京得,雁北地區就儘入大燕囊中,又與西夏連為一片。大燕抗金的戰略縱深,無限拉伸,進可攻、退可守,遊刃有餘。
實際上,王霖此舉是意欲將大燕的河東防線大幅前移。
雁北地區的儒州、新州、媯州、武州、蔚州、應州、寰州、朔州、雲州九州之地,將作為大燕的軍事前沿。
原先鎮守河東的西軍二十萬皆可悉數開進雁北,分兵駐守幾個戰略要塞,未來金軍要入侵,就隻剩下河北一條道。
而隻要大燕在雁北地區站得住腳跟,幽燕之地就將是燕金兩國國戰的主戰場。
隻要光複燕雲十六州,便可以依托外長城據關而守,擇機繼續北伐金國。
取雁北為第一步,複幽燕為第二步,北伐滅金為第三步。
這是王霖初步擬定的三步走戰略。
……
遼人餘部的族眾少數居於應州,多數居於渾源河穀,還有少數居於靈丘。
蕭莞站在靈丘城上眺望著不遠處的渾源河穀方向,麵色複雜。
他焉能不知,耶律定和郭藥師將北遼全部兵馬埋伏在河穀一側,而西京的完顏宗乾也親率三萬金軍南下廣陵,準備待燕國使團進入靈丘之後,兩麵大軍齊出,將燕人圍困在靈丘這座小城,殲滅之。
燕國使團,前宋皇子,遼國前皇後、公主在內的籌碼,已經引起了足以讓完顏宗乾動心了。
完顏宗乾本意是滅燕國使團,然後火速經靈丘南下河北,擄掠一番再返西京。
宋瀾站在蕭莞身側歎息道:“吾皇誤信郭藥師這等反複無常的小人讒言,投靠金人倒也罷了,可如此設計燕國,必定會與大燕成為死敵。”
蕭莞也是歎息:“我大遼餘部本來就在燕金的夾縫中求生存,皇上這般做,是堵死了族人的活路,某實在不相信,燕人會如此輕而易舉上當……
而即便燕人上了當,損失了幾千兵馬,對大燕來說,也傷不了筋骨,可經此,王霖必定會與我等不死不休。”
蕭莞又道:“宋相,某有一種不詳的預感……”
宋瀾回望蕭莞,兩人對視良久,皆都默然不語。
宋瀾突然道:“蕭將軍,如此局麵,可想過後路否?”
蕭莞忿忿跺腳道:“某誓死不降金,若是吾皇一意孤行,那蕭某也隻能率本部與金人決一死戰!”
宋瀾搖搖頭,卻不再多言。
既然事不可為,他已經萌生退意。
他不認為憑蕭莞麾下這千把人馬,會構成什麼風浪,無非是給金軍送點心罷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